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菁华.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254749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乘无量寿经菁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乘无量寿经菁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乘无量寿经菁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乘无量寿经菁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乘无量寿经菁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乘无量寿经菁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乘无量寿经菁华.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乘无量寿经菁华一、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二、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三、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四、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五、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六、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七、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八、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九、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十、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智慧广大深如海。内

2、心清净绝尘劳。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十一、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十二、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十三、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十四、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 如一佛刹。所摄佛国。超过于彼。十五、住真实慧。勇猛精进。十六、积植德行。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十七、植众德本。不计众苦。

3、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十八、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十九、发菩提心。持诸禁戒。坚守不犯。饶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与之。令得安乐。二十、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 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二一、一心清净。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当孝顺。至诚

4、忠信。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二二、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二三、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二四、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深入正慧。无复余习。二五、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二六、遍游佛刹。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不希求想。亦无彼我违怨之想。二七、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离一切执着。成就无量功德。二八、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二九、其心洁白。犹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三十、其心正直。论法无厌。求法不倦。三一、淳净温和。寂定明察。三二、身心洁净。无有爱贪。三三、志愿安定。求道和正。净定安乐。三四、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

5、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为心走使。有无同忧。三五、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三六、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三七、若曹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无可乐者。三八、拔诸爱欲。杜众恶源。游步三界。无所挂碍。三九、言行忠信。表里相应。四十、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四一、佛教群生。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四二、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噉。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更相报偿。痛不可言。四三、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自恣。居上

6、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神明克识。终入恶道。四四、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妷。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四五、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

7、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四六、世间人民。徒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四七、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四八、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四九、从小微起。成大困剧。皆由贪着财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无复曲直。痴欲所迫。厚己争利。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天

8、道施张。自然纠举。五十、尊圣敬善。仁慈博爱。五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作事仓卒。败悔在后。五二、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五三、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未尝宁息。五四、尊卑男女。眷属朋友。转相教语。自相约检。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五五、改往修来。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五六、阿逸多。当知疑惑。为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五七、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着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三界。五八、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五九、当孝于佛。常念师恩。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当坚持之。无得毁失。六十、受佛明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