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题.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275426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题5古诗词三首【预习提示】阅读课文,填空: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秋思的作者是:_;长相思的作者是:_。【基础达标】一、读拼音写汉字。lu yn y sh jin pn wn zhn(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行人(xn hn) 数重山(sh sh; chn zhn )还乡(hun hi) 一水间(jin jin) 风一更(n n)三、辨字组词。瓜( ) 夏( ) 帐( ) 问( )爪( ) 复( ) 账( ) 间( )临( ) 伴( ) 匆( ) 落( )监( ) 畔( ) 忽( ) 洛( )四、将古诗与作者、朝代用线连起来。秋思 纳兰

2、性德 宋静夜思 张 籍 清长相思 李 白 唐五、选择正确的解释。1、诗中“一水”指的是:(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3、“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万重”的意思是:( )。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B、意义深远。C、所表达的意见重重叠叠。六、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复恐匆匆说不尽,_。2、正是江南好风景,_。3、桃花潭水深千尺,_。4、独在异乡为异客,_。5、_,一片冰心在玉壶。七、说说诗句的意思,并

3、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拓展运用】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_6梅花魂【预习提示】阅读课文,填空: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_,愈_。她是最有_、最有_、最有_的!【基础达标】一、读拼音写汉字。ln dn sh l shu jun hu qio( ) ( ) ( ) ( )q ln m nn c xin xn ch( ) ( ) ( ) ( )二、辨字组词。侨( ) 缕( ) 绢( ) 甚( )骄( ) 楼(

4、) 涓( ) 其( )梳( ) 衰( ) 稠( ) 眷( )流( ) 哀( ) 绸( ) 着(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训斥( ) 漂泊( ) 郑重( )爱惜( ) 宝贵( ) 境遇(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闲谈;E牵累、拉扯;F拉拢、联络;G帮助。1、老师拉长声音说话。 ( )2、妈妈正和保姆拉家常。 ( )3、现在,他有困难,我们应该拉一把。 ( )4、小东正和看门的大爷拉交情。 ( )5、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 )五、选词填空。珍藏 收藏1、爷爷取出( )已久的仕女图,指出上面的仕女

5、,无限怀念地说,这就是你奶奶当年的样子。2、爸爸( )了很多瓷器,时常在灯下欣赏。品格 风格3、梅花的( )最令人崇拜了,勇敢、高洁、乐观。4、小明绘画的( )与导师的十分相似,有其师必有其徒。六、把句子改成陈述句。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_2、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_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大抵:_骨气:_折节:_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例: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_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_【拓展运用】抄写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_7桂花雨【预习提示】阅读课文,填空:1、本文的作者是:_。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