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力量 观后感.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27368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的力量 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司的力量 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司的力量 观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司的力量 观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司的力量 观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的力量 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的力量 观后感.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在政治经济学的课堂上,我有幸观看了公司的力量这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材料详实,内容丰富,分析透彻,让我印象深刻,感慨颇深。 公司在我们现今的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公司通常被定义成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商业活动而成立的组织。公司在努力追求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世界上前一百位经济体中,有49个是公司。”片中的这句台词道出了当今社会里公司巨大的影响力。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它创造财富、带动经济增长,而且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并进一步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公司是一种先进的体制,它参与塑造了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

2、 自古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领土和人口是成就强国的最重要因素,而在当今世界,市场则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走向富强的最关键因素。如今寰宇之内,又有哪个国家不是在为了扩大市场,占有市场而不断竞争呢?对于公司而言,市场更是它的衣食父母,也是它安身立命之基石。公司对于市场是饥渴而疯狂的。在扩大市场这一点上,公司和政府不谋而和。于是金钱和权力紧密相结合,公司成为了西方国家的工具,为了获取市场,而在海外殖民掠夺,占领广大的殖民地。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欧洲各国的特许公司垄断着海外贸易。其中尤以东印度公司最为著名。在英国的支持下,东印度公司甚至拥有军队和军舰,并向印度宣战、占领印度土地、向印度居民征税、在

3、印度颁布法律。不仅如此,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也是因为英国公司企图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市场吗?我从这一事实中领悟到: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往往都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战争,征服,起义,与其说是某些历史人物的雄心使然,不如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自由贸易逐渐取代了国家垄断。在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中,欧美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企业家们凭借着企业家精神,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各国人民的榜样,创造了一个有一个财富的神话。然而发展壮大的公司又成为新的垄断者。正如片中所提到的:公司不仅是物质上的强者,也是制度上的强者。当公司逐渐拥有了极为强大的经济力量时,它开始有了超越社会控制

4、的能力,进而成为一个支配者,越来越疏离于人类的传统情感。工人在公司面前是无力的,公司支配了一切,工人们的工资被尽可能的压低,他们辛苦工作,却不能温饱度日,终日生活在贫困之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机械化大生产使得更多的工人失业,即使是在岗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也无法得到保障。公司力量不断强大,人们被带向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们国家现今的状况。一打开电视,我们就会很容易地被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类工人安全事故的消息所惊动。这些事故有的是山西非法私人小煤窑的垮塌导致的工人被埋,也有的是危险作业的工人因缺乏足够的安全措施而伤亡,甚至还有工人因为工作过度而过劳死的极端事例,这样的事故几

5、乎不甚枚举。而农民工讨薪不成无法回家过年,一年辛苦白费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我们的国家不也正经历着那些欧美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吗?作为一个理性的人,难道我们能否认我们的国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么?公司创造了财富,但是许多工人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司的剥削,生存状况恶劣。虽然政府在行动,但是雇佣童工,恶意欠薪,压榨工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很多的工人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福利,甚至连生命健康都无法保障。我们在深感痛心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司蓬勃发展,确实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成长,但是也带来了上述棘手的问题。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中叙述的欧美发达国家公司发展的经验教训,的确值得我们深

6、思和借鉴,为我们提供合理的解决之策。 公司是财富极有效率的创造者,但它生来就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分配者。如果拥有了巨大力量的公司只是拼命地积累财富,压榨工人,那么公司就如一架驶入歧途的马车,最终将把它和整个社会带入深渊。“在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生产工业品的人也是消费它们的人,正是这些数以亿计的普通劳动者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决定着公司的生死存亡。”正如片中所言,当公司不断扩大生产,生产如果面临过剩,经济危机就会降临。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紧靠公司自救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在公司企业迅速壮大,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政府仍然是一个职能弱小的政府,那么它就根本无法阻止公

7、司贪婪的泛滥,更无法阻止那如同滔滔洪水般的经济大萧条。1929年美国大萧条恶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初期,胡佛总统坚持放任的经济政策,没有及时干预。 这是多么深刻的一个教训。我国现在正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道路上,西方世界所经历那些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的历史启示我们: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既要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要通过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公司在不断改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政府还应当通过税收,法律和其他必要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

8、剩,由于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资本主义本身具有一种盲目提高生产能力和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且生产的社会化为扩大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者的实际需要,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相对过剩。政府只有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强劳动者的消费能力,同时合理引导公司的生产,才能避免经济危机,促使经济健康发展。这种规律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那时中国政府适时推出“4万亿”计划,地方政府

9、也向人们分发消费券,开展“家电下乡”等活动,就是为了增强人们的消费能力,鼓励消费,带动内需增长,刺激经济。由此可见,唯有政府当好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和裁判员,解决好市场公平问题和其他矛盾,公司的力量才得到正面的运用,经济也才能健康发展。 看过公司的力量纪录片,我看到了公司自其诞生以来走过的辉煌却又曲折的道路,我在感慨的同时,却也在期待着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发挥更为强大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们驾驭好公司的力量,那么公司必将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诚如片中所言:“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我想,这部纪录片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仔细回首过去,好好走向未来而存在的。时间的脚步不曾停止,人类满怀希望前行,不论是公司的明天,还是人类的明天,都将会越来越美好,我始终这样坚信着。 华中科技大学 项楚童 U2012155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