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教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334700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二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诗经》二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诗经》二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诗经》二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诗经》二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二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二首教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二首【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 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3.背诵并能默写诗歌。 【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大意。2.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3. 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认为我们人类最高尚的情感有哪一些?这些情感的核心内涵就是爱。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小桥流水到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爱的赞歌,这些爱发自内心,出于真情,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重要的情感之一:爱情!许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

2、写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都会引用一句诗“关关雎鸠,在河之州,(故意停顿,学生齐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就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走入古代文学经典诗经。(板书课题)二、学生展示讨论1认识诗经 昨天同学们已经作了预习,自己搜集了有关诗经的资料,现在同桌两人稍加交流,互通有无,我们有个关于诗经知识的抢答题,一会看看哪位同学准备得更充分,表现得更精彩。自学诗经知识,抢答问题:1诗经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它收录了哪个时代的作品?(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诗歌) 3它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共收录了311篇,但有六篇只有题目没有内容,因此

3、是305篇,又称诗三百) 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根据诗歌的内容分成风雅颂,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诗歌皆出自“风”,多收录各地歌谣,是人民大众的口头创造。)2指名读诗歌,并正字正音。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找右边找。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三、引导梳理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

4、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小结:一见钟情朝

5、思暮想幻想结合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又表现了什么主题? 明确: (1)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及结构上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特点(2)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现了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诗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四、反馈矫正 见导学案【课堂反馈】。五、迁移创新见导学案【迁移创新】六、作业布置 背诵这首诗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关雎。2复习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二、学生展示讨论

6、1指名读诗歌,并正字正音。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芦花一片白茫茫,清早露水结成霜。心上的人儿,她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河水去找她,河水弯曲道路长。沿着河水去找她,(那人)仿佛在河的中央。河中芦苇一片片,露水珠儿没有干。心上的人儿,在河岸边。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地势高。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边。河中芦苇真茂盛,芦苇上露水没有干。心上的人儿,就在河岸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又弯曲。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陆地上。三、引导梳理1理清文章结构。明确: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第一章: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一方,难于追寻。第二章:以蒹

7、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之湄,难于相见。第三章: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之涘,难于寻觅。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又表现了什么主题? 明确: (1)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

8、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2)这首爱情诗,叙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著,抒发了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四、反馈矫正 见导学案【课堂反馈】。五、迁移创新见导学案【迁移创新】附君子于役的赏析:翻译: 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9、 今译:丈夫服役远在异乡,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牛羊纷纷走下山岗。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没日没夜真是漫长。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家鸡进窝已经安顿。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纷纷下坡是那牛羊。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赏析: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全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第二层(从“鸡栖于埘”到“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

10、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直接承上章,希望能够和丈夫相见,表达了对于服役丈夫的惦念。分三层:第一层(从“君子于役”到“曷其有佸”)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佸”承上章“曷至哉”。第二层(从“鸡栖于桀”到“羊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但这又怎

11、能做得到呢?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她。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君子于役抒写在家的思妇盼望久役在外的丈夫回家的感情,诗选用了夕阳下山、牛羊牧归的场景触动的情感 ,所谓触景生情,自然会引起一番惆怅,但她又思念化为祝愿苟无饥渴,聊以慰藉,又可叫人体味这位思妇的温存了。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12、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邓翔曰:“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

13、之注脚。”所解不差。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六、作业布置 背诵这首诗歌。【教后反思】专题:气象物候【教学设想】本专题中,看云识天气是精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是建议略读课文,两篇文章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可以引导学生自读,对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及语言的准确性等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使相应的说明知识得到巩固。古代诗词中的物候是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打开一扇新窗。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有关气象物候的知识,启发学生从学习过的古诗文、成语俗语、美术作品中搜集

14、并整合有关的知识,写出有关的笔记。 【教学目标】1.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会经过精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别析难的意识,培养一种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的内容。2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学习劳动者积累的各种经验。3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4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讨问题。【教学重点】1. 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2. 了解并探究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教学难点】1.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15、2. 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知识链接】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繁殖、候鸟的迁徙等。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始雪、初冰、解冻等)。1805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 第一课时【导学提纲】一、朗读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用红色笔圈点出自己还不能掌握的生字词,借助课文下注释、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或其他参考资料掌握其音、形、义。给加点字注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