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说课稿4(语文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279764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说课稿4(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州园林》说课稿4(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州园林》说课稿4(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州园林》说课稿4(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说课稿4(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说课稿4(语文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园林说课稿学 校:三台县双胜初中 教 师: 张 斌一、说教材:苏州园林是苏州园林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苏州园林闻名中外,林林总总,设计者与建筑者争奇斗巧,别出心裁,因此异彩纷呈,特色鲜明。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为: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本课的特点是抓住主要特征,按总分结构进行说明。这是初一年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

2、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让学生终身受益。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一初二年级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说明文所具有的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等特点,正适合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为:(一)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及文章的总分结构,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准确性等特点(二)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写简短的说明

3、文。不要求尽善尽美,只求学生敢于动手动笔就可。(三)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陶冶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三、说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我决定:激其情,引其思,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学习课文铺设基石。在教学中首先营造轻松的环境(播放轻音乐、播放美丽的风景图片);其次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

4、体作用,教会学生学习。在此专门设计了课文朗读范文,让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对课文再次熟悉。因为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所以我力求教具更直接、更加形象,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因为心理学实验表明:形声并举同时刺激学生感官,可使其对信息的接受与记忆保持收到1+1=3的效果,以期望达到让学生喜欢语文,爱语文,从而学习语文的目的。这种情景教学法为这节课里面我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此外,我同时也运用了:(一)问答式教学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二

5、)讨论式教学法:由于问答法可能造成师生交往范围过窄,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结合采用讨论法。这样信息交流量更大,使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气氛更浓,有利于激励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三)朗读法:教会学生朗读,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这是一种短时间内同时调动眼、口、耳、脑共同活动的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四、说教学程序: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程序如下(重点为把握事物特征,掌握总分结构。)(一)导入新课:播放轻音乐和图片,教师并加以引导美有千姿百

6、态的美,美丽在我们的身边,不是我们身边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身边的美景,欣赏一下美丽的画面,体会美丽的不同内涵。看完刚才的美景,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美在粗犷、美在静谧、美在清新、美在动感、美在质朴。那么,享有人间最美的地方在哪儿呢?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样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有趣,又补充了与课文有关的具体情况,增强直观

7、感受,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进入理想的学习氛围。(二)自主探究(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手动脑)1、听配乐范读,要求听读时准确、流畅,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怎样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2、学法指导,扫视法:找中心词、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结句、起始段、结尾段;借助注释、提示、思考和练习迅速把握文章。带着明确的目标扫视课文,取己所需,省略其余。培养学生默读、速读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3、提问:A、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引导理解第一段,抓住作者的评价“标本”,这标本一词是通过比较得来的)B、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引导方向和结果 :一幅完美的图画。C、读读句子,讨论问

8、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教师提问:这四个排比的句子中“讲究”的次序能不能任意调换?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体会、理解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也为引出对下面课文的分析做铺垫。(三)文章结构分析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置和释疑,学生已初步形成对本课的结构认知,这时再对学生进行课文结构分析,这打破以往的:先教学生生字,再教学生读书,然后归纳段落大意,给文章分层,学生往往感觉很枯燥,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能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知道文章怎样分层,资料书上写得很清晰,我们教师也就是起到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的作用。我们也只有

9、这样才真正做到旁观者的角色、学生引导着的角色。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新课导入后的5-7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期,是教学的黄金阶段,但最优秀的学生也超不过15分钟,之后就是注意力的分散期。因此,我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将教学重点尽量放在黄金阶段完成,而在分散期就及时变换活动方式,用生动有趣的介绍使学生消除疲劳,以饱满的精力投入下一黄金阶段的学习。 【提问并在课件上展示】:A、本文的中心句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投影板书“图画美”)B、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呢?(抓住四个“讲究”,理解主要特点的具体表现。投影板书“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

10、”)C、第三、四、五、六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引导理解总分结构。二段总说,三至六段分说,分别与第二段的四个“讲究”照应。)D、第七、八、九段写的什么内容?与全文中心有何关系?(先由学生思考再讨论)此时出现下一张图片课件(理解这仍是分说,扣住“图画美”的总特点,说明苏州园林细部注意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园林的色彩美。引导学生分析出结论七八九三段和三四五六段相比这几段无论是篇幅上,还是说明对象上明显小于前面几段,所以不难看出这些都是苏州园林的小细节、小地方,这也是分说但是这个分说和前面的相比,这几段就是次要的这里向学生明确:文章结构是从总说到分说,文章所写的事物也就是说明对象的选择上是由主

11、要到次要,所以略写。)E、教师作这个部分的小结:全文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总分、从主要到次要都是逻辑顺序)F、重放刚才两张板书设计,让学生系统的感受全文的结构和布局。(四)、教师作总结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有条理地写。这一步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的反弹期(下课前5-10分钟),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反弹期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时段,能使课堂所学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清晰印象,而这首次印象对知识的巩固和保持意义重大。(五)、练习设计:“传道、授业、

12、解惑”是我们的职责,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这一点我们已经做到了,让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是我们现代教师的更高的追求,也是要求。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的结构、说明的顺序,体会用语的准确性,那么在课本知识传授即将结束的时候立即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题就显得分外的重要。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写小作文的练习题: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自己的学校。在写这个题目之前,给学生出示小作文的结构示意,并做简单的提示。旨在复习本课的课堂内容,也利于学生落笔。毕竟是初一的学生,初次接触这种文体。所以要求不能太高,只要求,能够写出来,尽可能的完美则更好。这样也给学生写作上进行一次简单的指导。另外,在学生做这个练习

13、题的时候,同时播放轻音乐,让学生紧张的心态得以放松,尽可能的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优美的文字。自我反思:本堂课存在的优点:1、情景交融,能够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认知。2、首尾的轻音乐的播放的确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3、大量的图片和实录让学生感受到了园林艺术之美,也感受到了祖国之美。4、板书设计给学生了清晰明了的直观印象。存在的不足之处:1、课件的制作还显得有些粗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2、所制作的课文朗读示范,显得不清晰,也略显得时间过长了。因为片中的朗读与我们平常的语速相比速度过慢。这也就使得后面留给学生的练习时间显得很仓促。要是能够在当堂课上就给学生以评价,我想效果会更好。3、整堂课显得过于紧凑知识的容量也显得有些过大,对初一的学生而言,一下子接受如此多的知识点不是很简单的事情,精力上也不容易全程集中。以上观点仅仅是我一人之愚见,不足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不吝赐教,我必当虚心接受,谢谢各位! 二00九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