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262754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 1.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 我觉得罗教师的这节课讲得好,让我受益匪浅。罗教师的课堂能以新课标为教学准绳,以学生的学为主线,到处表达教师活用教材,创设性的使用教材,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把数学课上的轻松、开心、扎实。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放手让学生探究。 本节课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供应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构造的建构过程。因此,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育,创新潜能得到开发。教师联系实际从“超市买东西”创设情境入手,观看课件所示图片,引起学生留意,先让同学们动手计算,然后提问:同学们

2、计算的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呢?引出课题(加法的验算)。让学生绽开争论,沟通总结验算方法的多样性,鼓舞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如: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爱哪种?学生自己发觉规律,教师点拨引导,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突破教学难点。 2、关注每一个同学的进展。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同样的题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肯定的层次。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纳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沟通时,各种合理的方法教师

3、都赐予了确定。从教学效果上分析,我觉得教学效率较高,学生思维活泼,气氛热闹,学生受益面大,学生学得轻松开心。 3、体验探究的乐趣。 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亲自参加探究学习的乐观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加类似于科学家讨论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宠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乐观欲 望。 罗教师这节课带给我了很深的启发:在素养训练不断进展的今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化为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转变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旧的教学方式,才会树立“以学生进展为本“

4、的课堂理念,“以学生进展为本,在实践和探究中丰富和改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制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地进展!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欢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 在这次听课活动中吸取的一些好方法,我将其也要尝试到自己的教学中,力争使自己也有一个提高。 建议:情境导入简洁些,可节省时间,这样稳固提高就有时间了。 2.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 任教师第三次试讲“什么是周长”,让我对“悟”这个字有了更深的想法。 悟是一个渐渐深入的过程,它表达出学生对学问的理解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积存。 新课伊始任教师创设生

5、动、好玩的情境,以漂亮的树叶引入课堂,让学生动手把树叶的形状描到白纸上,对周长获得初步感知。 接下让学生说说周长的含义也只是以学生的学问阅历为根底进展的猜测,此时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是浅层的、外表的。紧接着用“小蚂蚁爬树叶”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 任教师创设了其次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用彩笔来描一描书上45页树叶的轮廓和数学书的轮廓,并要求学生能像小蚂蚁那样用一句话描述,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立刻热闹起来,从而提醒了周长的意义。这是学生对物体周长最初的感受和体验。 当描周长、说周长、摸(指)周长及量周长环节完毕时,学生头脑中对周长的理解

6、已经越来越深刻了,那积淀在头脑里的概念不是教师说教式的灌输进去的,而是在学生丰富的体验中获得的。 对概念的理解由浅入深,这就是悟。 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 经过一天的精彩展现,圆满完毕。纵观整个展现课,我感觉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丰富,数学素养深厚,每节课各有所长。反思整个展现课,我认为胜利与缺憾并存。下面以宁晓英教师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我认为这节课具有以下优点: 1、注意实践,形成概念。 宁教师能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生活阅历奇妙地结合起来,在此根底上构建新知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如:开课之初,从一个“周”开头,利用教具“树叶、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角星等

7、”,让学生动手描出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设计奇妙。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留意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教学,亲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2、注意参加,学生合作。 本节课能在表达新的教学理念上下功夫,教师起到设计者、参加者、合的作用。教师比拟关注学生全程参加,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鼓舞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给学生充分的思索、探究时间。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活泼,敢于发表意见。擅长动脑思索,这些都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如:在测量周长一节中,让学生在纸上描画每个图形的周长,清楚建立“周长”的概念。 缺乏之处: 1、教师讲解过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查找周长的测量方法“这一教学环

8、节中,宁教师一个图一个图的带着学生尝试各种方法,讲解过多,包办过多,显得改环节显得单调冗长。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而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路。和新课标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没有留意引用比照的方法,稳固学生的概念。 如:在教学“封闭”概念时,教师仅仅限于让学生熟悉封闭图形。而没有设置比照图形“不封闭图形”,让学生通过比照,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这样教学,学生的熟悉就比拟淡薄,对封闭的理解流于浅表,减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4.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 一、情境引入 1、教师介绍学校校园示意图,然后让学生观看主题图并发表。 文强:我看到了长方形的篮球场; 梁杰:我看到了圆形花池。 2、点明

9、主题 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外形和推拉门的外形,都叫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二、探究沟通,学习新学问 (1)画一画(要求:每位学生画一个四边形,并同桌沟通) (2)四边形的特点 小结: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3)稳固 提问: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东西是四边形? 三、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们熟悉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评课记录及改良 建议组织课堂纪律很好,整体教学思路设计得不错,重点突出。但连接性不够融洽;小组不会合作争论、学习,有待加强小组建立。 5.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 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加减法的验算,加强减法互逆关系的熟悉和渗透加法交换律和

10、加减各局部之间的关系。而以前的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在新课标中则采纳了加减法的集中验算方法集中消失,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把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陆教师敬重教科书的编排要求,并非简洁地从一个纯计算题入手,而是利用教材设计了两幅买东西的情景图,结合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购置衣服和鞋子的情境,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在教学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造学习时机,又让学生体验在实际状况中验算的必要性,吸引不同程度的学生的乐观参加学习,在小组争论中开心的合作。 贴近生活的教学和欢乐的学习是我对本节课最深的印象。就拿加法验算教学来说吧,依据教材主题图给出的生活情境:妈妈买一

11、套运动服138元和一双运动鞋48元,一共要多少钱?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引入加法的验算教学。整个过程为了表达学生主体,林教师先所以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再引导小组合作、沟通、争论,得出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受一个探究新知的过程。验算虽然初次接触,但是很多学生由于有生活中检验的阅历做积存,有少局部学生通过观看加减法各局部的关系,很快找到验算的三种方法,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乐观的情感体验,从自己的探究中得到结果,从而体会到学习的欢乐。 充分的表达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节课中林教师充分实行了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数学的仆人”,教师是要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

12、者,引导者与合”,通过教学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好教材,组织好教学,组织学生仔细观看主题图。向学生提出问题:“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假如要求“一套运动服和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怎样列式(135+48=183元),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在183元,这一道题究竟算得对不对?我们除了把握计算法则外,还要学会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以便能准时地发觉自己的错误,准时订正,那么,这一道题怎样验算呢?请各小组争论。在各小组争论时,林教师乐观到各小组了解争论的状况,把握第一手资料,准时了解个别差生的学习状况,参加他们的争论,多给他们学习时机,让他们多想、多讲、多练,发表意见的空间,最终由各小组汇报争论的结果。讲授例2的时候,同样用以上的方法进展教学,营造课堂气氛,给学生两次合作的时机,发表意见的时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