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云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273869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吉云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李吉云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李吉云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李吉云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吉云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吉云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一)教材内容分析:下册教材共安排10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认数”、“加减法”。1、“表内除法”衔接了上册的表内乘法,学生熟练了乘法口诀,自然而然的就能轻松掌握。2、“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计算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单元。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完成了表内乘、除法的学习,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将陆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等。通过有余数除法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拓展对表内乘、除法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为继续学习除法的笔算打好基础。同时,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也能进一步拓宽用除法计算解

2、决的实际问题的范围。3、“认数”主要是认识10000以内的数,教材分三段安排:认识几千和一万;认识几千几百;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和传统教材比较,之所以要增加这个教学单元,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第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比较少,增加这个环节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经验,从而为认识更大的数铺设台阶,提供帮助;第二,课标对笔算的要求有所降低,加、减、乘、除的计算结果主要集中在10000以内,加强对10000以内数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计算结果的把握能力。4.“加减法”包括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两个方面。在计算方面以混合运算的加减法为重点,有笔算、口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已经教学的一步计算问题,还

3、有少量连续两问的问题。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2个单元,包括“图形变换”、“克和千克”。1、“图形变换”主要讲了评议和旋转的特点和典型例子,知道生活中有关评议和旋转的知识。2、“克和千克”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知道相邻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间的进制关系,能进行相关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通过教学既可使学生对常用质量单位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也能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提供支持。统计与简单推理领域安排2个单元,即第一单元的“统计(用不同的标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第九单元的“简单推理”。“统计”主要教学用不同的标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有利于学生巩固对简单统计表和“方块图”的认识,提高收

4、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增强数学思维的逻辑性。“简单推理”主要教学学生通过进行简单的推理,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第十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复习”。(二)教材编排特点:1.注重学习素材的选择。本册教材特别重视对学习素材的选择。一方面,让学生借助自己熟悉的具体情境来学习数学。例如,选择学校图书馆借书情况的数据,提出加、减计算方面的问题,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研究、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学习三位数加、减计算的主动性,体会数学的存在和作用。又如选择教室的书橱、常见的家用电器和日用品、学校的文体活动场景让学生“观察物体”,就有利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所见物体的形

5、状或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再如选择学生能体验到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来认识不同的方向,利用方向对物体“确定位置”以及描述经过的路线,发展空间观念。此外还设置常见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展应用意识等等。另一方面,用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2.注重练习和复习的安排。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12个练习和4个单元复习。本册教材重点是围绕千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加法、减法和除法安排练习和复习的。这不仅因为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以及相应的加法、减法和除法计算,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同时也因为学

6、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并形成必要的技能,需要一个合适的过程,而练习和复习则能为他们提供这样的空间和机会3.注重知识内容的整合。(1)认数和计算的安排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本册教材把认识一万以内的数单独设置单元,按整千数、几千几百、几千几百几十几的顺序来教学,并相应安排口算几千加减几千、几千加几百和相应的减法。这主要是从发展学生数感的角度来考虑的。一方面,在认识千以后先认识一万以内的数,与学生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可以以“千”为基础,让学生在实际数数中逐步体会几千、几千几百等的实际意义,积累对数的实际大小的感性认识,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有关自己身边的事物,从而增强学生的数感。(2)图形与几何的安

7、排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安排图形与几何内容时,教材注意提供现实的场景和材料,把认识空间与图形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3)统计的安排注重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教材在安排统计内容时,首先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思考“你想知道些什么?”再提出量化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把结果填在表里”,学会用统计表表达数据,根据统计表表达出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4)教学的内容安排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三)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从本册教材开始,将教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在已知信息的收集、选择、组合

8、方面,在合理确定解题思路方面,在灵活解答解题策略方面对学生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挑战。第一,要帮助学生弄清问题情境中的事理,以对事理的准确把握促进对数量关系的准确理解。第二,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收集的信息。第三,要多让学生说说从已有的信息中,还能想到些什么。第四,解答后要让学生适当解释每一步运算的实际意义,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积累基本的数量关系。2、关注学习过程,启发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数学思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没有或缺少数学思考的活动,既不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更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时要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3、让学生感受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的价值。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这样的统计活动中体会到同一个问题或同一种现象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不同角度的理解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而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