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日本稻作文化 2012-6-1.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301944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谈日本稻作文化 2012-6-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谈日本稻作文化 2012-6-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谈日本稻作文化 2012-6-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谈日本稻作文化 2012-6-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谈日本稻作文化 2012-6-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谈日本稻作文化稻米作为世界上大部分人的主食,自古以来就占有重要地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所谓稻作文化即稻作农耕社会形成的文化,是以稻作为主要生产活动的社会群体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以水稻农业为主并和其他文化要素相协调。在稻作种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稻作文化圈,主要是从生产和历史传统看,这是与游牧文化圈相对应的。其实,也就是狭义上的农耕文化圈,它分布广泛,包含了亚洲、非洲、欧洲大陆等地,但是它又分为麦类栽培圈和稻作栽培圈。欧洲、中国的北部和朝鲜半岛的北 部从属于麦类文化圈,而中国的南部、朝鲜半岛的南部、日本、南亚和东南亚等地 则从属于稻作文化圈。由于受本土条件的限制,日

2、本也形成了纯粹的稻作文化之所以这样说是日本基本上没有受游牧文化的影响而且其稻作文化也强烈的展现出鲜明的本土特色。日本稻作文化,从古至今,都是日本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其源于绳纹文化末期,在弥生时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先进的农耕(稻作)技术也随之传入日本。日本的社会开始向弥生时代转型,并形成弥生文化。稻作文化对日本人的某些特性的形成有很大关系现。在日本人的一些生活习俗、企业经营模式和对自然的观念都有很大关系。可以说稻作文化在日本有深刻的内涵:一、 作文化是日本人形成了宝贵的勤劳性。稻作劳动对于日本人的勤劳意识得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意思也

3、就是说在稻作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百分百的付出就不会有好的收获。他们认为如果你认认真真的 去劳动的话,肯定会有相应的回报。在日本人看来, 只要你努力了就会得到认可,就会克服不利的环境,获得额外的收获。在有限的土 地上尽最大努力,获取最多的收获,这种思想植根于每个日本人心中。通过不断地 劳动获取一定的回报,久而久之就形成勤勉为善这么一种伦理观。二、 日本人在稻作文化的影响下还形成了独特的纤细性。日本隋唐文化和西洋文化的吸收给日本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日本人不但没 有丢弃自己原有的传统文化,还努力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日本文化的纤细性就是 明显的表现之一。在稻作栽培过程中,在 播种、插秧、收获的每一个阶

4、段都需要农民细心的处理。日本人为了在有限的水田 上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米粒,不管是多么微小的环节也付出万分的努力。 日本人对于天气和季节有很强的感应能力,这正好充分印证了日本人的纤细性。其次这种纤细性对日本人的文学、艺术、生活等领域产生极大的影响。三、 日本人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将纤细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表现了对事物和环境的强烈的感知性,对社会和自然地观察的细致力。其中形成了像中国的律诗一样的东西俳句,用来表达内心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热爱,同时,日本人的生活用具、装饰品、建筑物都体现了小巧、轻便的特征,这些都体现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四、 稻作文化让日本人对植物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从而形成了

5、“亲植性”。稻作的栽培让日本人对植物产生了特别的感情。日本人形容女孩长得漂亮时,将其比喻成花。日本自然环境优美,植物种类繁多,使日本人得以有更多亲近植物的条件与机 会,而自古以来受农耕社会稻作文化的影响,又使得日本人内心有与植物亲近的欲 望。在这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日本人“亲植物性”特点。在日本人的衣、 食、住、方面,这种“亲植物性”的特点体现的更为明显。五、 日本人还具有强烈的集团意识。集团意识的形成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起源于稻作文化。日本长期以农耕为主,种植水稻等。稻作的特点就是灌溉,没有灌溉就不可能有水田耕作。而水稻种植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体耕作。有时要进行挖渠、开通水路、引水灌田,有

6、时还要建设水库、蓄水池 等储水设施,需用不少的人力,于是人们就组成小的合作团体,进行共同耕作。因此水田耕作要以共同作业为前提,以共同作业为基础形成了稻作共同社会,最终形成了日本社会特有的集团意识。 六、 日本人有对自然顺应论和多神论的特点。水稻的种植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是很大的,如果在播种和移苗时期,阳关太猛就会将禾苗晒死,如果雨水太猛就会将禾苗淹死。属于农耕文化圈的日本,自古以来农事活动就受天气变化的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生存的日本人不会和自然对立,他们融合于大自然,归顺于大自然,于是就产生了对自然的顺应性。他们也把人类本身看着是大自然的一 部分,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融合于大自然,归顺于大自然的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收获,他们信奉神灵, 多神论也就产生了。从日本稻作文化看日本人重要的积极的东西。日本人不会因为发展经济,谋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惜破坏环境,滥砍滥伐,毫不吝惜植物的生长,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现在的中国却是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就乱砍乱伐,破坏环境平衡,看不到长期的利益。我们应该学习日本人的亲植物性,把植物看成 人类的一部分,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将中国建设得更加和谐,环境更好。相信日本人的只要付出劳动就会有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当然,日本自古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民族。其自食、独立能力超出一般民族,其中以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给其他民族带来严重痛苦,这一点我们是应该摒弃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