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五-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308033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笔之五-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随笔之五-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随笔之五-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随笔之五-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随笔之五-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笔之五-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笔之五-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笔之五-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严同6 个月前无功对于电网系统设计来说,肯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了,这块其实内容很多,就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总结,有一些工程实践中的认识,希望可以互相印证。无功对应电压,有功对应频率,应该是一个比较普遍大概的认识,当然没错。所以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调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一、无功补偿概述和原则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比如40瓦的日光灯,除需40多瓦有功功率(镇流器也需消耗一部分有功功率)来发光外,

2、还需80乏左右的无功功率供镇流器的线圈建立交变磁场用。由于它不对外做功,才被称之为“无功”。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 首先是一些重要原则当然很多是国网的原则,虽说要摆脱国网思路束缚,但是有些好东西还是要保留。分层分区补偿原则:有鉴于经较大阻抗传输无功功率所产生的很大无功功率损耗和相应的有功功率损耗,电网无功功率的补偿安排宜实行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的原则。所谓的分层安排,是指作为主要有功功率大容量传输即220-500 kV电网,宜力求保持各电压层间的无功功率平衡,尽可能使这些层间的无功功率串动极小,以减少通过电网变压器传输无功功率时的大量消耗;而所谓分区安排、是指11

3、0k V及以下的供电网,宜于实现无功功率的分区和就地平衡。电压合格标准: 50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最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调节。 发电厂和500kV变电所的22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0+10%;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的-5%+10%。 发电厂和220kV变电所的110kV35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相应系统额定电压-3%+7%;事故后为系统额定电压的的10%。 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

4、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7%。无功补偿配置原则:各电压等级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组容量选择,应根据计算确定,最大单组无功补偿装置投切引起所在母线电压变化不宜超过电压额定值的 2.5%,并满足主变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低于0.95。以上只是大概的比例估计,具体工程的变电站的无功配置是需要通过计算的,计算分不同运行方式(针对容性和感性),无功计算一般是有无功交换的整个区域一起计算 ,主要与区域负荷、电厂和外部无功输入、区域内变电站进出线充电功率有关。无功不足应采取的措施: 要求各类用户将负荷的功率因数提高到现行规程规定的数值。 挖掘系统的无功潜力。例如将系统中暂时闲置的发电机改作调相机运行

5、;动员用户的同步电动机过励磁运行等。 根据无功平衡的需要,增添必要的无功补偿容量,并按无功功率就地平衡的原则进行补偿容量的分配。小容量的、分散的无功补偿可采用静电容电器;大容量的、配置在系统中枢点的无功补偿则宜采用同步调相机或静止补偿器。电压中枢点:指那些能够反映和控制整个系统电压水平的节点(母线)。中枢点的无功电压控制至关重要,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作为中枢点:(1)大型发电厂的高压母线;(2)枢纽变电所的二次母线; (3)有大量地方性负荷的发电厂母线。二、无功补偿来源和电压调节设备1)同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无功补偿设备。往往依照不同系统条件和不同的安装位置,根据需要选

6、择不同的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位于负荷中心附近的发电机组,宜于有较大的送出无功功率的能力,可以供应正常负荷的部分无功功率需求外,还可以在正常时保留一部分作为事故紧急储备,非常重要。至于送端电厂的发电机组,特别是远方电厂,由于无功功率不宜远送的规律,它发出的无功功率主要用以补偿配出线路在重负荷期间的部分无功功率损耗,实现超高压网无功功率的分层平衡。功率因数一般都较高。例如,巴西伊泰普水电.站中,有9台765MW的机组接在交流侧,经900k m ,765kV交流线路到受端,机组的额定功率因数选为0. 95,另9台7机通过直流线路到受端,其额定功率因数选为 0. 85 ,因为前者只需要补偿线路,后者还

7、需要补偿换流站的无功(换流站的无功需求相当大)。反过来说,接到超高压电网特别是位于远方的发电机组需要具有适当的进相运行能力(吸收无功),使能在系统低负荷期间,吸收配出的超高压线路的部分多余无功功率,以保持电厂送电电压不超标。这点在工程实践中往往是一个后备方案,即机组的进相运行来调整电压。我国一般现在机组都会做进相运行试验。2)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既能产生无功功率(由于分布电容)又消耗无功功率(由于串联阻抗)。当沿线路传送某一固定有功功率,线路上的这两种无功功率适能相互平衡时,这个有功功率,叫做线路的“自然功率”。这点应该是较为基本的认识,所以有功潮流大的线路,无功消耗也大,自然产生较少无功;空载

8、线路也最容易贡献无功,从而抬升电压。尤其是500kV层面小负荷方式下容易无功剩余。3)变压器:变压器是消耗无功功率的设备。除空载无功损耗外,当传输功率时,又通过串联阻抗产生无功损耗。依前所述理由,通过变压器传送大量的无功功率在运行中应当是力求避免的,当变压器短路阻抗大时更当如此。通过变压器传送功率产生的电压降,可以适当选择变压器的电压抽头予以补偿。电压器主要分为三类:供电变压器、电厂升压变、电网联络变。 供电变压器:不但向负荷提供有功功率,也往往同时提供无功功率,而且一般短路阻抗也较大。对于直接向负荷中心供电的变压器,宜于配置带负荷调压分接头,在实现无功功率分区就地平衡的前提下,随着地区负荷的

9、增减变化,配合地区无功补偿设备并联电容器及低压电抗器的投切,以随时保证对用户的供电电压质量,这点国网电力系统导则中有规定。对这类变压器是否要采用随电压而自动调压分接头,国际上并无统一做法。因为变压器自动调压的作用不总是积极的,如果在系统无功功率缺倾很大的时候,也一定要保持负荷的电压水平而调整电压分接头,势必将无功功率缺额全部转嫁到主电网,从而可能引起重大系统事故。如19 78年12月19日法国大停电事故,1983年12月27日的瑞典大停电事故和1987年7月23日日本东京系统大停电事故的起因,都直接与供电变压器自动调电压分接头有关。本质上原因在于这只是一种间接手段,但不能改变系统的无功需求平衡

10、状态。 发电机升压变:这一类变压器是否配电压分接头和是否带负荷调节电压分接头,没有定论,发电机本身已经是很方便的无功调节设备,在升压变压器上配电压分接头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必要。当然,各个系统有各自的传统习惯和做法。 主网联络变压器:这一类变压器的特点是容量大,如500 /220/35主变。在研究这一类变压器是否应当装设带负荷调节的电压分接头时,有两个特点值得考虑,第一,无功功率补偿和调节能力的分层平衡,决定了作分连接两大主电网的联络变压器,原则上不应承担层间交换大量无功功率的任务,而单纯因有功负荷变化所造成的电压变化则较小,第二,一般地说,因为连接的是主电网,每一侧到变压器母线的短路电流水平都

11、相当高,都将远大于变压器本身的容量,调节变压器的电压分接头已经失去了可以有效调节母线电压的作用。1982年国际大电网会议变压器委员会提出过一份报告,特别指出了有了带负荷调节电压分接头,不仅它本身不可靠,同时还增加了变压器整体设计的复杂性。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也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4)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早已广泛地用于较低电压的供配电网和用户,又称低容,用于补充无功。最大特点是价格便宜而又易于安装维护。国际上,各大电力系统都是逐年不断地大且增加采用并联电容器,大多数是为了控制负荷功率因数,也有一些接到主变压器三次侧作为无功补偿调节的手段。并联电容器的性能缺陷是,它的输出功率随母线电压降低而成平

12、方地降低,这在电压低的情况下将可能导致恶性循环。5)并联电杭器:并联电抗器是吸收无功功率的设备。500kV线路直接接到线路上,称为高抗,之前过电压部分已经提到过它的作用(限制工频和操作过电压,避免自励磁、与中性点小电抗相配合,可以帮助超高压长距离线路在单相重合闸过程中易于消弧,从而保证单相重合闸成功);220kV线路一般装在变压器绕组三次侧,为低抗。6)串联电容器:又称串补,用于补偿线路的部分串联阻抗,从而降低输送功率时的无功损耗,因而也是一种无功补偿设备。但串联电容更是电力系统经远距离输电时比较普遍采用的提高系统稳定和送电能力的重要手段。南网运用相当多。串联电容器提升的末端电压的数值QXC/

13、V(即调压效果)随无功负荷增大而增大、无功负荷的减小而减小,恰与调压的要求一致。这是串联电容器调压的一个显著优点。但对负荷功率因数高(cos0.95)或导线截面小的线路,由于PR/V分量的比重大,串联补偿的调压效果就很小。在高压系统中采用串联补偿,也有一些困难。一是补偿站本身的复杂性,要求能在故障切除后即时再投入串联电容和对串联电容器本身的保护。近年来开发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保护系统,有助于解决这方面的困难,其次是增加了继电保护的困难,传统的距离保护用在串联补偿线路上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第三,要解决汽轮发电机组配出串联补偿线路可能产生的次同步谐振问题(这块是一个独立课题,出现过不少事故)。7)同

14、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是最早采用的一种无功补偿设备,现在基本不采用。但为了适应电网稳定以及直流输电的需要,在一些情况下仍然具有它的特定作用。8)静止补偿器SVC:静止补偿器有电力电容器和可调电抗并联组成。电容器可发出无功功率,电抗器可吸收无功功率,根据调压需要,通过可调电抗器吸收电容器组中的无功功率,来调节静止补偿其输出的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静止补偿器能快速平滑的调节无功功率,以满足无功补偿装置的要求。这样就克服了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只能做电源不能作负荷且不能连续调节的缺点。但其也不适用于一个受端系统很弱的电网中,因为其容量将随母线电压下降而成平方地降低。从本质上来说静止补偿器主要是一种反应

15、迅速的无功功率调节手段。和同步调相机比较,虽然造价相当,但静止补偿器的调节远为快速,这是一个突出的优点。而为了能发挥它在需要时的无功功率快速调节能力,至于因正常负荷变动引起的电压变化,过程比较缓慢,用一般的便宜得多的电容器与电抗器投切等,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没有必要选用这种高性能的设备。所以一般用于负荷冲击大的节点、电压枢纽节点、功率容易波动的联络线两侧以及事故紧急备用节点。至于更为先进的TCSC、STATCOM等设备放在以后的柔性电力系统里面提及。三、系统无功设计1) 系统各点允许的最高长期运行电压,受接入电力设备绝缘水平和变压器饱和的限 制。例如在我国,规定500kV电网的最高长期运行电压为

16、550kV,变压器的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相应电压分接头额定值的105%等。2)系统各点的最低运行电压,决定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需要和变压器带负荷电压分接头的调正范围的要求,对于发电厂,还受厂用电要求的制约。3)国外大多数电力系统考虑,允许的电压波动范围都在额定值的5%-10%的范围(正常和N-1方式)在设计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时,还需要考虑如下的一些基本要素: 不使超高压长距离线路的甩负荷过电压超过一定允许值(稳态工频过电压值) 保证电网的送电稳定性。这是对电网最低电压水平的限制。为了在各种可能的正常运行和规定事件后的电网运行方式下,保持运行中的所有输电线路都有一定的稳定裕度因而要求各枢纽变电所电压能保持高于一定的最低水平。事故一般考虑N-1,也有的考虑严重些N-2。世界上发生了不止一次因电压问题引起的系统大事故,这点会在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