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3247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A考试科目: 环境化学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一、填空或选择(每空1分,选择每小题2.5分,共40分)1. 毒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_, _, _, _。2. 雨水与天然本底硫平衡时的pH为_ ,如果雨水pH值小于_, 就可以确定人为影响是存在的, 所以提出以_作为酸雨pH值的界限更为确切。3. 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后形成激发态物种A+hv A。随后可能发生光化学过程A+M A+M,A B1+B2+-, A+C D1+D2+-,A A+ hv, 其中属于光化学过程的有_;光物理过程的有_。4. 天然水中对水质影响最大的有机物是腐殖质,根据其在碱和酸溶液中

2、的溶解度可划分三类,它们分别是_ , _ ,_ 。5. 我国酸雨中作为酸的指标物是_ ,作为碱的指标物是_ 。6. 1953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出现的水俣病是由汞和_造成的。7. 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转化类型有_ , _ , _ 。8. 土壤中两个最活跃的组分是_和_,他们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有重要作用。9. 按环境变化的性质,环境效应可分为 ( )A.物理效应, B.化学效应, C.人为效应, D.生物效应。10.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A.大气压, B.大气湍流, C.逆温, D.污染源本身。11.对专属吸附起主要作用的是:( )A.静电力, B.絮凝剂,C.化学键,

3、D.范德华力12.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ACO2, BN2, CCH4 , DSO2 13.将一些有机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细胞生长所需碳的代谢模式称为:( )A共代谢,B.兼代谢, C.生长代谢,D.单一化代谢1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温度, B容器材质, C大气压, D搅拌速度 。15.三羧酸循环中,三羧酸是指:( )A苹果酸, B柠檬酸, C草酰乙酸, D草酰琥珀酸16. DDT的分子式为:( )A. C14H12Cl2 ,B. C14H10Cl4 ,C. C14H11Cl3 , D. C14H9Cl5。二、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 什么是温室效应?请

4、列举出至少5种温室气体。2. 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哪些?关键因素是什么?3. 土壤胶体的性质主要包括哪些?4. 诱发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根据下表计算结果说明:B地降水中SO42-和NO3-总含量明显低于A地,但为何B地降水也是酸雨?(12分) SO42-NO3-Ca2+NH4+A地0.13840.02240.03830.0672B地0.03540.03060.00700.0311四、画出胶体颗粒凝聚的综合位能曲线,并予以解释。(20)五、某水体的pH值为7.00, 碱度为2.00103mol/L, 请计算H2CO3*、HCO3、CO32和OH的浓度各是多少

5、?(在pH值为7.00时,CO32的浓度与HCO3相比可以忽略)(10分)六、下图是Hg的生物甲基化途径,请将括号内的相应分子或符号按顺序写在答题卷上。(18分七、计算题(18分)某河段流量Q = 2160000m3/d,流速u=46km/d,T = 13.6,耗氧系数k1 = 0.94d-1,复氧系数k2 = 1.82d-1,BOD沉浮系数k3 = 0.17d-1, 起始断面排污口排放的废水为1105m3/d, 废水中含BOD5为400mg/L,溶解氧为2.0mg/L,上游河水BOD5为1.6mg/L,溶解氧为8.95mg/L,求排污口下游6km处河水的BOD5和亏氧值。已知:L 排污口下游

6、x km处河水的BOD5 ;L0 排污口处混合水的BOD5;D 排污口下游x km处河水的亏氧值;D0 排污口处混合水的亏氧值;13时的饱和溶解氧DO为10.60 mg/L,14时的饱和溶解氧DO为10.37mg/L,用内插法求得13.6时的饱和溶解氧。 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考试科目: 环境化学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一、填空或选择(每空2分,选择每小题2.0分,共40分)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三大主要转化类型为 , , 。2.总碳酸量和总碱度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守恒特性,在封闭体系中加入强酸或强碱, 不受影响,而加入CO2时, 不发生变化。3.光化学烟雾是氧化烟雾。其主

7、要成分为氮氧化物, 。4.下列哪种离子不是天然水中常见的粒子( )A. K+ B. HCO3- C. SO42- D.Al3+5.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的吸附作用大体可分为表面吸附、 和 等。6.我国酸雨中主要离子组成之一为SO42-,其来源主要是_ .大气中唯一的气态碱是_。7. 自然界唯一一个产生O3的反应是_ ,试写出三种破坏大气O3层的物质_.8. 下列属于污染物质光解类型的是:( )A.水中光解, B.电光解,C.氧化光解, D.还原光解9烟酰胺线嘌啉二核苷酸可缩写为:( )A.NAD, B. NAD+ , C. FMN, D. NADP+ 。10P289毒物的拮抗作用效应可表示为:( )

8、,(),11P288急性毒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可表示为:( ) AED50,BEC50,CLD50,DLC50 。12混合功能氧化酶又称为:( ). 单加氧酶,B加氢酶,C脱氢酶,D水解酶13. 下列哪个式子是总碱度的表达式( ) A 总碱度= 【 HCO3】+2【CO32】+【OH】+【H+】 B 总碱度= 【 HCO3】+【CO32】+【OH】+【H+】 C 总碱度= 【 CO32 】+【H2CO3*】+【OH】【H+】D 总碱度= 【OH 】【HCO3】2【H2CO3*】【H+】14.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取决于三个因素: 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 可使污染物向各方向扩散;浓度梯度可使污

9、染物发生质量扩散。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32分)1.什么是专属吸附?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和非专属吸附的区别是什么? 2.简述酶催化作用的特点,按催化类型分,酶可分为哪几类?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为什么其污染高峰出现在中午或午后。4.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转移的因素有那些?并简要说明。三、有机废水排入水体后,将引起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到水体达到自净后,可得到氧的下垂曲线,把河流分成几个区段,试画出河流的氧下垂曲线,并说明各段的主要功能和特点。(20分)四、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反应机制可概括为如下12个反应式来描述:1. NO2 +hv NO +O ;2. RC(O)O2

10、RC(O)O2 + NO2;3. NO + O3 NO2 + O2 ; O2 O2 4. RH +HO RO2 + H2O ;5. RCHO +HO RC(O)O2 +H2O ; 2O26. RCHO + hv RO2 + HO2 +CO ; 7. RD(O)O2 + NO2 RC(O)O2NO2; O2 O2 8. RO2 + NO NO2 + RCHO + HO2 9.RC(O)O2 + NO NO2 + RO2 +CO2 10.HO + NO2 HNO3; 11.;HO2 +NO NO2 + HO12. O +O2 + M O3 +M。在上述反应式中,分别属于引发反应、自由基传递反应、终

11、止反应的各为哪几个?(分别写出序号即可,12分)。五、下列简要图示是饱和脂肪酸-氧化途径,按顺序号写出相应的酶或化合物(20分) (1) H2O FAD (2) RCH2CH2COOH RCH2CH2COSCoA RCH=CHCOSCoA(饱和脂肪酸) (脂酰辅酶A) (-烯脂酰辅酶A) ( 3 ) NAD+ (4 ) (5)RCH(OH)CH2COSCoA RC(O)CH2COSCoA (-羟脂酰辅酶A) (-酮脂酰辅酶A)CH2COSCoA + RCOSCoA(乙酰辅酶A) (较原酸少2个碳的脂酰辅酶A)六、已知一有毒化合物排入至pH值为9,温度与河水基本相同的一水体中,该化合物的酸性水解

12、常数Ka = 1.210-2,中性水解常数Kn = 2.2, 碱性水解常数Kb = 2.1104, 计算该化合物总的水解常数Kh。(10分)七、某城市污水排放量为1.33m3/s,受纳河流的流量为8.50m3/s,流速为3.2km/h。污水和河水的温度分别为20和15;BOD5分别为200mg/L和1.0mg/L;溶解氧的饱和度分别为0和90%;又已知20时耗氧反应速率常数k1=0.3d-1,复氧速率常数k2=0.7d-1。求受纳点到极限亏氧点的距离及亏氧点的亏氧量。(16分) 其它条件:14、15、16、17、20时的饱和溶解氧分别为:10.29、10.07、9.85、9.65、9.07mg/L; 临界亏氧量发生时间的算式: 临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