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26879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的天堂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鸟的天堂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的天堂教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鸟的天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4、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过程与方法1、课题导入:就“天堂”二字展开,导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2、目标学习:以读为导,查阅课文相关资料,围绕疑问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3、品味文本: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4、拓展训练: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并借助强大的网络优势,让学生通过为“鸟的天堂”做一个旅游广告的形式,让学生不但更深入理解文本,更超

2、越文本回归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2、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一方面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纯净的目光投向美丽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

3、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就是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2、齐读课题。3、质疑课题。4、学生交流疑问。5、同学们的问题问的真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看了这些资料,这些问题就都能解决了。请同学们打开“延安小学学习专题网站鸟的天堂”,浏览作者简介、参考资料及写作背景三个部分,解决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上课开始就让学生融入到本节课的网络环境之中,解决自己自己质疑课题时产生的疑问,为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文本奠定了基础。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1、学生交流感受,解决提出的问题。2、同学们查阅资

4、料的本领真不小,现在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大家,这一次请大家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课件出示导读提示)大家读课文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顺。3、学生自由读课文。4、学生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内容不是很深奥,学生初读后对课文会有所领悟。但是对于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不深。因此,给学生以导读提示,帮助他们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维其如此,后面的教学才能顺利开展。三、 研习疑问,精读感悟。同学们读懂的真不少,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现在啊!我们就跟着他去看看傍晚时分的“鸟的天堂”。1、 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请

5、同学们自由朗读文中描写榕树的段落,看看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棵什么样的榕树?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棵榕树的?学生自由交流感受。“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a听了你们的描述,我觉得你们确实读懂了这句话。这句话写的多好啊!把叶子写活了。我们一起来欣赏被日光照耀的绿叶(出示图片)。老师非常喜欢这句话,也想来读一读(师配乐范读)。b老师读的怎样?(学生评价)谁也想来试一试,指名读。c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一读吧!(配乐)“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

6、生根,有许多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是一株什么样的榕树?b“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c说的真不错,你们都感受到了榕树的气势,感受到了榕树的美,我们一起来看看读(出示图片)看了图,谁能和着音乐读一读这句话? d大家觉得他读的怎么样?那就让我们象他那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配乐齐读) 看着这株榕树,作者不禁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你说的真好!作者赞美了这美丽的榕树,这美丽的地方,这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带着赞美的感情读一读这句话。2、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此时作者看着这棵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是“鸟的天堂”,作者会产生什么样

7、的想法呢?我们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鸟的?课文哪几个段落具体写了鸟?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句子?学生自由交流。鸟儿真多啊,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啦,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这一点?(应接不暇)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鸟儿,听鸟鸣。(视频录像)师配合画面读课文段落。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鸟的天堂多热闹啊!让我们跟着这欢快的音乐自由读一读这些句子,你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读一读。3、刚才我们读书读的多带劲啊!就好象真的看到了小鸟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自己的家园里快乐飞翔,所以作者最后会发出感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4、理解句子

8、,为什么“鸟的天堂”会成为鸟的天堂?和谐!多层次、多形式、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训练了语感,陶冶了情操。四、 拓展延伸,学科整合。1、同学们,“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用演示文稿给“鸟的天堂”这个风景区做一个广告。2、展示交流。3、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象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感受,感受小鸟的快乐,珍爱自然的美丽,创造和谐的环境。此环节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使课文内容得以拓展,充分体现“用教材教

9、”的新课程理念。【板书设计】 榕树大茂盛3鸟的天堂 和谐 鸟多欢乐鸟的天堂说课稿福华小学高绪芳一、 说教材,说学生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课文情节很简单。主要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傍晚,群鸟已经归巢,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并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清晨,正是群鸟出巢的时刻。重点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充分感受到了它们生活

10、的自由、快乐。结尾时又由衷地写出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小学语文新大纲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并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勇于探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展”。大纲强调了要以学生学习为主,所以在这节课安排教学任务时,我注重设计的问题以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目的。而六年级的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对自学课文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以“读析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即

11、首先让学生能在读中找出相映的重点词语及句子,再互相交流,最后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宗旨是通过如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说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确定,我确定了四个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1、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这个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以这一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模式。2、能力目标:让学生亲自去体会、去感受,并利用朗读、交流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从中挖掘这种独立学习

12、的可贵能力,这样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表现。3、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有的学生由于这方面的知识缺乏,这种环保意识特别的差,有时还会做出一些不良的举动,为了让这种不良现象的杜绝而实现德育目标,我设计了在讨论完所有的问题后,让学生联系课文互相学习交流,体会到爱护大自然,爱护鸟类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强了环保意识。4、情感目标: 课文鸟的天堂揭示鸟与树、人与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当今世界热点为环保,又正好与我国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应

13、,一个“和谐”,从文本到生活,都得到了体现。通过本文的学习,师生情感达到了升华,沉浸在和谐的大自然的氛围中。倍感鸟的天堂的确是人间的乐园。这里的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类,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三、说说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及教学媒体的使用。根据新大纲,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学难点是理解“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为了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贯彻新大纲提出的: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的要求,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去读,在读中自己去感悟

14、,去领会其意义。理解是朗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才可能通过朗读准确表达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的更加深入。例如:“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数,树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这句话进行理解,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体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在自读中自悟、自得。并让学生从部分词语中体会到榕树的巨大,就这个问题启发学生从总体上谈大榕树的大和茂盛,也可以就某一个句子,某一个词语说一说自己的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是文章的精髓,它对表达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抓

15、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语、句意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领会其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从而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例如:那翠绿的颜色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通过互相交流启发,使学生抓住“那么多”“一簇”“一堆”“不留一点缝隙”等数量词中体会树多而密,“翠绿”“颤动”等词语中体会榕树的美丽和富有生命力。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另外,播放影音文件,课文朗读“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鸟的天堂的静态美。这段语言文字比较优美,指导学生带着喜爱之情练习朗读(齐读、指名读、范读、体会读), 并试着背下来。这一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实实在在地练习,当堂背下来,查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然后教师播放“众鸟纷飞”的Flansh动画,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后,抓住喜欢的句子谈感受,这是最受学生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