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评价.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332589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评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评价基于模糊理论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评价摘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众多,大多具有模糊、难以量化的特点。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理论将化工企业的安全影响因素做出定量分析,并给出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模型。本评价模型对判定化工企业安全性和优化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有指导性作用。关键词:化工企业;模糊理论;层次分析法;安全评价引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从而促进了化工生产的增长。但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性等特点,因而较其他工业部门有更大的危险性。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转制、改制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单位与人员越来越多

2、地集中于工业区内,这就造成了工业区内的安全生产事故屡有发生。因此运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选取典型化工企业分析,对于了解我国化工安全生产现状,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由人、机、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结合化工厂实际中存在的固有危险性和现实危险性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依据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预测性、相互独立性等选取原则建立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主要由7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组成.具体见表一。表一:化工厂安全指标评价体系人员素质(U1)文化程度(U11)职工安全意识(U12)安全教育情况(U13)安全技术水平(U14)员工持证

3、上岗情况(U15)特殊工种安全培训情况(U16)三级教育执行情况(U17)领导意识与管理水平(U2)领导安全意识(U21)“三同时”执行情况(U22)安全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U23)领导的安全培训情况(U24)安全标准化的落实情况(U25)安全职能部门作用(U26)工艺及设备(U3)生产工艺及设备本质安全情况(U31)配套安全装置的配置情况(U32)设备布置和人机协调情况(U33)日常维护保养(U34)消防设施配置(U35)物料管理(U4)物料危险性(U41)危化品的使用(U42)危化品的生产(U43)危化品的储存(U44)危化品的经营(U45)危化品的运输(U46)危化品的废弃(U47)生产

4、环境(U5)通风采光(U51)振动噪声的控制情况(U52)厂内明火控制情况(U53)有害气体液体及粉尘控制情况(U54)安全通道畅通情况(U55)劳动卫生(U6)劳动防护用品合理情况(U61)劳动防护用品正常使用情况(U62)温度控制情况(U63)职业病发病情况(U64)现代安全管理(U7)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管理(U71)应急预案制定演练情况(U72)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编制情况(U73)事故分析预测预防情况(U74)安全中介机构的作用(U75)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情况(U76)1.2确定指标权重 对于某种评价目的来说,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评价指标之间的这种相对重要性的大小,可用权重

5、系数来刻画。很显然当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都确定后,综合评价的结果就依赖于权重系数了。即权重系数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对权重系数的确定应该特别谨慎。基于以上要求,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这7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做出处理得出指标权重,构造两两比较矩阵,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其打分,在采用方根法求出矩阵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最后得出权重向量如下:A=( A1,A2,A3,A4,A5,A6,A7)=(0057,01510189,0306,0164,0057,0076)A1 =(0187,0187,0097,0097,0058,0187,0187);A2 =(0235,0128,0069

6、,0128,0128,0.312);A3 =(0375,0215,0074,0215,0121);A4 =(0304,0184,0184,0104,0060,0060,0104);A5 =(0140,0249,0140,0386,0085);A6 =(0227,0423,0123,0227);A7 =(0090,0310,0170,0170,0170,0O9O ) 。分别对各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各判断矩阵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说明赋值合理,即所得权重可靠。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以重庆某国有化工企业作为评价对象,用本方法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2.1建立因素集 U =(U1,U2,

7、U3,U4,U5,U6,U7)= (人员素质,领导意识与管理水平,工艺及设备,物料管理,生产环境,劳动卫生,现代安全管理)。2.2建立评判集V=(V1,V2,V3,V4,V5,V6)=(特别危险,很危险,较危险,临界,安全,很安全)2.3单因素评判 采用专家打分法,组织X位专家到化工厂实际调研,对化工厂安全生产状况按指标评分标准给出评分。如:第k个指标评价者按照评价指标Uij给出评分,淘汰明显不合理的评分,保留合理打分数据。所得打分数据记录具体见表二。 对所得的数据采用归一化处理后根据每级要素列出单因素评判矩阵R。再根据Bi=AiRi得到Bi。表二:指标评分Uij专家123456U112.52

8、.52.53.53.53.5U121.52.52.53.53.53U131.532.53.53.53U1422.52.53.53.53U152.532.53.53.53U162.53.543.543U172443.53.53U212.53.53.543.53.5U222.524443U232.52.53.53.53.53U2433443.53U252.5343.53.53U262.523.53.533U313.52.54443U323.53443.53U3332.543.53.53U3432.543.53.53U353343.53.53.5U411.52.543.53.52.5U42333.5

9、3.53.52.5U433343.53.53U4433.543.53.53U453343.53.53U46233.53.53.53U472343.533U51333.53.53.53U522.5343.53.53U533.53.543.543U5433433.53U5533443.53U6132.543.53.53U623.5333.533U6342.543.53.53U643243.53.53U71223.53.53.53U72233.53.53.53U732243.53.53U7422.543.53.53U751.532.53.53.53U761.533443同理可得到R2R7。2.4建立

10、综合评价矩阵R = B1B7 根据Bi = AiRi,可得:B1 = A1R1 = (0.1125,0.1649,0.1702,0.1919,0.1965,0.1697)B2 = A2R2 = (0.1341,0.1367,0.1931,0.1955,0.1776,0.1629)同理可得:B3 = (0.1605, 0.1301, 0.1952, 0.1849, 0.1798, 0.1494)B4 = (0.1247, 0.1534, 0.2063, 0.1862, 0.1834, 0.1461)B5 = (0.1481, 0.1545, 0.1980, 0.1686, 0.1797, 0.1

11、512)B6 = (0.1727, 0.1349, 0.1851, 0.1815, 0.1704, 0.1556)B7 = (0.1033, 0.1470, 0.1908, 0.1963, 0.1963, 0.1662)根据R = B1B7 ,可得出2.5模糊综合评判B = ARB = AR = (0.137127, 0.145751, 0.196419, 0.185292, 0.18222, 0.153497)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化工厂属于较危险。应该加强安全监管。3.结论化学工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危险隐患,要保证化工安全生产可借助于风险管理,而安全评价是风险管理的有

12、效方法。单一的评价方法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方面难以完全揭示整个系统的情况,常常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估,或者把不同的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本文将模糊数学层次分析这两种常用方法结合在一起,可以处理同时具有模糊性和难以量化性的综合评价问题。本文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工业区化工生产现状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参考文献:1绍辉.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5.2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3张力,廖可兵.安全人机工程学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7.4马爱霞,风险评价数学M.重庆:重庆科技学院,2012.2.5杨振琳,刘金兰.层次分析法在特种设备风险评价模型设计中的应用J.天津:天津大学,2008.10.6蒋军成,王志荣.工业特种设备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7王凯全.化工安全工程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8蒋宁,蒋波. 基于模糊数学上的火灾后温度的综合判定J.山西:山西建筑,2012.2.9秦清风,王保民. 模糊数学在化工安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山西化工,2008.6.10席仲琛. 基于模糊数学的修井井喷风险评价方法J.北京: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