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构建.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341546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功能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功能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功能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多功能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构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功能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构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构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功能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构建作者:湖南农业大学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时间:2009-01-07项目负责人:谭周进 完成单位:湖南农业大学项目来源及编号:省教育厅青年项目(05B029)成果简介:一、研究背景 微生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食品及环保等各个领域。迄今其应用多采用纯培养方式,即一种菌单独培养以获取有用物质。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经历过天然混合培养到纯种培养两个阶段,纯培养技术使得研究者摆脱了多种微生物共存的复杂局面,能够不受干扰地对单一目的菌株进行研究,从而丰富了我们对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和遗传特性的认识。但是,在长期的实验和生产实践中,人们不断地发现很多重要生化过程是单株微生物不能完

2、成或只能微弱地进行的,必须依靠两种或多种微生物共同培养完成,在自然界更为常见的是多种微生物混合培养。随着微生物应用技术的广泛开展,微生物培养技术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活菌制剂的应用方面,人们希望一种产品能够行使多种功能,解决多方面的问题,许多产品都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目前,这类产品的生产形式上,一般采用将单一菌种分开培养,然后将多种菌的培养物混合在一起,组成多菌种多功能产品。这种生产方式,要求每种菌使用一次发酵罐,要求生产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现代发酵技术已建立了多菌种混合发酵技术,但该技术生产过程也较复杂,难以保证产品中各菌种的数量协调。应用微生物育种技术中的微生物原生

3、质体融合技术,设法将不同功能的菌种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多功能单一菌种,能够达到单一菌种多功能的效果,对于降低多功能微生物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很有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1菌体培养 斜面上挑取少量KR和B13菌种,分别接种至含50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37,150r/min活化12h;取1mL活化后的培养液接种至新鲜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KR在37,150r/min条件下培养16h,B13在37,150r/min条件下培养12h。 2两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分别将活化12h的两菌株牛肉膏蛋白胨发酵液1mL移至100mL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4、摇匀,取12支无菌大试管,每支加入5mL,37,150r/min培养,两小时取样一次,测定A600nm下的吸光度。 3酶解前计数 分别将两菌种发酵液3000r/min离心5min,除去杂质,取上清,摇匀,取1mL用装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依次稀释到合适浓度,各吸0.1mL分别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平板,37培养24h,计数为A。 4原生质体制备 将离心后除去杂质的KR上清液与pH8.0,1.2mol/L蔗糖的高渗溶液按1:1混合,加入一定量溶菌酶,使溶菌酶浓度为8mg/mL,37,150r/min酶解80min;将离心后除去杂质的B13上清液与pH7.0,0.6mol/LNaCl的高渗溶液按1

5、:1混合,加入一定量溶菌酶,使溶菌酶浓度为6mg/mL,37,150r/min酶解45min。期间用血球计数板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体形成情况,隔20或15分钟取样一次,用无菌水稀释成合适浓度后涂布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平板计数B。原生质体得率即为:(A-B)/A% 5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分别将酶解体系中溶菌酶的浓度调至2mg/mL、4mg/mL、6mg/mL、8mg/mL、10mg/mL,按上述方法制备KR的原生质体,平板计数法计算原生质体得率。 分别将酶解体系中溶菌酶的浓度调至2mg/mL、4mg/mL、6mg/mL,按上述方法制备B13的原生质体,平板计数法计算原生质体得率。 6酶解

6、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按上述方法制备KR和B13的原生质体。KR分别酶解20min、40min、60min、80min及100min,平板计数法计算KR原生质体得率;B13分别酶解15min、30min、45min、60min,平板计数法计算B13原生质体得率。 7菌龄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分别取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h、16h和20h的KR和B13菌体制备原生质体,按上述方法。平板计数法计算KR和B13原生质体得率。 8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分别将离心后的KR和B13发酵液与含0.8mol/L,1.2mol/L,1.6mol/L的NaCl,蔗糖,葡萄糖,D-果糖的磷酸缓

7、冲液1:1混合,按上述方法制备KR和B13的原生质体,平板计数法计算KR和B13原生质体得率。 9pH值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分别用pH值为5、6、7、8、9的磷酸缓冲液作为反应体系,按上述方法制备KR和B13的原生质体,平板计数法计算KR和B13原生质体得率。 10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分别将两菌种发酵液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摇匀。将KR上清液与pH8.0,1.2mol/L蔗糖的高渗溶液按11混合,加入溶菌酶,使酶浓度达到8mg/mL,37,150r/min酶解80min;将B13上清液与pH7.0,0.6mol/LNaCl的高渗溶液按11混合,加入溶菌酶,使酶浓度达到6mg

8、/mL,37,150r/min酶解45min。 将原生质体酶解液1500r/min离心10min,去上清,用一定量SMM保存原生质体沉淀,轻轻摇匀,制成原生质体悬浮液。取1mLSMM原生质体悬浮液用水依次稀释到合适浓度后,分别接种至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采用夹层培养方式,为未酶解的细胞B;另取1mLSMM原生质体悬浮液用SMM稳定剂依次稀释到合适浓度后,涂布平板计数,为再生细胞数C。原生质体再生率=(C-B)/A-B%。 11酶解时间对两菌株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 KR分别酶解20、40、60和80min,终止酶解,B13分别酶解15、30、45和60min,按上述方法再生两菌株,计算两菌株原生质

9、体再生率。 12再生方式对两菌株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将KR和B13分别采用不同方式再生。单层培养:含2%琼脂的再生培养基倒平板,加入原生质体悬浮液0.1mL,涂布再生;夹层培养:下层为再生培基,琼脂含量2%,除去冷凝水,取原生质体悬浮液0.1mL加到平板上,然后加含琼脂0.8%的半固态再生培养基5mL左右,迅速摊步均匀;混合培养:培养皿加入原生质体悬浮液0.1mL,加入40含0.8%琼脂的再生培养基,混匀培养按上述方法再生两菌株,计算两菌株原生质体再生率。 13稳定剂对两菌株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分别以0.4mol/LNaCl;0.6mol/LNaCl;0.8mol/LNaCl;0.4mol/L

10、蔗糖;0.6mol/L蔗糖;0.8mol/L蔗糖;0.4mol/L葡萄糖;0.6mol/L葡萄糖;0.8mol/L葡萄糖;0.4mol/LD-果糖;0.6mol/LD-果糖;0.8mol/LD-果糖作为KR和B13再生培养基中的稳定剂,按上述方法再生两菌株,计算原生质体再生率。 14Ca2+对两菌株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再生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1mol/L、0.02mol/L、0.03mol/L、0.04mol/LCaCl2,按上述方法再生两菌株,计算原生质体再生率。 15Mg2+对两菌株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再生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1mol/L、0.02mol/L、0.03mol/L、0.0

11、4mol/LMgCl2,按上述方法再生两菌株,计算原生质体再生率。 16L-色氨酸对两菌株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再生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mol/L、0.1mol/L、0.2mol/L、0.03mol/LL-色氨酸,按上述方法再生两菌株,计算原生质体再生率。 17再生培养基放置时间对两菌株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将再生培养基倒人平皿中,在37烘箱中分别放置24h、48h、72h后涂布原生质体悬液再生,按上述方法再生两菌株,计算原生质体再生率。 18融合子筛选及遗传稳定性鉴定 将KR和B13两菌株原生质体SMM悬液按体积比1:1混合,轻轻混匀,3000rmp/m离心10min,去上清,菌体沉淀加入一定量浓

12、度为40%的PEG5000融合液,38水浴静置3min,用装有9mlSMM的大试管稀释到适当浓度,每个含氯霉素和硫酸妥布霉素(为筛选的抗性标记)的筛选平板滴加0.1mL,用涂棒轻轻涂布均匀,采用夹层培养法,37培养48120h,将长出的菌落分离、纯化,挑选单菌落,用牛肉膏蛋白胨斜面保存。每个处理做3次重复,每次涂布20个平皿,计算每种处理融合子总数。并在含有双抗生素的融合子筛选培养基上传代培养以鉴定其稳定性。 19融合子的特性研究 通过细菌形态学与生理生化方法研究融合子的细菌学特征,并且利用平板对峙法研究研究融合子的抑菌功能。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本课题选育了对白菜软腐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

13、芽孢杆菌KR和对白菜黑斑病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假单胞菌B13,然后以此二菌为出发菌株,对二者的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再生和筛选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融合子KB1,并对其进行了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以及对白菜软腐菌和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 1、选育了对白菜软腐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芽孢杆菌KR和对白菜黑斑病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假单胞菌B13,并且对其相关特性与效果进行了研究,培养硕士生1名(贺小香,大白菜软腐病菌的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其拮抗作用的研究,2006年); 2、进行了芽孢杆菌KR和假单胞菌B13原生质体制备酶解时间与浓度、稳定剂、菌龄、pH值等因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株芽胞杆菌KR和革兰

14、氏阴性菌株假单胞菌B13的原生质体制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以0.6mol/L蔗糖为稳定剂,pH8.0,溶菌酶浓度8mg/ml,37,酶解80min的条件下,芽胞杆菌KR原生质体得率为31.6%;在以.0.6mol/LNaCl为稳定剂,pH7.0,溶菌酶浓度6mg/ml,37,酶解45min假单胞菌B13原生质体得率最高,为95.2%; 3、对影响革兰氏阳性菌株芽胞杆菌KR和革兰氏阴性菌株假单胞菌B13的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KR酶解20min,采用夹层培养,再生培养基中加入0.6mol/L蔗糖,0.03mol/LCa2+,0.02mol/LMg2+,0.3mol/L琥珀酸钠,0.2g/LL-色氨酸,培养基在37下放置72h,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42.7%;对B13酶解15min,采用夹层培养,培养基中加入0.6mol/LNaCl,0.02mol/LCa2+,0.01mol/LMg2+,0.3mol/L琥珀酸钠,0.1g/LL-色氨酸,培养基在37下放置48h,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15.3%; 4、对芽孢杆菌KR和假单胞菌B13的融合及融合子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单位/mL的硫酸妥布霉素和510-3g/mL的氯霉素可分别抑制B13和KR,培养基中添加这两种抗生素可选出融合子。通过PEG法制备KR和B13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