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教案51.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272547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花阴教案5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醉花阴教案5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醉花阴教案5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醉花阴教案5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醉花阴教案5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醉花阴教案5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花阴教案51.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花阴李清照教学目标:1、 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2、 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3、 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教法建议:1、 朗读;2、讨论;3、比较拓展;4、多媒体技术支持。教时安排:一课时。预习要求:提出预习要求:1、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训练美

2、读,争取课前背诵醉花阴;2、 搜集李清照的其它作品作比较阅读;3、 领悟醉花阴的内容,思考“愁”什么?对比古今处理如此情感的不同方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近景近情引入宋词,扣住“人性”常理,“人情”常态来切入李清照的“闺中”之愁,之恋。检查预习,设置提问引入对课文的思考。多媒体图片,快速导入:(问题先不展开,搁置,先要求朗诵,再讨论。)图片4,特级教师井多德校长等组图。“多么严肃的一中老师!”给出课题:一个人的醉花阴(图片7)。强调“一个人”,谁?李清照,请学生说出相关文史知识、创作背景。(实际上“一个人”是本课最紧要处,一个独守空房的女人,一个人的相思,一个人的闲愁,一个人的爱情。二、

3、组织诵读: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给出“李清照醉花阴诗意图”(图片8)给出音频资料。三、切入提问:1、醉花阴里的李清照是怎样一个李清照?讨论。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分析。(图片9) “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这个女子的生活不好过吗?我们看诗歌中的物什,看篱笆院落,看菊花,看酒,都是悠闲的幸福啊。诗人内心“欠缺”什么?我们应该猜测一个女子的心事。2、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图片10)讨论。把握表达手段:细节,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注意季节,时间。(重阳)教师要

4、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描述这种“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启迪学生语言运用。也如老师一样说出。 季节:佳节又重阳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 细节:愁永昼、销金兽、把酒 意象:人比黄花瘦 情境:一个人的秋夜 难以排解的“闺愁”(孤独、寂寞、渴望爱情)这是“一个人”的独守,是一个失眠女子的倾诉。而诗人为什么“失眠”?好一个“销”字,好一个“瘦”,这样失去的就是爱情的斤两和形状。重阳节是团聚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酒是浇愁的,但一个人的寂寞,可能“举杯消愁愁更愁。”菊花为谁而开?一个人与秋冷之花的重叠。意韵无比丰富。这里的“瘦”真个是一个人形体的消瘦吗?不,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应该是一个丰腴的

5、少妇,有精致的富态之美,像盛开的菊花一样鲜艳。(指点学生讨论,对比,分析)这里的“瘦”是心理之瘦,情感之瘦。爱情在心中燃烧,就是瘦的感觉。3、诗歌的情感价值探讨。李清照有怎样的“愁”?李清照为什么“愁”?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要如此“说出”?讨论。A、李清照的“愁”没有说明白,是什么?(图片11)追问。一个人的孤独 思念! 思念她的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 哦,愁的原来是爱情!能说李清照想她的男人吗?那就俗啊。如何才雅?这需要文学的手法,需要修辞。我们看千古才女李清照的醉花阴如此含蓄的表达。而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盛行,这样敏感的话题也是直露不得的。B、李清照为什么要“愁”,不“愁”不行吗?(图片12)

6、追问。 不行! 这是要命的“爱情”!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行!“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1)“闺怨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传统,(学生举例)而李清照作为女性能够直接坦白这样隐秘的内心情感,有什么样的胆识啊!要知道这是封建社会啊!而不是今天的现代语境,不是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时代。而文学史上很多著名的闺怨诗的作者都是男诗人。这个话题,封建语境下的妇女是不敢坦白的。我们必须明确,爱情是“人性”之至美!李清照在此有了直陈“人性”的直率之美!当得起“勇敢”二字。(2)李清照为什么“愁”?这要涉及人性中的“爱情”。这是本课文本中没有直接说出的,是“含蓄”和委婉

7、。这是鉴赏的一个大难点。我们面前这些少男少女学生如何认识这个问题?讨论之,引导之。开放问题,不必给定一个唯一的答案。但必要有正确的情感价值观。C、对比法教学。A、李清照真是这样想的吗?我们可以让一个现代少妇随时光隧道去北宋年代,与李清照作一番对话。(图片13)比如舒婷(我们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吧)。可以朗诵致橡树(初中学过?)。(音频资料)B、也可以让李清照来到今天的都市生活给李清照一部手机,让她打可视电话,上网QQ聊天视频,坐飞机或者动车组旅游。C、务必使学生对“闺怨诗”的中国传统有一个认识,对爱情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追问:是李清照那样的相思有滋味,还是我们今天的相思有滋味?李清照的醉花阴多么

8、含蓄、典雅,古人由于相对闭塞的时空,相思有更多的滋味。我们可以欣赏闲愁之态,闺怨之情,人性深处,诗意细密。而我们今天由于快捷的交通和现代化的联络,没什么想头了。或许正如我们吃的快餐食品,它不是“大菜”,三下五除二,就满足了,结束了。当然这本无高下,只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而已。4、背诵。在明确上述问题之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了,可以安排检查背诵,看学生是否能够背出,是否能够以声传情达意。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播放视频朗诵。5、 处理“研讨与练习”。 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做一个当堂落实。对醉花阴的艺术表达作一个深入的讨论。适当讨论李清照如何表达她的“怨”,集中分析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方,

9、人比黄花瘦。”具体落实到“诗歌的意象”分析上。但点到为止。因为仅仅这一首词就不必多说了。抽象的“愁”通过意象的陈述,形象而生动,具体可感。具有感人的魅力。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之妙。也是我们对古典诗词鉴赏的重点。可以就中国古典诗歌“人”与“花”的关系设计一个练习,看看学生的积累如何。要注意集中,不可散开。突出“花”的行色与人的情感的对应关系。诗意的表达都是具体形象的。训练学生的想像与联想。并由此引入写作方法的借鉴,点拨之。这个“瘦”字,可是全诗的诗眼。为何而瘦,因为诗人少妇强烈的寂寞和相思,相关的香炉里的瑞香也消损了身形,盛开的菊花也不丰腴。酒淡无味,黄昏暗淡,西风恼人。这是多么感人的深秋怀人境界

10、啊。板书: “人面桃花相映红。”“芙蓉如面柳如眉。”“芙蓉向脸两边开。”四、回到预习中第四个问题的讨论。(图片14)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我们昨天回去把这首词念给自己的母亲听了,你母亲有什么反映?你们讨论了一些什么?有什么感想?明确:天下女性,千古深情!(板书)一切情感,唯爱为上。任何爱情都是美好的,都是应该被尊重的,也是我们毕生追求的。即使一只大雁失去了爱侣,也会痛不欲生绝望而死。物犹如此啊!对爱情,我们应该写出更多的颂歌!五、课外作业。(图片15)A、请大家在日记里写一篇私密日记。表达对学习李清照醉花阴的最真诚的感受。你要不同意,老师不准看啊,父母也不准看的。当然你也可以发表出来,也可以贴在学

11、校的论坛上讨论,像李清照一样将这篇私密日记留在文学史上B、再次回到对醉花阴文学价值的提示上,北宋的美女我们肯定见不着了,但醉花阴却仍是鲜活的热血情感李清照因此而不朽。向下一课引导:李清照是一个只会“想丈夫”的家庭妇女吗?(图片16)不!引出背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还是一个女子的婉约吗?这还是一个深闺少妇的爱情之怨吗?引入下一课声声慢的预习,同样是在晚秋的季节里,看看“亡国”“飘零”“寡居”的李清照有了怎样的哀痛。这又是怎样的暮年的婉约。六、总结。七、附录板书:(图片18) 醉花阴 李清照 李清照的醉花阴,一个人的醉花阴! 千古才女,一腔闺怨,满腹情愁,真诚表白。 婉约而细腻,浅俗而清新,不说而说的爱。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