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英语教育之发展方向.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26320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阶段英语教育之发展方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阶段英语教育之发展方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阶段英语教育之发展方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阶段英语教育之发展方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阶段英语教育之发展方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阶段英语教育之发展方向.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現階段英語教育之發展方向 2003/01/05 09001200新竹師院 楊榮蘭教授 008鄭添壽 整理九年一貫英語教學特點1. 語言關鍵期(the critical period)的考量,課程往下延伸至三年級開始。2. 英語教學以注重溝通能力的培養,尤以聽說為主。 3. 英語是國際溝通語言,愈早學習愈好。 4. 英語注重溝通能力之培養,聽、說為主,讀、寫為輔。國小英語課程的主要目標1. 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 -以溝通式教學法來教學2.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 -注重興趣的持續及方法的適切3. 增進學生對外國文化習俗的認識及對本國文化習俗的表達。 -牽涉到學生的了解、教師的挑戰

2、、教材規劃問題等小學階段教學強調1. 以phonics(自然發音法)教發音。(但國中應以KK音標發音為宜)2. 課程設計、教學及教材編寫或選用以溝通式教學觀為主。以溝通式教學觀作為課程理論基礎1. 溝通式教學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or Communicative Language Learning CLT) 觀念功能式教學法 (The Notional-Functional Approach) 功能教學法 (The Functional Approach) 情境式語言教學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2. 理論架構觀念教學大綱(n

3、otional syllabus)功能教學大綱(functional syllabus)D.A.Wikins(1972)-(notional-functional syllabus) Dell Hymes (1972)- 溝通能力的概念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包含文法規則、言談能力、社會語文能力、策略能力M.A.K. Halliday (1975)-系統化功能文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包括工具性、規範性、語言性、意識性、啟發性、想像性、表述性3. 溝通式語言觀之特點 語言是表意的系統 語言是用以互動和溝通的 語言的結構反

4、映出其溝通的功能語言最重要的不僅是在文法和結構上的特質,而是其表述在言談中的功能和意義4. 溝通式語言教學法的特色以語言溝通能力為教學目標具有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相互依存的教學步驟5. 教學活動前置練習活動(pre-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句法結構練習活動(structural activities)類溝通練習活動(quasi-communicative activities)溝通練習活動(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功能溝通活動(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社會互動活動(social interac

5、tion activities)圖片故事角色扮演問題解決配對練習小組互動 6.溝通過程 訊息差距(information gap) -給學習者各有一些不同的訊息,彼此藉由溝通去了解,並檢視之。 自由選擇(choice) 回饋(feedback) 7.學習英語應不要怕錯,積極改正錯誤,努力學習 學習使用的語言 使用語言去學習國小英語教學之原則1. 歌謠韻文教學 - 培養音韻覺識, 增進文化了解, 培養學習興趣2. 活動設計 - 豐富多變化, 輕鬆活潑, 語言的自然使用, 間接學習3. 錯誤的糾正 - 減低焦慮, 不阻礙溝通4. 文法的角色 - 強調意義的理解,不具體教文法5. 語言學習的正確態度

6、和策略 - 重視過程,兼重評量及正確態度 6. 整合英語與資訊教學,相輔相成,發揮更大效果個人化語言學習模式 (Multimedia Self-Directed Second/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1. 語言教學法的限制-無法涵蓋全部學習,具有鐘擺現象2. 學習者本身特質不同-資質、人格特質、學習方法3. 運用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可建立適性適能的個人化學習4. 老師角色的轉變和再訓練-教師需要再學習、再訓練5. 導入社區資源,協助學校教學-加拿大模式培養帶者走的能力1. 興趣的培養-工具性動機(使用性)、整合性動機(認同度)2. 閱讀習慣的養成3. 基本溝通能力(工

7、具箱)-是基本的學習工具,因人而異,與生活結合4. 學習的方法與策略5. 對文化的感知力和包容力-學習不同的文化,再回來看待自己的文化 政策上考量的面向1. 社會資源的不平均程度的差距學生資質城鄉的差距文化不利 治標:英語教學向下延伸 治本:多元教學與評量2. 銜接的問題-國中教師再訓練、再學習,並提供學習預備期(小六)3. 評量-配合多元教材,並作階段性評量4. 多元和一致的衝突-家長教育觀念5. 雙語教育的可能性問題與回饋 黃從孝(大勇國小)1. 英語是一種工具而不是目的,國小英語教學首重學生對英語的興趣。2. 個人從事教學經驗,英語教學最大阻力不在學生程度差異過大,而是學生學習的態度。3

8、. 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建議各校增購相關圖書設備,推動學生閱讀風氣。 余麗華(永豐中學)1. 社會多元化,家長觀念難改,各縣市政策不一,只有靠政府資源介入,對社會不利地區予以補償教育的措施。2. 銜接的問題:-師資的再訓練,對國小教學的認識-藉交流參觀、相互了解,國中教師了解國小教師做了什麼3. 學習情境的營造:-推動全民說英語-情境生活化,較易助於學習-從政府官員帶頭做起 陳新平(復旦國小)1. 全民英檢其客觀性如何?深為校長是否要協助鼓勵?楊教授:全民英檢仍是由民間團體辦理,政府目前並沒有主辦的構想。基於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校長可以鼓勵,但不可強迫。2. 新竹市實施外籍教師入校教學現況如何?在桃園縣實施的可行性如何?楊教授:因無法源依據,故新竹市政府採由委託機構辦理外籍教師入校教學作業,實施上尚稱不錯,但經費高,且是過度期,無法長期依賴外籍教師教授英語,所以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