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免疫调节.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339505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免疫调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免疫调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免疫调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免疫调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免疫调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免疫调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免疫调节.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间的联系。 2、能力目标: (1)利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尝试建构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2)结合所学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第三道防线的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设计思路】高中新课程理念之一是以全面提高学

2、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以问题为线索,应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书本图解和多媒体引导学生完成学习。采取的教学策略是:1、通过温故已学知识,从实际出发,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引入新课。2、在利用教材图表的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小组探讨中理解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认识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通过介绍和分析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关注健康问题,强化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1、归纳法

3、:通过学生阅读文字和识图,归纳出免疫系统的功能。 2、比较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比较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3、模型建构法:在学生阅读文字和读图、学生间讨论、师生共同分析,让学生建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带有FLASH动画(人体三道防线和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的课件。学生:课前完成预习学案A部分,主要内容是温故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知识,预习理解课本上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新课学习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及目标温故知 新,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第二章前面三节已经学习神经调节和体液

4、调节,今天学习另一种调节方式,免疫调节。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免疫?课件展示手上携带病菌数量,说出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出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我们一般不会感到不适,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尝试概括。(提问学生)免疫是生物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实现内环境稳态。介绍非己包括外来入侵者和自身变坏了的组织细胞。免疫实现要有结构作为基础,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根据已学知识,认识到病原体入侵会破坏内环境稳态,但神经、体液调节无法消灭病原体。用语言概括出免疫的概念,从而认识到免疫调节的重要性。来源:学科免疫系统的组成学生阅读35页免疫系统的相关内容,检查学案填空

5、是否正确,回答:1.什么是免疫器官?它包括哪些器官?2.什么是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4.B细胞、T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怎样的?这两种细胞是怎么产生的?总结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回答问题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1.结构决定功能,免疫系统在实现内环境稳态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功能呢?(提问)2.免疫系统是如何发挥防卫功能的呢?人体有几道防线? 课件给出机体攻击病原体的例子,要求说出属于什么免疫类型,第几道防线?比较小结第一、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二者有何区别联系?(提问)3.当病原体突破了前两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如何发挥特异性

6、免疫?讲述第三道防线的相关知识:当病原体进入内环境第三道防线如何攻击消灭?侵入了宿主细胞内部又是怎么被攻击消灭掉的呢?4. 具体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之前,先明确两个概念:抗原、抗体,并说明相关性质5.引导学生阅读37页中体液免疫的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 抗原侵入人体后首先是哪种细胞起作用? B细胞接受刺激的途径有几个?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浆细胞的作用是什么?抗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记忆细胞的作用是什么?补充完成学案中体液免疫过程观看体液免疫过程的FLASH动画视频,说明这个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即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总结分析体液免疫过程的每种细胞的功能,问

7、这些细胞都可以识别抗原么?可以识别抗原的细胞中都具有特异性么?问:在教室里,甲、乙、丙是邻座。有一天,甲患了感冒。两天后,乙也患了感冒,而丙因一个星期之前患过感冒刚痊愈,没有感冒。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丙没感冒,甲却感冒了?(提问)6.问:当抗原已经侵入细胞,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怎么办呢?这时采取的免疫方式与体液免疫有何不同?(对比体液免疫,学习细胞免疫)先播放细胞免疫的FLASH动画,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细胞免疫的过程机制,完成以下问题: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分别行使什么功能?抗原最终如何消灭掉?类比体液免疫的过程绘制出细胞免疫的过程示意图7.小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8、的关系学生汇报学案中相关内容的填空:防卫功能和监控和清除功能;锻炼学生阅读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比较学习人体的三道防线,通过具体的例子强化对于三道防线的认识。学生同桌讨论补充,给出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学生阅读课本第35页相关知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并学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概念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每种抗原都有自己的特性的抗原决定簇;特定的抗原只能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完成问题探讨分析体液免疫的机制爬黑板补充体液免疫额过程示意图描述体液免疫的过程将课本上抽象繁琐的文字用形象动态过程展示,加深理解体液免疫的

9、过程机制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明确体液免疫的每个中间环节的作用,为下面学习细胞免疫做准备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由此总结出二次免疫的特点:因为记忆细胞寿命长,对相同抗原敏感,所以收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进而分泌大量抗体对比学习法,小组代表汇报爬黑板展示细胞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并简述总结出这个过程中每种细胞的功能学习细胞免疫的同时体会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不同与相互协调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小结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方式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如果免疫过强或者过弱对机体好么?介绍免疫过强会引起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免疫过若或不足会引起免疫缺陷病1.问什么是自身免

10、疫病?(提问)课件给出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心脏病的图片,介绍类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原因。2.问大家有没有过敏反应的经历?过敏发作时有什么样的感受?从而引出什么是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是什么?过敏反应有什么特点?过敏反应的致病机理是什么?问如何预防过敏反应?3.由于免疫不足或缺陷引起的疾病称为免疫缺陷病,有先天性免疫器官发育不健全造成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也有后天不利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问如果一个患者先天胸腺发育不健全,他的免疫状况是怎样的?(提问)问关于艾滋病,大家了解多少?知道艾滋病的全称是什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生活中如果遇到艾滋病携带者或者病人

11、应该怎么办?视频播放艾滋病宣传片。艾滋病也叫免疫缺陷病,是一种致死性的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为什么会导致死亡呢?艾滋病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信息加工整理学生学以致用,根据所学的内容及了解到内容总结出自身免疫病会引起组织与器官的损伤。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大家的兴趣;汇报课下预习内容,知道特点后,介绍致病机理,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致病机理,由表面现象到理解本质性的原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学生了解致病原因后能够轻松说出预防的办法。学生根据特异性免疫容易得出其丧失细胞免疫,只保留一部分体液免疫,从而理解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学生根据所了解的知识进行回答,

12、观看视频,扭转不正确的认识。观看后,学生阅读课本34页资料分析,讨论问题1、2、3,总结出HIV攻击人的T细胞,导致免疫系统瘫痪,机体丧失免疫功能,外界病原体容易入侵机体或者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二、学以致用、拓展学习 目前随着免疫调节的逐渐认识,免疫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在免疫预防、医学和科研中疾病的检测、器官移植等方面有应用,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课下搜集资料,进行汇总,制作课件,下节课进行汇报展示。三、课堂小结 给学生留3分钟时间后,让学生进行复述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 第4节 免疫调节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组成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防卫功能2、 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二、特异性免疫 过强: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三、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弱: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