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网络研讨.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247523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网络研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网络研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网络研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网络研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网络研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网络研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网络研讨.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网络研讨2011年1月14日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19:38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大家要理解课标 要的是过程,是对教学的理解 铁中张威(61217969) 20:20:08不知道怎样才能将能量的交换和物质的运动相结合 讲来讲去还是分开了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21:26我们今天的研讨活动正式开始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21:33下面我们有请备课老师张威老师谈谈他的备课思路和设想铁中张威(61217969) 20:24:49我就是看了吴老师的博客 他博客里提到了要把能量的交换和物质的运动放到首位 并且说讲能量的交换要联系物质的

2、运动,可我感觉结合实例来讲这两个还怪难的。希望大家指点 铁中张威(61217969) 20:28:4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我把他放到了水循环意义的中心了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29:13张威老师说的博客是安徽省地理教研员吴儒敏老师的博客 http:/ 铁中张威(61217969) 20:31:40我是想通过一个实例,既能把水循环的意义表达出来,也同时能反应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33:02很好啊,张威老师的设想不错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33:49没有就意义讲意义,比较独特 铁中张威(61217969) 20:33

3、:51看了吴老师博客后,我想选两个例子,舟曲的例子或黄河的例子 铁中张威(61217969) 20:34:32一开始准备两个例子都用,后来想想还是一个例子简洁点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35:06那么?你怎么选择黄河的案例而不是舟曲呢?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35:36舟曲是热点啊?你是基于什么考虑的呢? 铁中张威(61217969) 20:35:48舟曲例子有他的优势,就是人类对水循环肆意的干扰(植被破坏),使自然灾害频发 更加震撼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37:45是啊,那为什么没有选择舟曲呢?黄河的优势在哪?你怎么考虑的? 高皖张威(61

4、217969) 20:38:40没有选择舟曲是因为不好将水循环的意义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干扰相结合 学(粤)叶秀媚(823032589) 20:39:38我觉得黄河的例子更好,因为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是众人都知道的,而舟曲的泥石流,更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次突发性的地质灾害,还没把主要原因归结到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上去。愚见而已铁中张威(61217969) 20:41:33后来我自己也搜索了新闻,说以前那里植被很多时,从来没有发生过泥石流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42:41备课还要考虑备老师,就那老师来说,就像刚才张威老师所说,老师对舟曲也不是很熟悉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

5、42:59我觉得选择黄河作为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既能反映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能说明人类对水循环某个环节的影响,舟曲对于水循环意义的引入比较困难,铁中张威(61217969) 20:44:30这是当时找的舟曲比较清晰的照片 看了以后的确感觉比较震撼 学(粤)叶秀媚(823032589) 20:44:28要体现学生的博学就用黄河做例子,要体现老师博学、与时具进就用舟曲做例子?不完全是这样。我们在备课是更加需要思考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铁中张威(61217969) 20:47:36我的问题是,我怎么感觉人水关系比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更重要呢 感觉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太抽象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6、) 20:48:13“人水关系”张威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名词 大家可以就这个名词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铁中张威(61217969) 20:49:34呵呵,不知道是不是也是人地关系的延伸,水平太浅铁中张威(61217969) 20:51:47我感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干扰及其产生的后果学生会更感兴趣铁中张威(61217969) 20:52:23从而会引发学生更关注环境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53:05个人认为,“人水关系”是“人地关系”的另一种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解释 铁中张威(61217969) 20:53:18我想学生若能看到舟曲的这张照片,同样也会自觉的把它与泥石流联系

7、在一起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0:53:35这就是高考试题的“立意” 我们教学的最终追求之一 这就是我们平时写教案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铁中张威(61217969) 20:56:23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主要是说明整体性?为什么这点会成为课标的一个标题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00:171.宇宙中的地球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家将必修1这4个总课程标准连在一起看,能看出什么内涵来?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01:04尤其是2.3.4. 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的独立的、具体的形式

8、,到地理要素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差异性,再到对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层层升华,最终落实在我们地理教学的根本上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铁中张威(61217969) 21:04:02物质、能量的独立?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04:42课标2. 基本上停留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上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05:08他们的要素是独立的,缺少相互之间的联系 吴岱峰(1071351096) 21:07:41看了你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感觉很有新意的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07:41张威老师介绍了一下他对这部分的导入选取“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选取的理

9、由,将之与舟曲案例相比较,进而大家谈到对课标的理解 铁中张威(61217969) 21:07:47好像这第二个都是在说运动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08:51课标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吴岱峰(1071351096) 21:09:04选取“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为这节的导入很多,但后面的处理用黄河来说,好像不是很多 铁中张威(61217969) 21:09:28是的,有内在联系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09:33前面的课标对后面相关地理内容也起着限定作用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10:40我们继续有请张威老师谈谈当时是怎么设

10、想的? 铁中张威(61217969) 21:11:17还有个一个想法就是,先讲意义,再说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13:11如果两个都计划去讲,那么哪个应该先讲呢?是“意义”还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为什么呢? 铁中张威(61217969) 21:13:23感觉把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结合有点难 教材是先讲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不知道为什么教材这么安排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15:55不一定要将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相结合,但备课、授课、指导学生学习时,应该树立这个观念,结合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来理解地理事象的演变 铁中韦军(5195649

11、1) 21:16:23应该是先把水循环讲清楚,再理解影响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16:4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哪个是水循环部分的落点呢? 铁中张威(61217969) 21:17:17我觉得应该是前者 铁中韦军(51956491) 21:17:28我感觉是影响 铁中张威(61217969) 21:18:49是不是应该最终都是为了人地关系?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18:50为什么呢?铁中韦军(51956491) 21:19:23我看错了,应该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20:04大家再结合教材,必修2为

12、什么最后一章是可持续发展?明白了吧?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20:50从必修1到必修2一直到必修3.课标这样的编写思路应该非常清楚了铁中韦军(51956491) 21:20:5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自然地理环境一直存在的 吴岱峰(1071351096) 21:21:20大家对这部分内容的讨论很深入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21:59张威老师的“对比分析,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黄河三角洲向海洋延伸有何联系?”将“理”落实在“地”上 铁中张威(61217969) 21:22:44这个是吴老师博客里面剽窃的,呵呵 吴岱峰(1071351096) 21:22:52选取这一节

13、的水循环的意义讨论,很有价值,我觉得似乎依照课标,落点还是影响显然与人类活动有关 高皖陈灿红(272794417) 21:22:50这不是剽窃,这是思考,自己的理解。 吴岱峰(1071351096) 21:24:18水循环的意义自然的,人类活动的关系 吴岱峰(1071351096) 21:24:25线索是这样吧 铁中韦军(51956491) 21:25:00吴老师这么一说我好像明白了 铁中张威(61217969) 21:25:25既然这样,教材为什么不把活动部分放最后呢,像教材里其他许多章节那样 吴岱峰(1071351096) 21:26:13思路上我觉得张威这样的处理是可以至于先说人类活动的

14、影响,还是后说,问题似乎不大,但从逻辑上看,还是先分析自然,然后说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吴岱峰(1071351096) 21:26:58张威对教材结合黄河的例子来说很好哦, 吴岱峰(1071351096) 21:27:162010年的高考题安徽卷实际也说这个问题啊所以,可以不拘泥于教材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27:37尤其是后来“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说明这里曾经分布着茂密的古森林。”铁中韦军(51956491) 21:27:53每一节内容的线索跟高中三本必修教材的思路都是一致的,最后必修三主要分析的也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可对? 铁中陈灿红(272794417) 21

15、:28:07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说明这里曾经分布着茂密的古森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植被遭到破坏,植被的破坏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了影响?使水循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铁中张威(61217969) 21:28:08呵呵,教材是工具 吴岱峰(1071351096) 21:28:15最后告诉学生,这里选的黄河是一个案例,最后要走出案例 铁中张威(61217969) 21:28:42嗯,有道理 吴岱峰(1071351096) 21:29:05教材是工具课标是根本教好,教的自然,师生相宜是本啊 铁中张威(61217969) 21:29:21这点没想到 吴岱峰(1071351096) 21:30:02回过来说,这里的讨论中,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比较高啊吴岱峰(1071351096) 21:31:38张威这样说,对于后面说河流地貌有帮助铁中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