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27240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的勇气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内容分析及设计理念花的勇气选自新课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第 20 课,是一篇有关生命主题的略读课 文。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 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 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憾。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 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本 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富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语 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细细咀嚼品味。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力争在“全国小语会会长崔

2、峦老师指出: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简 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引导 学生体会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气魄,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以及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 受、体悟,不断积累和运用语言,进而增强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与阅读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语 言文字的积累,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欣赏美、辨别美的 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但是作为十一、 二岁的学生,他们对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义、情感理解是十分有限的,对句子的体会也

3、是很 表面的,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与点拨。因此, 在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 阅读心理,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点, 设计本课教学环节, 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本文 4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3、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感受并理解变化的原因。4、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教学难点: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感受并理解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每人准备好一张

4、白纸。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质疑定标1、板书“勇气”,并问学生:什么时候最需要勇气?(生:遇到困难、失去信心)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对“勇气”的原认知理解,从而为学习本文 进一步理解“勇气”打下基础。师:当你的小手要举起来、你发言的声音变大时也需要什么?(生齐答:勇气)设计意图:缓解紧张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能表现得有“勇气”。2、师小结: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气。这节课,我们跟随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一 起来感受另一种特殊的勇气。(补充课题“花的”,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读中理线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理解的地方可与同桌先交流。2、指名分

5、段读课文,思考: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寻化盼花看花)设计意图:学会简单地概括文章内容,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理清文章的线索。3、师:作者在“寻花”过程中,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找出文中体现情感的词?(指名回答,并板书: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设计意图:文章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让学生通过找心情词体会作者的情感 变化及原因,抓住学习的主线。三、品读语言,深层感悟1、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呢?我们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请各小组看合作学 习的要求:(1)选一个心情的词语,找出有关作者心情变化的具体句子。(2)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变化?设计

6、意图:在这一过程中,紧扣作者情感变化的主线探究每一种情感变化的原因,采用四 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重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探究性。2、生合作学习过渡:同学们都学得很投入很认真,互相取长补短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现在就请你 们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吧。3、指名反馈:(1)出示句子:A、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 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B、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师:为什么说“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生谈感受)师: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没有绿地的花(也是孤独的。)难怪作者那么失望!(生再 次齐读)!过渡:同学们,草地真

7、的是绿色泛滥,到处寂寞吗?(出示掩盖真似露非露的满满小花的绿 草地图片)(2)出示句子:我用手扒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 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了几厘米,躲在草下边, 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师:读了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可以抓词语(“满满一层”花多;“白的、黄的、紫的”花颜色多;“纯洁、娇小、鲜亮”花美;“这么多、 这么密、这么辽阔”花多长得好;“只要就”花的生命力强;“一使劲儿、齐刷刷” 花朝气蓬勃、壮观)师:美美地读读这句话吧。(师板:花多花美花有很强的生命力)再齐读,读出作者的惊喜心情。(板书:惊喜)设计意

8、图:图文结合,给学生搭建一个形象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很快分析到作者惊喜的原 因,并让学生边感悟边朗读,边朗读边感悟。(3)师:同学们,这满满的一层小花,真的齐刷刷地冒出来,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师:是啊,这么多,这么美,生命力这么强的花冒出来肯定很壮观,但作者在离开维也纳之 前却没法看到了,真是遗憾!出示句子:这么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儿遗憾!师:请研究作者遗憾心情的同学来读读这个句子(生读)师:齐读感悟作者的遗憾之情。(4)过渡:正当作者带上遗憾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的路上,却发现前祭天那片千万朵小 花藏身的草地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读出示:A、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

9、是一片花的原野。B、这正是前祭天那片千万多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 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C、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师:这里哪些词让你深有体会?说说你的感受。设计意图:学生以朗读来体验作者遗憾之后,老师以一句“正当作者带上遗憾要离开维也 纳去意大利的路上,却发现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使学生 的情绪又高涨起来,准备着探究作者惊奇的原因。这也是全文中作者心情高潮的开始部分, 学生在前面起伏变化的情绪中渐渐把自己融入到了作者的内心,对高潮部分的学习是水到渠 成的一个过程,老师在处理学生对句子的剖析、对情

10、感的抒发、对朗读的投入等应尊重学生 个性化的展示。师指导 C 句朗读,层层递进:读出小花在冷雨中傲然挺立的样子;读出小花在冷雨中明亮夺目的美丽;读出小花在冷雨中神气十足的气魄。设计意图:读的处理,采用内容与形式的层层递进,使学生进入一个以读促悟的境界,即 对句子进行了层次朗读:一读:读出小花在冷雨中傲然挺立的样子;二读:读出小花在冷雨 中明亮夺目的美丽;三读:读出小花在冷雨中神气十足的气魄。在这样的朗读中使学生体验 了作者惊奇的原因,体验了文章隐含的主题,从而使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入探究奠定了基 础。(5)师:那么这些小花为什么不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 (生谈感受)师

11、:同学们,此时此刻当你面对这些小花想要所一句怎样的赞叹?师:这也是作者怦然一震的感受:出示句子: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 意味是什么,是勇气!师:大部分花都选择在温暖的季节开放,而这些小小的花儿呢?(冷风冷雨的冬天) 师:所以文中用了哪个词?(居然)你也用居然说个句子?师:“我”怦然一震的是什么?(指名回答)再次齐读最后一句话。师:说说你明白了什么?(生谈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分析中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在于勇气。文章最后一句话 的理解,它是本篇文章的中心句,也是文章中感悟作者感情的重点,从这句话中可以深深体 会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勇气,似乎

12、让我们看到了傲然挺立的花儿的勇气,它的力量,它蓬勃的 生命力。4、师小结:是啊,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你 碰到什么困难与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5、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再次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四、激情抒怀,情感升华1、师过渡:一朵一朵小花迎着冷风冷雨绽放着,绽放着,每一朵都有自己的姿态,每一朵 都发出了绽放的心声,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原来花的美丽来自勇 气!那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声音在草地上回荡,共同汇聚着一个 生命的声音,是勇气。此时此刻,同学们听到花开的声音是什么?勇气(再次齐

13、读课题)设计意图:“花的勇气”使学生对全文的理解集中到一个点,也是文章的核心所指,也就是 我们平常所说的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到这一环节,学生对这篇比较长的文章浓缩成四 个字花的勇气!2、师: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瓜苗喝彩时,当你被绝境中奋 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 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把你的所思所感写下来吧!(生抒写)设计意图:学生的所思所感不是千人一面的简单描述,不能是大同小异的机械模仿,而应 该是自由地调动自己心中的语言储备,调动自己心中的生活积累,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独特感 受。3、交流共享五、课外拓展,开阔

14、视野1、读一读有关生命的格言,试着背一背自己喜欢的。2、推荐课外书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设计意图:学生学到此处,要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好一篇文章,而是把视角拓宽到与生命 有关的内容(格言与课外读物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这 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花 的 变 化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观察花卉生长形态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花卉图案变化的设计方法。2、让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3、通过了解花卉的装饰感受人们是如何通过花的变化,来表现美好的事物,表达情感,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二、教

15、学准备教师:花卉、纸、笔、颜料、6 种变化技法的示例,多媒体课件等;学生:纸、笔、颜料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呢?让学生自己说出喜欢的花和理由。(35 名同学)2、花是美丽的,但是却总是要凋谢的,怎么办才能留住美丽呢?(拍照片,绘画等方式) 3、 赏花花卉点缀着自然之美,装点着人们的生活。很多花卉香气袭人,造型独特,色彩鲜艳, 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赏花、吟花、画花是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说说这些花有哪些基本特点?如花头有何特征,枝、叶有何特征? (PPT 放花的图片, 学生欣赏讨论,回答倾听)过渡:前人对花卉的描绘和描述已经十分全面,今天,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留住我 们喜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