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阅读教学探微.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29583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阅读教学探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阅读教学探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阅读教学探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阅读教学探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阅读教学探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阅读教学探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阅读教学探微.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阅读教学探微湖北省嘉鱼一中 尹华丹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对语文长久的深厚的素养和修养,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训练有素”,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可从以下四个步骤来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 一、理解文章叶圣陶说,“对于某篇文章要了解其中的各句各段及全文的旨趣,这是属于理解的事”。怎样理解文章呢?在一篇文章或作品中,作者将心中的“意”化为“言”,促成它的诞生,而读者反过来,再将作者的“言”还原为“意”,这就是一个解读和理解的过程。其中“解读”就是恢复作者原意。要恢复作者原意,可以有两种途径:文字解释和心理解释。文字解释就是借助语言文字这一桥梁,以理

2、解作者原意。这里的语言文字是指作者生活的时代的共有的公众性的语言文字和作品所给定的具体语境中的语言文字。所以,它又被称为“客观”的解释,因为它抹去了读者的思想个性,仅只借助语言文字这一桥梁,以理解作者原意。心理解释就是通过重建作者的心理个性和历史情境,来恢复作者原意。这就要求解读者排除自己的思想观念,牺牲个人的见解,消解自我,悬置自我,超越时空的间隔,实现自已与作者的心理转换,来重建一个作者的精神世界。显而易见,第二个“重建作者的精神世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只不过,它要经过第一重意义上的“解读”才能够逐渐升华到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都必须要经过“初读”、“

3、细读”、“精读”、等一系列步骤,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1、 初读它包括最初的对文字、句段的意义、读音及用法的掌握。同时,在古代的作品里,时代背景和作者的风格也是一个方面。这也是一个语文能力的表现,若连这些都不太认识、了解,就更不要谈后面的理解阶段了。这些在预习课文时常常见到,且较文言文来说犹为重要。如:渭川田家 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释:墟落:村落。穷巷:隐僻的里巷。荆扉:柴门。雉雊:野鸡啼叫。式微:诗经邶风中的篇名,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句。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在这里,若

4、没有文言文的注释,没在了解到王维诗中那带“禅”意的隐世风格,那么对原文的基本意思则很弄清。2、 细读这一过程已开始进入理解阶段了,基本上可以对文章的主旨有个初步的了解。它是从字面意义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至身作者的心境,感受作者的心情如: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篁:深密幽暗的竹林。细细读完,仿佛看到一个人坐在深密幽暗的竹林里,隐隐的有几声琴声,间或一声清越的啸声划破夜空的场景。那人抬头望见天上高洁的月亮,却得到了一丝安慰。他发现“我”这样孤独的住在深林中弹琴不为人知,但是却有那天上高洁的明月来陪伴我。3、 精读这是读者反复深入的了解阶段,是发挥想象力,深入

5、作者心灵深入并与之产生共鸣的重要阶段。以竹里馆为例,首先是“独坐”“弹琴”“长嘯”,并且是在一个幽静的竹林,这些场景已让人看到一个潇洒的隐士形象。接着,更深一层的去了解作者,发现他虽然觉得自己孤独然而却是怡然自得的那种态度。因为虽然“没人知道我”,却有那“明月来相照”。联想起读者们那一个人独处时却并不觉得孤单的经历,马上就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然,也有人直接跳过一、二两个步骤,进入第三步骤的。这是建立在对这篇文章已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后,比如别人的推荐,又或是一些连载的小说等。对文中的一些大概意思和基本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期待,直接从头到尾细细的看下来。不过,这些还不限于对一些“经典”的品

6、读。比如红楼梦,有人从小到大一直在读,而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有人却终其一生都在研究,且依然觉得还没有研透。二、 鉴赏文本叶圣陶说,“想知道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这是属于鉴赏的事”。关于这一点,想知道全文或某句段的好处,在大多数的阅读教学中,一直都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不管是通过提问题,还是其他的方法,总是千方百计的将学生们“引”到“教师们”所认为的那些“好”。完全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感受。其实,每一个人对作品的认识是不同的,语文题的答案本来就可以是多种的,尤其是有关鉴赏的。1、有关“读”的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学习者与作者都是构成学习共同体能动的生命要素,交互主体性意味着主体之间

7、是平等而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要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文章的确切意思是什么,有哪些地方是写得好,是怎样的好。其实,真正让学生受益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感悟文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张口品读、亲身感受,用心感悟。对一篇课文的解读,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发表阅读感受,并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同学间进行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触类旁通,集思广益。像这样的“读”,以默读、范读和跟读这两种形式较为行之有效: 默读让学生们自己阅读文章大意,全班学生那样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

8、悄的场面,是最有利于学生体验的。那才是一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文章好不好看了才知道,哪怕有提前预习过的,重新再看一遍,也可以重温一次,再次熟悉文中的气氛,发现文章的美感。范读和跟读 在这里,学生和教师都可以范读。唯一的要求是范读的人必须将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中所蕴藏着的意义等都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让听的学生们获得对文章这方面的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阅读和跟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 2、指导学生写各种鉴赏文章。 它是指在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某一方面,如语言美、结构美、绘画美、音韵美、思

9、想美、独特美等,有独到的体会和感悟就马上记下来;鼓励他们发现诗中的“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水平自然有所提高。“写”的过程就是“读”的深化。 三、背诵课文叶圣陶曾说过:“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就是“把阅读教学从繁的语料分析中解放出来,走向重鉴赏重感悟的感性语料积累阶段”。面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它是感性的,还是知性的,力主学生复活其 “临场感”,感受作品的美感,接受作品的独特感,积淀作品的语感。而背诵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郭沫若曾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

10、了。”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得到了培养,在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名篇后,相信不用多分析各种语法、词类活用的现象、各种特殊句式,学生都能在反复涵咏中认知和理解文本。 教师要鼓励学生读书,可以“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囫囵吞枣”,读得多了就有了文化底蕴,有了自己感悟文字的方法。使学生有积累,就要引导学生做计划和坚持经常。比如,平时阅读中要注意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也可以摘抄片段或全篇;在摘抄的基础上,自己制定背诵计划,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在摘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寻找补充积累,从而形成个性化的知识储备和个性化阅读。有计划的积累,并持之以恒,三年下来,就一定会有意想

11、不到的收获。 四、课外阅读1、结合课文加以补充阅读。很多文章的背景都是通过书本简介而来,从来没有直观的从另一个角度来发现过。若补充介绍关于作者及其作品的文章,对更好理解原文的意义将大有好处。 比如,有些课文本身已是经典,但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尤其是文言文;所以若能以此辐射,学生对课文理解更深入,同时阅读面也就拓宽了。像关于杜甫的有佚名草堂的情思;关于李清照的可推荐梁衡写的乱世中的美神;关于白居易则有赵竹毅江南烟雨;关于李白的最好莫过于夏立君在西域读李白;关于陶渊明可以推荐陶公祠的菊花这些抒情诗歌般的文字,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去感动于诗人杜甫在“冠盖满京华”的长安却“斯人独憔悴”满怀抱负难以

12、舒张的“愁”;同时也为诗人“穷年忧黎元”“大庇天下寒士”的精神魅力所折服;通过对李清照人生几个阶段的了解而能更好地研读其作品,也对李清照高标准的人格追求有了更深刻地体认这样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吟咏文字的同时也为学生解读作品和作者多开了一扇窗户。而有些古代文学作品,尤其需要通过理解作者本人来深入理解文本,尽量做到知人论世。对于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有必要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和精神世界。像解读屈原的离骚时,可以通过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 连环画和屈原的故事 屈原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来更深的了解屈原。 通过解读作者世界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作家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汲取

13、到作家精神世界中对我们依然有益的文化品格。2、 关注生活的阅读。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关注生活的阅读不仅是心灵与文字的交流,更是读者内省与自察的过程。关注生活的阅读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浮荡的灵魂渐归平静,让读者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而又准确地进入社会生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选取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之类文章还有大量揭示妇女命运、社会底层人物、生活哲理等内容的文章。例如李国文的桐花时节、柯岩的红泪、余秋雨的老屋窗口等文章中塑造了女主人翁众多的优点却抗争不过不公的命运;而卢卫平的老鼠家史和柳冬妩在城市里跳跃等诗文不仅触及到底层人民的血

14、泪和屈辱生活,更是对民工进军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反应进行了理性的思考;金仁顺的小人物、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等又催生了读者对生命、对集体意识的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关注生活的阅读总是牵引着读者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它使我们认真去悟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3、与经典为友的阅读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的欲望,每次要用一定时间让学生互荐名著,以至读典成风,如红楼梦热,水浒热。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大多相同。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几十元一本的漫画或市面上正流行的畅销书,但他们未必愿意买一套红楼梦。其实,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因为它经过了岁月的淘洗,而阅读若脱离了经典,一味去追赶时

15、尚就是一种媚俗的表现。所以要让学生在暑假期间不做其它的语文作业,只需专心阅读红楼梦,并写一些读后感或书评类的文章。教师在上经典著作的节选课文时也应该给学生多介绍一些全集的其它内容,尽量地引发培养他们对经典的兴趣。综上,在新课标的规定下,高中的阅读教学是以理解文章为基础,着力加强于鉴赏文本、背诵课文和课外阅读,以实现“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没有经过“理解文章”和“鉴赏文章”的过程就不算是对阅读教学的完成;没有经过“背诵课文”和“课外阅读”的过程,就不能算是对阅读教学的完善。参考文本:1、 鉴赏辞典唐宋诗(崇文书局) 卢晋 傅德岷主编2、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史绍典著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联系人:尹华丹联系电话:13451108266联系地址:湖北省嘉鱼县教育局宿舍楼5栋401室邮编:437200工作单位:湖北省嘉鱼县第一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