建筑设计全部课程及使用教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34232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全部课程及使用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建筑设计全部课程及使用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建筑设计全部课程及使用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建筑设计全部课程及使用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建筑设计全部课程及使用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全部课程及使用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计全部课程及使用教材.doc(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设计全部课程及使用教材字号:大 中 小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目 录专业公共必修课画法几何建筑制图阴影透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一)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建筑构成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一)中外建筑史(中建史部分)中外建筑史(外建史部分)中外城市建设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 专业基础平台选修课城市设计概论建筑绘画技法专业外语阅读风景园林建筑建筑项目管理 专业必修课建筑力学(二)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法规与业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建筑设备

2、 专业选修课工业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二)智能建筑概论生态建筑概论水工建筑物景观设计建筑防灾古建筑保护建筑与城市摄影 实践教学环节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业务实习建筑设计课程周(一)建筑设计课程周(二)建筑设计课程周(三)建筑设计课程周(四)毕业实习(建筑)毕业设计(建筑) 画法几何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画法几何 (Descriptive Geometry)课程编号:AX006120B学 分:3学 时:48选课对象:建筑学专业修读要求:无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筑制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也为培养学

3、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70%使用教材: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参 考 书: 王桂梅主编,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制图,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朱福熙主编,建筑制图(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同济制图教研室,建筑工程制图(第三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制图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制图 Building Graphics课程编号:AX007110B学 分:2.5学 时:40选课对象:建筑学专业修读要求:先修画法几何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研

4、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主要包括制图基础、计算机绘图和建筑制图等内容。考核方式:平时占50%;期末闭卷考试50%使用教材: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参 考 书: 王桂梅主编,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制图,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朱福熙主编,建筑制图(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同济制图教研室,建筑工程制图(第三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 阴影透视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阴影透视 The stade perspecting课程代码: AX015120B学 分: 2.5学 时: 40选课对象:

5、建筑学修读要求:先修画法几何、建筑制图内容提要:课程为公共必修课,培养学生掌握阴影与透视的基本理论和建筑形体阴影与透视的常用作图方法,为绘制建筑表现图奠定基础。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70%使用教材: 参 考 书: 许松照,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测量课程简介课程名程:工程测量(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代码:AX502120B学 分:3学 时:48选课对象:建筑学本科专业学生修读要求:先修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内容提要: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常用测量仪器的性能、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控制测量及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

6、基本方法,熟悉地形图的应用,了解工业及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建筑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具有运用各种测量资料的基本知识。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高程、水平角、竖直角、距离的观测方法,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处理方法,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地形测量的方法,测设的方法,工业及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课堂纪律、实习的态度和表现等,期末闭卷考试70%。使用教材:合肥工业大学等合编,测量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参考 书: 1

7、.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合编,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年2. 张慕良、叶泽荣,水利工程测量(第三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3. 章书寿,测量学教程,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年4. 徐时涛,实用测量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 年5. 顾孝烈,测量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 建筑力学(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一) Architecture mechanics课程编码:AX207121B 学 分:4学 时:64选课对象:建筑学修读要求:先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内容提要:建筑力学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力系的合成与平衡。主要讨论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是结

8、构受力分析的基础;第二部分: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主要研究杆件在各种基本变形时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第三部分: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计算。是属于结构力学部分的知识。主要研究平面刚架的内力和变形计算。在这三部分内容中,第一部分是建筑力学基本知识,第二、三部分则是各种构件及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建筑力学(一)包含了建筑力学课程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内容。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 期末闭卷考试70%。使用教材:周国瑾等编,建筑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参 考 书:刘鸿文等编,材料力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范钦珊等编,工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S.铁摩辛柯,J.盖

9、尔材料力学 建筑设计基础(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一)(Architecture design basis 1)课程编号:AX604121A学 分:5学 时:80 选课对象:建筑学修读要求:先修素描、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设计的预修课程,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为熟练地系统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各种绘图工具,具有一定水准的表现技能,通过专业教育理论课的入门性简介,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设计要领及思想方法。(一)专业教育理论课 1、建筑概论 2、建筑的基本知识 (二)表现技法讲授 (三)教学实践:组织学生参观、调研本市近现代建筑和古迹 考核方

10、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核70%使用教材: 田学哲著,建筑初步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参 考 书:钟训正著;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建筑设计基础(二)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二)(Architecture design basis 2)课程编号:AX604122A学 分:5学 时:80选课对象:建筑学修读要求:先修素描和色彩、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建筑设计的预修课程,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为熟练地系统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各种绘图工具,具有一定水准的表现技能,通过专业教育理论课的入门性简介,使学生

11、掌握初步的设计要领及思想方法。1、表现技法讲授 2、建筑形态与色彩构成 3、小型建筑设计练习及模型制作 4、建筑抄、测绘练习; 5、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城市调研、建筑调研。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核70%使用教材:田学哲著,建筑初步第二版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年参 考 书:建筑设计资料集(1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黎志涛著,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 建筑构成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构成(The building forming)课程编码:AX605120B学 分:2.5学 时:

12、40选课对象:建筑学修读要求:先修建筑设计基础内容提要:建筑构成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为以后的建筑设计培养艺术审美观。构成艺术,是现代应用设计的基础。建筑构成的学习在于拓展艺术视野,启迪设计灵感,培育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训练学生对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与创造性的应用。 建筑构成由: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由点、线、面、体及形式法则与肌理部分组成,研究如何创造新的视觉形象、视觉形式,用形式来表达设计思想。 立体构成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认识立体设计中形式美的规律,提高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色彩构成是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通过学习提高对色彩的认识能力,表现能力,欣赏能力。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核70%使用教材:满懿编著,平面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年赵殿泽著,立体构成,辽宁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