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文综历史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307705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文综历史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文综历史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文综历史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文综历史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文综历史试卷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文综历史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文综历史试卷分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新课标全国卷I) 历史部分试题分析 县中 夏海平2015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2016年高考备考的战鼓已经敲响,我们要通过对2015年高考试题和分析和研究,找出高考命题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以此来指导2016年高三的复习备考工作。2015年高考我们河南省使用的试题是新课标全国卷I,下面是我对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分析。 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考点分布及其分值1.中国古代史:63.5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共33.5分,选修选考题30分) 24题,中国古代的经济战国时期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5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两

2、汉时期外戚干政的背景(必修1政治史)4分;26题,中国古代的经济宋代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及其影响(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7题,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唐宋明清河南与江苏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和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40题第(1)问,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宋代理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第(2)问,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第(3)问,正确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17.5分;45题,唐代的币制改革(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48题,道教全真派的代表人物丘处机对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3、分。2. 中国近现代史:38.5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23.5分,选修选考题15分) 中国近代史部分(34.5分,其中必修19.5分,选修15分): 28题,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的情况(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9题,近代中国的政治局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必修1政治史)4分; 30题,1933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所做的长期抗战的准备(必修1政治史)4分;40题第(2)问,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第(3)问,正确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7.5分;46题,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内容(选修2近代

4、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必修部分:4分):31题,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 3.世界史部分:43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28分,选修选考题15分) 世界古代史(4分):32题,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罗马法(必修1政治史)4分。 世界近现代史(39分,必修24分,选修15分):33题,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的认识(必修1政治史)4分;34题,罗斯福新政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的理解和运用(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5题,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的建立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

5、4分;41题,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和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12分; 47题,关注二战期间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的情况(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总体上,在全部历史试题所有分数的145分当中,中国史部分:102分(必修57分,选修45分),世界史部分:43分,(必修28分,选修15分)。其中,政治史:65分(必修20分,选修45分),经济社会生活史:47分(必修32分,选修15分),思想文化科技史:33分(必修33分)。整个试卷,历史必修部分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战国时期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和小农经济的形成、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两汉时期外戚干政

6、的背景、中国古代的经济宋代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及其影响、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唐宋明清河南与江苏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的情况、近代中国的政治局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1933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所做的长期抗战的准备、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罗马法、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的认识、罗斯福新政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的理解和运用、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的建立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

7、用等内容。 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特点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的试题首先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意外,与我们平时的练习和我们对高考的理解和预期非常接近,其次给我们的感觉是不很难;但是,仔细看来,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尤其是与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相比,除了在试卷的结构、问题的设置等保持基本稳定外,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的试题还是有很多新特点和新变化的。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在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相比,呈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最大的变化和亮点仍然是第41题的变化。通过总结

8、近6年来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的41题是在不断变化的,命题者在不断地创新命题的形式,但有两点是不变的:开放和创新,这是一直贯彻的理念和精神。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的41题连续出了三年的小论文型题目,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的41题变成了信息说明题(称为“比较说明题”),即给出了两幅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的41题在承接2013年变化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创新,变成了“修改说明题”;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

9、的41题毫不例外的又给了我们以惊喜和意外,惊喜和意外有两点:第一是题型,2015年的41题给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的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要求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这有点类似于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的小论文题目,但又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创新吧!第二是考的内容,去年40题已经考了东西方的科技,而今年的41题仍然考科技方面的内容,是有点意外的。其次,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整体难度与2014年相比有一定的下降。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卷I文综历史部分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难度大幅度增加,尤

10、其是非选择题难度增加幅度相当大,导致学生的40题和41题的得分大幅度降低,也导致了2013年文综的总体得分创了历史新低。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在总体设计上,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设置试题时在材料的选取和问题的设置上,大都没有超出高中学生的认识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的难度在2014年的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首先是选择题的难度下降,12个历史选择题除了前4个中国古代史的题目(2427题)难度较大外,其余的8个题目都相对较为容易,其次是非选择题的40题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考查,是教材的主干知识,

11、且与教材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难度也不算很大,当然,今年的41题和选做题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不是很容易得分的,估计历史学科的总体得分也不会很高,这在2015年学生的文综成绩上可以得到体现,2015年高考的文综成绩比起2014年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是呈现下降趋势的(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的选择题失分较多,得选择者得天下,尤其是得文综选择者得天下;二是文综的总体时间分配不合理,做选择题耗费时间较多,轮到做非选择题时时间严重不足,尤其是做到历史时几乎就没有时间了,就只好匆忙下笔,导致非选择题答得不完整,或者是答非所问;三是非选择题中部分试题可能难度较大,如地理的37题,历史的41题,

12、学生和教师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四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答题不规范,卷面字迹不清、要点不明确、语言不够规范,五是可能与今年在评卷过程中标准扣得过死改得过严有关。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2016年的复习备考中予以解决。)。第三,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教材,更贴近高中历史教和学的实际,这也有利于历史试题难度的降低。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在试题的设计上呈现出与教材渐行渐远、越来越远的趋势,这给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困惑,高中历史到底应该教什么?教教材高考又不考教材,不教教材,又教什么呢?专家说现在要运用教材教历史,而不是教

13、教材,说着是很容易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同样学生的历史学习也是非常没有成就感的的,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大,但成绩却是很差。但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教材的距离,如选择题的25、29、33、34、35题和非选择题的40题、41题均与教材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题目的解答需要较多地调动运用教材知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无论是对2016年的历史备考,还是对以后的历史教学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第四,从试题的材料选取来看,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材料选取,图文并茂,更加丰富。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材料全部是文字型的材料

14、,相对比较单一,可以说是2014试题设计的一个缺点,但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除了文字材料外,还有31题的柱状图(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32题的图片(古罗马正义女神像),这也算是克服了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材料选取上的缺点!第五,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与2014年的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相比,中国古代史的比重有所上升,而中国近代现代史所占的比重则有下降。2012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39分、58分、48分;2013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45分、55分

15、、45分;2014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58.5、43、43.5;2015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63.5、38.5、43。通过以上的数字比较可知,中国古代史的比重呈现出不断地上升趋势,而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史的比重则不断下降,尤其是中国近代现代史下降的幅度尤其明显,我认为这不具有规律性,这可能是出于命题的需要,但却告诉我们一点:中国古代史很重要,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第六,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充分发挥历史学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注意到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课程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也是考试重要

16、内容。今年的试题注重阐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遗产的现代意义,提倡传承文明、崇尚科学的精神。如40题,题目重点考查了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孔孟儒学、汉代儒学、宋明儒学的新发展和维新变法康有为对儒学的改造进行了比较考查,从古代产生到近代发展,到今天的认识,突出了儒学的与时俱进、趋势更新,体现出试题追溯文化源头、关注传统文化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虽然,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的试题比起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有很多变化和创新,但是,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的试题设计还是保留了新课标卷传统的特色和特点,与2014年和2013年的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的试题还是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