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3.3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25258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3.3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选】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3.3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选】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3.3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选】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3.3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选】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3.3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3.3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3.3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右图为某日照图,虚线为极圈和回归线,EFG为晨昏线。据此回答12题。1图示所反映的日期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2一年中当甲、乙两地昼长的差由最小逐渐增大时,则下列现象一定不存在的是()A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减小B太阳直射点南移C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异逐渐增大D太阳直射点北移解析:第1题,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图中中心点为北极;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则太阳由公转轨道一焦点向外照射地球,图中线段EFG为晨昏线,即图中白昼部分为G向东至E部分,则北极圈内为极夜,

2、所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第2题,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长差为0,达最小值;此后,无论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或向北半球移动,甲、乙两地昼长差都将增大。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知,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不变。答案:1.D2.C托勒密大约于公元90年出生在希腊。下图是他描述的成角日晷仪,它被用来测量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34题。3根据图中信息确定当时的黄赤交角大约为()A2411 B2251C2326 D23514当日晷仪指针如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希腊正值昼长夜短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天安门广场国旗旗杆高度与影长相等D南京日出时间早于北京解析:第3题,本题经

3、过简单计算可得出答案。从图中看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纬度范围为大圆的11/83,大圆表示360,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纬度范围约为47.71,则黄赤交角约为23.86,即约为2351。第4题,当指针如题干图所示时,表示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但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因此无法确定地球公转速度是加快还是减慢。当天安门广场旗杆高度与影长相等时,太阳直射在5N附近,与图中信息不符。答案:3.D4.A如果一年当中每周一次或两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记录太阳的位置,就能制作出“8”字形日行轨迹图。右边这张太阳“8”字形日形轨迹图拍摄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上空

4、,由44张太阳曝光画面和一张房屋照片组成,全部是用同一张胶卷在同一地点拍摄的。在夏至、冬至及春分或秋分,拍摄者用滤光片进行长时间曝光,每天从日出时分开始,早晨8点30分结束,由此制作完成的照片显示了那三天的太阳部分弧线。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题。5图中太阳最高点应该是二分二至中的()A春分 B夏至C秋分 D冬至6在秋分日这一天拍摄时,房屋顶上烟囱的影子朝向是()A正东 B西北C西南 D正西解析:第5题,美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根据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大可以判断图中太阳位置最高的点应该是夏至时。第6题,秋分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则物体的影子朝向为正西。答案:5.B6.D下图为天气网某日

5、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78题。7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A春分(3月21日前后) B秋分(9月23日前后)C夏至(6月22日前后) D冬至(12月22日前后)8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解析:第7题,由图知,上海日出时间接近6:00且昼变长,故此时最接近春分日。第8题,由于该地(上海)日出晚于6:00,昼短夜长,所以太阳直射南半球,又因为昼变长,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答案:7.A8.A9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在2011年9月23日这一天,对校内10米高的旗杆的影子进行

6、了测量,其结果如下:北京时间(时)11:0011:2011:4012:0012:2012:4013:00影长(m)11.210.910.610.310.010.310.6材料二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的规定。(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城市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间距理论实际采用24452.02H1.7H40281.18H1.2H35211.41H1.1H1.2H26341.86H1.6H1.7H(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校的地理经度是_。(2)材料二表格中的四个城市纬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_;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根据表中

7、信息,在北京(40N)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为_(取整数)米。解析:(1)任何地方的物体影子最短时都是该地的正午12时,由此可知,当地旗杆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120E)为12:20,由此可以计算出当地的经度。(2)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我国都在北半球,则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纬度越低,由此可以推出四地纬度高低。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根据太阳高度计算公式,首先求出冬至日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根据材料二中表格即可计算出楼间距。答案:(1)115E(2)3710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_。(2)A、B、C

8、、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点是_,第二天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增大的点是_。(3)该日D点的昼长约为_;B、C两点中,_点先看到日出。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为晨昏圈与北极圈的切点,其地方时为12时,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80W,2326S)。在这一天,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第二天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A、C、D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增大。D点所在纬线与昏线的交点大约在20E经线上,则昼弧为200,所以其昼长约为13小时20分。B比C先自转到晨线位置,所以B点比C点先看到日出。答案:(1)80W,2326S(2)BA、C、D(3)13小时20分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