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25971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篇一:管理提升活动总结报告管理提升活动总结报告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做好管理提升活动评价工作的通知(管理提升函2014001号)文件要求,开展管理提升活动2年以来,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精神,围绕管理提升活动的主题“提升规范管理水平、提升精细管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制订了“所管理提升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所党委按照“实施方案”积极动员全体干部员工,积极开展、落实各项工作。在活动开展以来,对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基础管理、提升管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现对我所开展“管理提升活

2、动”中取得的成效和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整体情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自我检查阶段(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印发和的通知(中建材发企管2012145号)文件要求,我所成立了以所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所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所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并根据我所实际组织、编制所管理提升活动实施方案,对 活动进行全面布置。 积极争取集团公司的指导,利用网络以及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为活动顺利开展营造氛围。各部门从各自业务实际出发,科学设计制度内容,优化完善现有制度、调整补充,推

3、动制度创新,增强制度系统性,提高制度覆盖面。在此基础上,制订、完善制度,汇编计划,推进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专项提升、实施推进阶段(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 2012年12月根据集团公司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要求进行第一阶段自我诊断工作,所党委通过对投资决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科技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权管理等15项内容进行了自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体现为制度不完善;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体现为具体工作还需深入。对15项内容所发现的问题都制订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填写“管理提升活动第一阶段自我诊断结果及整改措施统计表”上报集团公司企管部,所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

4、组还确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2项为下一阶段重点提升领域。 2013年6月,我所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切实做好管理提升活动 第二阶段检查评价环节相关工作的通知(中建材发企管2013230号)文件要求,结合第一阶段自查结果以及第二阶段前三个环节的主要工作,进行了自评价,通过自查按照第二阶段目标要求,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整改措施如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构建风险管理绩效考 核机制、风险管理体系动态运行与更新机制;及时更新相关制度;在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上通过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项目、横向合作项目、自立项目的三级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与高等院校、企业的合作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阶段:持续改进、总结评价阶段(2

5、013年7月至2014年2月)。 2014年1月根据集团公司文件要求,所党委对通过对前2个阶段管理提升活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自评价,并填写了“管理提升活动评价表”,总体工作基本合格,在专项提升工作中如人力资源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方面还需加强。 二、管理提升活动取得的成效 (一)基础管理工作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整改,我所在解决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上取得突破,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继续加强和改进劳动用工管理,实现规范化、市场化用工,从而不断引进人才,推动企业发展。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企业中长期激励制度。结合我所实际不断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方面完善

6、了相关制度,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每季度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各部门是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检查制度。 通过采取措施使企业管控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流程进一步优化,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二)管理创新工作 在管理创新工作上,通过第二阶段的整改我所管理创新工作体系与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如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其中包含了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等18大类共计87个制度。囊括了我所工作的方方面面,使我所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通过开展“管理提升

7、活动”在我所形成了鼓励全员参与管理创新的文化与氛围,使管理创新成果得到了有效转化,内部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综合绩效工作 在综合绩效方面,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整改使我所的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漏洞、重大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财务绩效指标不断改善,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管理提升对科学发展、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实现“十二五”改革发展核心目标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整改措施 从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看,虽然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但在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创新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在人力资源

8、管理方面,继续加强和改进劳动用工管理,实现规范化、市场化用工,从而不断引进人才,推动企业发展。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企业中长期激励制度。结合我所实际不断完善收 入分配调控机制。 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应继续依托我所专业技术优势,紧紧围绕时间计量与控制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扩大与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合作,争取到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资金项目一项,横向合作项目多项。注重技术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争取国家国防科工局、陕西省工信厅有关平台建设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这将为我所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基础。 四、管理提升活动持续推进工作安排 2014年所党委将继续按照集团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相关要求,不断巩固前两个阶段的工

9、作成效,落实整改措施。对各部门的活动开展进行指导和督查,督查指导的重点是强化规章制度和活动方案的执行力,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及时总结并推广在活动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4年2月10日篇二:2014年管理提升工作总结 2014年能源系统管理提升工作总结 本年度,以能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以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能源专项提升领域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聚焦短板,解决瓶颈,开展、落实各项工作,重点完成深化专项提升,确保重点突破;持续开展对标,细化落实赶超措施;开展管理诊断,解决共性问题,不断夯实管

10、理基础,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能源基础管理 1、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及制度,全面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努力实现“规章制度标准化,业务流程科学化,管理环节精细化”。主要新增了2014年电、天然气阶梯价格实施方案(试行)、内部单位委托加工能源消耗量转移管理办法、2014年节能攻关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管理及运行靠制度办事的良好工作机制。 2、整顿和改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责任心缺失、管理简单化、不到位的现象,以“明确职责、强化责任”为目标,组织职工开展“岗位技能竞赛”, 强化职工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岗位工作能力和效能,推动节能工作的顺利开

11、展。 3、完善加强能源统计及监察工作。推动二级单位建立了专业厂级能源日报制度、能源平衡表制度,督促各专业厂完善工序、机组的能耗管控。联合监察审计部、质量计量中心对全公司二级单位进行能源效能监察,对能源管理制度、能源日报及主要耗能设施报表制度以 及节能攻关项目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各单位继续强化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4、定期对能源消耗进行认真分析,对消耗波动异常的指标及时与相关单位衔接,共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降耗措施。每月绘制能源介质流向网络图,落实关键节点,对能源损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能源检查,对浪费能源现象采取视频与图片等方式进行曝光,对跑冒

12、滴漏限期整改情况全程跟踪。通过坚持加强日常用能检查和能源预控工作,能源现场管理明显得到改善。 5、初步建立了能源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劳动竞赛对能源节约的单位进行奖励,1-7月共奖励16.68万元,通过绩效考核和阶梯能源价格对能源超标的单位进行处罚,1-11月通过能源阶梯价格收取各专业厂超电、天然气定额费用732万元,1-11月违规用能考核20800元。 6、配合技术中心,督促各专业厂加快实施能源计量器具完善改造工作,保证厂级、车间级能源计量器具配置齐全,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目前,第一批能源计量器具已采购到位,正在实施安装。 二、推动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 1、二炼钢VOD机械泵替代蒸汽喷射泵、公司浴室

13、用能优化项目、初轧厂3号退火炉节能改造进入实施阶段,溴化锂余热利用项目已建成,对初轧厂9号均热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据初步核算,节能率高达20%以上,启动了四区商业氧氮项目,关停了四区3350制氧机组, 6至11月共节约电1242万kwh,节约电费758万元(内部结算价),扣出外购液体363万元,创效395万元。 2、开展了节能项目技术储备工作,与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协同对全公司工业炉窑进行能效测试工作。针对公司工业炉窑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现状,会同设备管理部向公司提交攀长钢公司炉窑节能改造工作计划。 此外,为充分利用自然光,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能动中心、设备部、企管部组织相关人员

14、对武都生产区各主体车间进行厂房采光改造和照明条件进行考察分析,综合现场作业照度需求水平,改造实施的技术难度、改造成本和保证改造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等因素,向公司提交“武都生产区实施厂房采光改造”方案。 3、下发了“关于上报2015年度节能攻关项目的通知”。 三、大力推进工艺优化工作 加强技术攻关和技术投入,努力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从源头和生产过程控制实现节能降耗。 一炼钢厂进一步优化连铸线生产工艺,优化AOD炉工艺,严格控制AOD炉出钢成份,确保LF炉冶炼条件,VD炉加快抽空效率减少热损失,为LF炉降低电耗创造条件。 二炼钢继续围绕高效冶炼,充分发挥5#炉超高功率性能,不断总结5#炉生产经验,形

15、成一套稳定、成熟的生产模式 初轧厂继续开展连铸坯降温轧制工作,继续开展自炼钢的红送工艺优化试验。 连轧厂继续优化罩式炉及退火炉热处理工艺,通过退火工艺优化节约能源。加大线材生产工艺攻关力度,特别是缓冷材工艺优化攻关,有效提升线材生产作业率,降低线材生产能源消耗。 锻造分公司推进H13、1.2738工艺改进,减少均质化时间,降低保温时间,降低能耗。 四、加强耗能设备管理 1、加强耗能设备的维护保养,积极推进点检定修制,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为有序、高效组织生产创造条件。 2、针对公司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数量多,容量大(总功率约 1.9万kw),结合生产计划、产线负荷,制定具体淘汰实施方案,对节能效益显著的项目优先安排,尽快实施。 五、强化对标挖潜工作。 通过制定公司电炉钢工序能耗和钢加工工序能耗两大指标的对标目标,每月进行动态对标分析,摒弃思维定势,从管理、技术、生产组织、操作等方面全方位深入开展对标活动。 因公司品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造成能耗指标波动较大。1-11月,粗钢工序能耗同比下降8%;由于锻材产量比例上升,自炼钢成材增加,材的合金比、高合金比同比分别上升等原因,导致钢加工工序能耗同比上升23%。 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上升12%,未完成计划指标。主要原因是同比自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