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249293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案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案例【教材分析】让爷爷奶奶高兴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她”的第一主题,通过主题活动,旨在告诉同学们爷爷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年轻的时候,为家庭和社会做了许多贡献,现在他们还在尽自己所能地做事。他们的付出给我们的美好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要尊重和感谢他们!同时,对社会上的老人,每一个同学也应当关心、帮助他们,并形成良好的尊老爱老习惯。本主题由“爷爷奶奶的故事”“爷爷奶奶的心思我知道”“关爱爷爷奶奶”“社会上的敬老现象”四个话题组成。我将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时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包括“爷爷奶奶的故事”“爷爷奶奶的

2、心思我知道”“关爱爷爷奶奶”三部分。【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的社会关注度与社会责任感正逐渐形成,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理解、关爱老人。【设计思路】“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主题活动的重点意在从孩子的生活出发,引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体验和课内交流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老人过去的经历,尤其是了解他们对社会和家庭所作的贡献;体会老人的心理需求,增强学生孝敬长辈的意识,学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向老人表示孝心、爱心,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做出的贡献;理解老人的心思和特殊

3、习惯;掌握让爷爷奶奶高兴的多种途径。能力目标:学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向老人表示孝心、爱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体会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方面需要。增强学生孝敬长辈的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教学重点】1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对老人的了解,体会到老人对自己、对家庭所付出的浓浓的爱。2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难点】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做出的贡献,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教学准备】课前小调查、爷爷奶奶过去用过的物品【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感情起航温馨回顾1导入课题。2课件出示小调查:我家老人小档案。

4、3指名生完成小调查。4课件出示:夸夸我的爷爷奶奶。师适时进行引导,激发孩子对爷爷奶奶的过去有所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揣测心思心灵碰撞1课件出示一组爷爷奶奶年轻时和现在的照片对比,当我们看到这一张张老照片时,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当爷爷奶奶年轻时,他们为社会,为家庭无私地奉献着,而如今他们已经两鬓斑白,日益苍老,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我们,能说说你的爷爷奶奶是如何疼爱你的吗?2我们在享受爷爷奶奶浓浓的爱时,你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吗?爷爷奶奶的心思你们能理解吗?3 出示图一:每次和爷爷奶奶分手时,他们总是要问我们什么时候再来。因为指名说。4出示图二:我每次出门奶奶总要一遍遍地叮嘱。因为指

5、名说。5出示图三:我们去看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们总要做上一大桌子好菜。因为指名说。6小结: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爷爷奶奶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对我们的爱已经悄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习以为常,视而不见。7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课件出示录像:接电话,看到了吗?一个无人接听的电话,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奶奶的心情会怎样呢?平常你又是怎么做的?8看到这一幕,是否也勾起了你的一些回忆,在平时和爷爷奶奶相处过程中,你有没有对他们不够体谅,不够关心的时候呢?9小结:看来大家真的长大了,爷爷奶奶需要我们的理解,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去体谅、理

6、解我们的爷爷奶奶。三、真情升华内心表白1当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他们的关爱,对他们不够耐心,不够关心的时候,他们会想些什么呢?请倾听一位老人的心声。播放视频:孩子,请听我说。2听了这首诗,你想说点什么吗?脑海中忆起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3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爷爷奶奶渐渐老去,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去关爱爷爷奶奶呢?课件出示:当4生谈想法,表决心,见行动。5百善孝为先,让我们把心中这份浓浓的爱,深深的情,化为最真诚的祝福吧,请拿出孝心卡,在上面记下你的感动,写下你的祝福。四、实践体验爱的回报1大家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也装了满满的祝愿,让爷爷奶奶高兴的秘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人

7、世间一个最朴素的字眼爱。同学们,发现爱就大胆去爱吧。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吧!喻老师将这个鲜红的“爱”送给大家,课下大家可以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希望你们班成立一个尊老敬老爱心假日小队,定期为身边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布置作业(出示大屏幕):学习这课以后,遇到你的爷爷奶奶,请你热情地拥抱他们,对他们说一声:“我爱您”。给爷爷奶奶捶捶背、唱唱歌或读读报纸,让他们露出最灿烂的微笑,把你的孝心卡送给爷爷奶奶。3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又是如何尊老敬老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板书设计】让爷爷奶奶高兴了解

8、经历理解心思关爱老人【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调动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体验、感悟,获得真实感受;同时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学,爷爷奶奶是孩子们身边最亲近的长辈,这本身就是生动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其实对于已经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多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使“尊敬长辈”四个字已经与诸如“团结同学”之类同列“行为规范”的范畴,但往往死板的教条在活泼的学生面前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如何才能在学生们已有的

9、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唤起学生们对亲情的回忆,触及他们的心灵,对于本课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中,我课前安排学生回家用调查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中老人,如老人的生日、年龄、年轻时做过的工作、最自豪的事、现在最大的愿望、平常的娱乐活动、与年轻时相比最大的变化、生活上的特殊需要等等,同时还有学生自己想了解的其他情况并制作“我家老人小档案”,收集老人过去所获得的荣誉、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和老人的小故事等进行课上交流,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平时总被孩子们忽略的东西,去触动学生们记忆的闸门,将他们带入爷爷奶奶年轻时的辉煌岁月。视频短片接电话的引入,让学生们意识到老人们对自己的爱无时无刻就

10、在身边,只是太朴素太不起眼,大家都习惯了,因而被忽略了。从理解到付出需要一个情感慢慢酝酿的过程,让孩子们结合自己平时所做去谈想法、议对错,能够更深刻领悟和理解老人的良苦用心,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今后的行动。孩子,请听我说成为孩子情感迸发的高潮处,孩子们被深深感动着,他们内心深处此时已经能真正感受老人们那无私而伟大的爱,情感升华处,必是行动改变时,此环节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孩子们从自己做起,自发地去体贴、爱戴身边的老人。当堂制作“孝心卡”,课后用切实的行为向老人尽孝。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近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老人,获得老人的第一手资料;还引发了他们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交流,我也积极参与其中。面对面的交流更

11、让课堂活跃起来,从孩子们的微笑和眼泪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本、学生、老师互动对话,激起了大家情感的共鸣。同悲同喜、真情流露,怎能不让在场所有的人感动?这样情境式的品德教育才真正地回归了儿童的生活,使儿童在生活化的课堂中自省自悟,达到不见一字、润物无声的效果,更丰富和深化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的确,我正是在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感动中领悟到品德教育不仅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更要回归教者的生活。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在教学中重视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教与学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中达成共识,求得共进。在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的教学中,我讲述奶奶为自己穿蚕豆项链的故事,觉得有这样

12、的奶奶感到非常幸福;告诉大家我以后一定要抽时间多回家陪家中的老人说说话,解解闷在这些真心的交流中,我发现我与学生们没有了距离,他们把我当成大姐姐、好朋友,当成他们倾诉的对象。当孩子们因为感动而落泪时,我拍拍她的肩以示安慰;当学生用哽咽的声音忏悔曾对老人不尊敬时,我摸摸他的头,示意他我懂得了他的悔意;当学生们告诉我他们要如何让老人高兴的时候,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感到欣慰痛苦着他们的痛苦,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才真正让我与学生们融为一体。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我要不断挖掘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共同获得情感体验,真正地成为学生活动中的学习伙伴,同时又起到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服务的作用。这样真正开放的课堂,让人感受到受教育的不仅是学生,更是自己,甚至是听课的每一个人。或许这正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回归生活的魅力和目的所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