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 线虫寄生虫.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252598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绦虫 线虫寄生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绦虫 线虫寄生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绦虫 线虫寄生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绦虫 线虫寄生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绦虫 线虫寄生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绦虫 线虫寄生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绦虫 线虫寄生虫.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绦虫纲共同形态特点1. 成虫 (1) 头节 吸盘、小钩、吸槽等附着器官(2) 颈部 有生发功能,产生新链节 (3) 链体 幼节 (未成熟) 成节(成熟节片)孕节 (妊娠节片)成虫无消化道,其体壁具有吸收和分泌功能,体表的微毛起固着作用,引起宿主机械损伤。二、生殖系统1. 雄性生殖器官主要有睾丸、输出管、输精管等。2. 雌性生殖器官主要有卵巢、子宫、输卵管、卵链状带绦虫又称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引起猪带绦虫病。幼虫又称猪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各种器官, 引起囊尾蚴病, 又称囊虫病。猪带绦虫孕节孕节呈长方形。内含充满虫卵的子宫。子宫向两侧分支,每侧有7-13支,分支远端可继续分支,

2、呈树枝状。生活史要点 1.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猪带绦虫病,人是唯一的终宿主。2. 幼虫称为猪囊尾蚴,寄生于猪或人体内各器官(囊虫病)。中间宿主是猪或人。 3. 感染期 绦虫病的感染期:猪囊尾蚴 猪囊尾蚴病的感染期:猪带绦虫虫卵 。生活史要点4. 猪带绦虫病的感染方式 食入生的或末煮熟的含有猪囊尾蚴的猪肉,经口感染。5. 猪囊尾蚴病的感染方式异体或自体外的虫卵污染食物或水,经口感染自体体内逆行感染。6. 成虫寿命 长达25年。 三、致病 1. 成虫致病机械性损伤肠粘膜夺取营养 代谢产物的化学刺激临床症状:消化症状(腹痛. 消化不良. 恶心. 腹泻等)。1525%的猪带绦虫病患者伴有囊尾蚴病

3、。 2. 幼虫致病 比成虫致病更严重,幼虫引起囊尾蚴病。患者可因虫体寄生部位和寄生数量不同其危害和症状也不同。肌肉囊虫病 脑囊虫病 眼囊虫病 皮下结节等 猪囊尾蚴寄生在肌肉 猪囊尾蚴寄生在脑猪囊尾蚴寄生在心脏 猪囊尾蚴寄生在眼 猪囊尾蚴寄生在皮下四、实验诊断 1. 粪便查卵和孕节2. 试驱虫来确定有无肠绦虫寄生3. 囊尾蚴病诊断*活体组织检查*皮下包块或结节手术摘除压片镜检*X线、B超、CT、核磁共振检查五、流行与防治流行原因(1)流行区:猪圈和人厕所连在一起,散养猪,患者随地大小便。饮食习惯和方法不良。如生食猪肉的习惯。(2)非流行区:大块肉,肉内的囊尾蚴 没有杀死。 生熟刀板不分。细粒棘球

4、绦虫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成虫又称包生绦虫,寄生于狗、狼等犬科动物的小肠内,是绦虫中最小的一种。幼虫又称棘球蚴或包虫,寄生于人体各部位,引起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为包虫病(hydatidosis). 流行于西北各省。二、生活史要点 1. 终宿主 犬、狼等。2. 中间宿主 人、羊、牛、骆驼等。3. 棘球蚴在人体内常发部位是肝、肺,其次为肾、骨、脑、其他组织。4. 感染期 虫卵。5. 感染方式 虫卵经口。6. 生活史属世代交替型三、致病 1. 棘球蚴对人危害主要是机械损害棘球蚴不断发育生长,对组织器官压迫,引起周围组织、细胞萎缩、坏死

5、临床症状:主要根据棘球蚴寄生部位、体积大小、数量多少而定。脑包虫病病理标本两个棘球蚴寄生在大脑皮层表面棘球蚴寄生在肺和肝眼包虫病2. 继发性棘球蚴感染棘球蚴内囊液可达数千ml。每毫升棘球蚴液内含有多达40万个原头蚴,每个原头蚴都可以发育成为一个棘球蚴。如果棘球蚴囊破裂,可造成严重的棘球蚴继发性感染。 3.毒性和过敏反应棘球蚴内含物可引起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如棘球蚴液进入血液,其棘球蚴中的异体蛋白可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 四、实验诊断 1. 常用免疫诊断方法2. 手术取出包块或结节活检。(镜检见棘球蚴切片)手术要小心,防继发感染和过敏反应。五、流行与防治 1. 分布 牧区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

6、古、西藏、陕西等。2. 流行原因(1)终宿主:牧羊狗。2)中间宿主:患病牛羊等内脏处理不当(3)人感染主要是卫生习惯:玩狗、饭前不洗手、吃喝生水、生奶、生菜等。 3. 防治措施(1)手术摘除(2)吡喹酮 、阿苯达唑3)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善个人 饮食卫生习惯。(4)加强对病畜内脏及尸体的管理。钩虫生活史要点: 1. 成虫寄生在小肠上段,以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咬附肠粘膜,以宿主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2. 感染阶段 丝状蚴(感染期蚴)。3. 感染方式 主要经皮肤感染,还可经口和粘膜感染,另外还发现母体内的幼虫通过胎盘侵入胎儿现象,有报道经乳汁感染。4. 幼虫需经移行才能发育为成虫,移行途径:皮肤

7、小血管或淋巴管右心肺、肺微血管、肺泡支气管咽小肠。(同蛔虫)5.钩蚴有“迁延移行现象” : 指十二指肠钩虫的钩蚴经皮肤感染人体后,部分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滞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此时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犬钩虫也存在上述情况,但未发现美洲钩虫迁延移行现象。6.还有试验证明某些动物(猪, 狮, 犬, 灵猫, 猴, 猩猩, 犀牛)可作为钩虫的转续宿主。 三、致病 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与钩蚴侵入皮肤的数量、成虫在小肠寄生的数量有关,也与人体的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及免疫力有关。钩虫感染(hookworm infection):在粪便中可检获虫卵

8、,但无任何临床症状。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既有钩虫感染,又有临床症状和体征。钩虫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三个时期,即由幼虫引起皮肤(或粘膜)侵袭期、肺部移行期和成虫在肠道寄生期(此期危害最严重)。 钩虫体内有三种单细胞腺体 :(1)头腺:1对,主要分泌抗凝素及乙酰胆碱酯酶。抗凝素是一种耐热的非酶性多肽,具有抗凝血酶原作用,阻止宿主肠壁伤口的血液凝固,有利于钩虫吸血。(2)咽腺:3个,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蛋白酶及胶原酶。乙酰胆碱酯酶可破坏乙酰胆碱,进而影响神经介质的传递作用,降低宿主肠壁蠕动,有利于虫体附着。(3)排泄腺:1对,分泌物主要为蛋白酶,能抑制宿主血液的凝固。 1幼虫所

9、致病变及症状 (1)钩蚴性皮炎(dermatitis caused by hookworm larvae):感染期蚴钻入皮肤后,数十分钟内患者局部皮肤即可有针刺、烧灼和奇痒感, 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 ,12日内 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俗称为“粪毒”或“地痒疹”。能自愈,病程23周。(2)呼吸道症状(symptoms in respiratory system):急性钩蚴感染,钩蚴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可引起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患者出现阵发性咳嗽、血痰及哮喘。 2 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成虫为钩虫主要致病阶段(1)贫血(anemia

10、):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再加上患者营养不良,血红蛋白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引起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贫血症状: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甚至心慌等。偶尔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引起慢性失血的原因 a. 吸血:以钩齿或板齿咬附肠粘膜吸血。b.渗血:钩虫吸血时,头腺分泌抗凝素,使伤口血液不易凝固。自咬附部位粘膜伤口渗出的血液量与吸血量大致相当。 c.虫体不断更换咬附部位:原伤口在凝血前仍可继续渗出少量血液。d.虫体活动造成组织、血管的损伤,也可引起血液的流失。 2. 成虫所致病变(2)腹泻:钩虫病早期可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所出现的

11、腹泻呈粘液样或水样便。易被误诊。(3)异嗜症:少数患者有“异嗜症” (allotriophagy) ,喜食生米、茶叶、碎纸、木屑、破布、煤渣、泥土、瓦片、炉灰等,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铁的耗损有关,若给患者服用铁剂后,症状可自行消失。(4)婴儿钩虫病(infantile hookworm disease):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导致婴儿严重感染的是十二指肠钩虫。感染钩虫的狗肠钩虫以口囊附着于肠粘膜上。四、实验诊断 粪便中检出钩虫卵和孵化出钩蚴为确诊依据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涂片法(2)饱和盐水浮聚法(3)钩蚴培养法(可鉴定虫种)免疫诊断多在钩虫产卵前进行,并结

12、合病史进行早期诊断。 饱和盐水漂浮法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是钩虫病的唯一传染。 与人接触污染的土壤有关,所以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六、防治 1.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控制传染源:阿苯达唑(400mg/次,连服3天)和甲苯咪唑(100mg/次,一天两次,连服3天)。两种药物并服可提高疗效,如赛特斯片剂。患者贫血严重时服用铁剂以纠正贫血,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使其恢复劳动力。2. 管理好粪便,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3. 加强个人防护,预防感染:涂抹软膏防,如1.5%右旋咪唑硼酸酒精或15%噻苯咪唑软膏。毛首鞭形线虫简称鞭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引起鞭虫病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盲肠。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潮湿、

13、氧气足和适宜温度(2130下,大约3周后发育为感染期卵。感染期卵被人误食,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幼虫先钻入肠上皮摄取营养,810天后移行至盲肠并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期卵进人人体到雌虫开始产卵约需60天。成虫寿命约35年。三、致病 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 只在粪检检获虫卵 严重感染可出现头晕、腹痛、慢性腹泻、便血、消瘦及贫血等。儿童重度感染,可导致直肠脱垂。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四肢浮肿等全身反应,易并发肠道细菌感染。 四实验诊断 以检获虫卵为诊断依据: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沉淀集卵法 定量透明法等 五、流行 鞭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

14、普遍六、防治 1进行卫生宣教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防止食入鞭虫卵,减少感染机会。2加强粪便管理使粪便无害化,既可防病,又可保肥。 改善环境卫生,用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消灭苍蝇,是阻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六、防治 3. 治疗患者及带虫者常用驱虫药有阿本哒唑,又名丙硫咪唑或肠虫清(成人400mg/d, 睡前顿服, 12 d)和甲苯咪唑(成人100mg/次, 2次/d, 34d)。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蠕形住肠线虫又称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回盲部,可引起蛲虫病。儿童感染多见。生活史要点 1. 寄生部位 回盲部2. 感染期 感染期卵

15、3. 感染途径 经口 4. 成虫寿命 24周5. 感染方式 肛-手-口 三、致病 1. 蛲虫雌虫在肛周的爬行、产卵刺激肛门及会阴部皮肤,引起皮肤搔痒,是蛲虫病的主要症 状2. 搔痒时抓破皮肤,常可引起继发感染。3. 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消瘦、夜惊、夜间磨牙等症状。4. 长期反复感染,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5. 蛲虫异位寄生可形成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病变,造成严重损害。三、致病 1 蛲虫性阑尾炎 蛲虫可钻人阑尾,引起阑尾炎2 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和盆腔炎症 雌虫经阴道、子宫颈逆行入子宫和输卵管,可引起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及输卵管脓肿,甚至并发输卵管穿孔。侵入尿道,可出现尿道炎、膀胱炎。3 异位寄生 有腹腔、腹膜、盆腔、肠壁组织、肝、肺、前列腺等处异位寄生的报道。还有蛲虫性哮喘的报道。肛周及尿道的活体成虫四、实验诊断 肛门拭子法中的透明胶纸法在肛周取材查虫卵实验诊断应在清晨排便前进行。在粪便内检获成虫或在患儿睡后查看肛周附近有无爬出的雌虫也可确诊,一般在入睡13小时后进行。 肛门拭子法 透明胶纸法感染的主要方式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