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304747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环境意识和环保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力量也空前增强。但是与此同时环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大气污染、禽流感、艾滋病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都在进一步恶化.围绕环境问题,一个庞大的国际环境体系逐渐形成,正越来越大地影响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未来走向。在全球环境日趋严重的今天,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并且今后仍将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2、的质量,因此不容忽视。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生中开展环保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新课标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英语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很有必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环保教育是切实可行的。一、英语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的必要性。1、英语教学中的环保教育是环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70年代,英国学者卢卡斯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即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和在环境中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指,教给学生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对这些知识的习得与理解都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环境欣赏的态度的,从而使他们愿意去关心和保护环境

3、。“在环境的教育”是指,为了达到“关于环境的教育”所要实现的知识目标,必须“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将环境作为学习的资源来实施这种知识教学。即学生必须参与到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的环境活动中,参与到环境规划与环境活动的实施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高中学生学习外语,“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课标中虽然没有直接明确提出英语教学中的环保教育,但是其中对“人文和社会意义”,“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方面的描述,实际上已经涵盖了环保教育,并且指出了这一教育活动对学生本身,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因此,

4、英语教学中的环保教育是是教学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2、英语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公民的需要。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环境保护的好坏将取决于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如果一个人在中小学阶段,就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那么若干年后,当他们踏入社会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时候,就会在改造和保护环境方面增强自觉性和减少盲目性;当他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时,就会自觉地考虑如何去保护生态系统,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环境效益。中小学生树立环境意识,这对全球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对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对保护人民健康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未来的人才也应该是一个懂得环保,精通外语的综合型人才。

5、课标中指出,英语教学“既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也指出,“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选修课程中的“语言应用类”中虽然没有直接列出“环保英语”,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课程的设置势哉必行。因此,各个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开设“环境英语”这一选修课,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个人的兴趣的发展,对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对整个社会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带动家长,进而影响更多的人群,有星火燎原的辐射影响。3、英语教学中实施环保教

6、育是高考备考的需要。 最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中几乎都涉及到了环境问题。例如NMET2005(全国卷二)中 阅读理解D篇以“Global Warming”为主题;北京NMET2005的C篇涉及到了”Save Endangered Species”;浙江NMET2004的B篇倡导“Green buildings can reduce energy and water use.”上海NMET2002的B篇:Environment Disaster in the Future;NMET2001中的有关Green Products 的C篇文章;还有NMET2000中E篇:A Cycling System

7、 for High Rises等等,这些环保因素的存在,使得英语教师更加注重环境问题,从而增加“环保英语”的教学。二、英语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的基本内容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时刻寓环保教育于教学中,以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为主,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环境污染现状。这不仅提高学生对当前环境的认知水平,也会激发他们爱护环境的热情。在SEFC中蕴涵大量的环保素材,以人教版出版的高一新教材为例:(1)Unit 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地震、森林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所带来或诱发的环境问题及生态灾难。(2)Unit 7 Cultural relics Talk about

8、cultural relics Talk about ways to protect cultural relics Peter the Great was brought back to life by people.(3)Unit 10 The world around us Talk about way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alk about wildlife endangerment(4)Unit 22 A world of fun Ocean Park in Hong Kong has a conservation center that hel

9、ps to protect animals.教学中有关环保的素材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从字词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渗透环境教育、从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渗透环境教育。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环保资源,适时恰当地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 三、英语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的基本途径。1、 从字词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教材中出现一些环境基础知识的名词,要讲清其词义,渗透教育是显而易见的事。有些名词如龙(dinosaur,dragon等),看来与环境教育无关,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花三两句话就能使学生受到一次环境教育。龙除了传说中是能呼风唤雨的动物及帝王的象征外,还有一种解释是

10、近代古生物学上指一些巨大的有脚有尾的爬虫如恐龙,翼手龙。它们生活在广阔的湿地,吃大量的藻类植物,地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早就灭绝了。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被毁,珍禽异兽就会灭绝,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2、 从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时,有些文章很容易渗透环境教育,因为它们本身富有环保方面的知识,例如,人教版SEFC第二册上,Unit 9 WELCOME TO THE EARTH SUMMIT中,提到“the three biggest killers in the world contaminated drinking water, poor sanitation

11、and air pollution.”这些内容都是环境教育的材料,课堂教学时不能一晃而过,教师可画龙点睛地指示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渗透性教学,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录象教学。组织观看各类环境教育录象资料片,展示环保图片等宣传资料,还可将环境现状中典型的事例拍摄下来,如拍摄电厂的大气状况和废渣处理,印染厂的废水排放和城区的河水状况等。再现于课堂,增强实感。从而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性和紧迫性,起到特殊的教育效果。3、 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渗透环境

12、教育。撰写环保小论文、日记、周记、开展环保征文比赛等来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促使他们注意观察国际国内及周围的环境,把对环境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学生习作本身就是最有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式。每个学期有计划地安排一、二次成功的环境内容的作文,做到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相辅相成。环境教育题材的作文要因地制宜,不要脱离本地区实际。要针对本地区环境问题的实际去写,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收集材料,找出症结,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学生都能写出成功之作。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协作能力,也可增强其保护好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的意识。综上所述,英语学科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只要我们教师胸中有环保,那么英语教学中一定能成功地渗透环境教育,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生存环境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当前全球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敢地担当起这一历史赋予教师的光荣任务,在学生中树立“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意识和道德理念,从而使人类和环境最终走上一条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卷第1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