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246622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对现代高中生来说,压力是一个很普遍现象,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学习有压 力。随年级的不断升高,高考的临近,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而随着压力产生的种种 问题也就成为困扰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然而,就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应试教育还不可能根本改变的条件下, 教师依然在为了 ”名次”拼命地教,学生照常是为了”名次”没命地学,结果使学生负担日益加重,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少学生在性格、适应性和心理地调节等素 质上存在不足,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交往等

2、方面,严重的会引起 犯罪、自杀等后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能力, 发掘学生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日常性的教育活动,必 须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而班主任-集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于一体的这一特殊角色,有许多接触、观察学生、对学生心理发展施加影响的 机会。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已势在必行。学会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也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新课题,那么我们应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结合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应用了一下几种方式来指导班级教育和管理工 作: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开心理健康教育的通道。苏

3、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在于热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 爱心,对学生具有深厚而又健康的情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班主任为了达重要条件,它对学生的激励和感染作用是其它手段无可比拟和取代的。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 ,让学生从心理上、感情上接纳自己,应首先确立正确的学生观, 尊重学生,平等待人,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打开学生心理通 道的前提。我国的教育由长期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往往在师生关系上体现为绝对服从老师的权威;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上, 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而不习惯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

4、管理。这使得学生对班主任怕多于信任,敬多于亲近,师生关系往往存在隔阂, 甚至紧张冲突。通过师生平等交往,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 主体性和自信心, 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中体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教育道理那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各项工作。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应做到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思想,理解学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人有爱的需要和被人理解、尊重的需要。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把握各年龄段学生的心

5、理发展规律、心理 特点与矛盾,另一方面要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观察、谈心、咨询、调查等方式 具体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与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发现学生向上的闪光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并给予积极的 引导。理解才能有共同的语言,才能进行心理交流。第三,要真正地关心学生。关心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帮助、支持对方。无论学 生的成绩、智力、品德、体貌、家庭如何,教师都要给予同样的关心。班主任的关注与关心,可以使学生感到被重视,并因此受到鼓励而努力学习向上。班主任在处理事 情时,应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验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 使学生对你产生

6、信任,愿意与你沟通、交心。2006年我担任高一 B(10)班班主任,我班上有这么一个学生,她来自农村的一个贫穷家庭,样子长得有点缺陷,成绩较差,是一个典型的学困生,但她守纪律, 爱学习,是相当勤奋的一个学生。也许因为家庭,自身还有学习上的种种原因,这个学生很孤僻,从不问老师,也很少跟同学沟通,整 天呆在教室默默看书,家长也跟我说怀疑他的女儿患有抑郁症,每次考完试她的成绩几乎都排最后,她总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俗话说“浇花要浇根,育人先主育心”, 我知道要帮助这位学生走出低落走向阳光就要帮她克服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我经过多次找她谈心在生活上关心她,鼓励她开朗一点,组织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她

7、,为了让她多与其他同学接触我特地安排她当班上的卫生委员,同时我也在班会课上多次开展主题班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并指导学生写好心在旅途心情日记, 以建立心理保健一条“绿色渠道”。这个学生在我们全体师生的帮助下,经过了大半 个学期,我们终于看到了她脸上有笑容了,看到了她主动跟同学交流,找老师谈心。 我也为“拆”掉了班上的这一枚“定时炸弹”而感到很欣慰。可见,只有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打开学生的心理教育通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摸透学生心理,因势利导,实现教育转化。他们的外表给人以更成现在的高中学生从年龄上讲,已开始走向成熟,他们较以往的高中学生人生

8、阅 历和社会经验更为丰富;同时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承受力,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变化对中学生心理上所产生的折射。熟的印象一一大方、圆滑,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虚荣心。但在这一外表深处却有比 以前的学生更脆弱的一面一一孤独、不愿合作、缺少爱心、自以为是、承受挫折能 力弱,等等。这些现象在当前农村高中的学生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1)大多数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优生已被重点高中挖走),有一定自卑心 理、胆怯心理和自私心理。(2)在学习之外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特长,有强烈的被人认同的需要。(3)就读于农村高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在这些学校学习是他们人 生中的一个“挫折

9、”,有一种重新奋起的强烈愿望。(4)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并且他们的家长大部分在外打工,每到假期,学生都会到父母打工的地方玩耍,使他 们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受外界影响也更为明显。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了班主任工作难度的增加。要纠正不良因素的影响,班主作就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掌握学生的思想,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上,放在对学生情感需求的关注上,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在完成学习任务。首先,要善于了解学生心理的一般规律及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 有的放矢地进行“诊断”和“治疗”。高中学生处于未成

10、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心理发 展阶段,其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相互交杂,其心理行为还不稳定,往往 缺乏自我控制力。 他们开始把自己的学习动机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经验型的,其独立意识和分析批判能力还很弱,所以极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影响。了解这些特征, 班主任就比较容易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而有效地制定出教育措施,实现教育转化。三、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班级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职责范围。班级心理环境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班级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及影响学生心理的班级物质环境等

11、。一个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否则,则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必须着力树立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第一,确定一个合乎学生实际的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在班级管理中,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以“班兴我荣、 班衰我耻,我为班级创优”为口号,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互助互爱、竞当先进的良好班级氛围。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成员的积极性, 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让学生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了这样一

12、个目标,就能把全班同学团结起来,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样的班集体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等各项工作。第二,集思广益,由学生讨论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规。这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发扬民主,鼓励引导学生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组建一个有活力的、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能起带头作用的班委。这样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班风,使之既有严明的纪律又有轻松和谐的气氛,这样的管,无疑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班主任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

13、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 中”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 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 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第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举办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团体辅导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集体活动。例如在开学初,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 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磨砺坚强的意志”、“我努力我成功”、“自 信是成功的阶梯”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系列监督机 制,并配合

14、“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 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 开展了“我班的故事”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使学生纯真的心 灵在活动中受到陶冶,使心理更健康地发展。另外,还组织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通过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能 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得到启迪,消除困惑,逐渐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金钥匙”,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四、评语改心语,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的评语都是从思想、纪律、学习

15、、工作、劳动、卫生等方面进行评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能积极参加学 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成绩一般,上课有时开小差,希望发扬优点、改正 缺点,争取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这类评语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经典用语,几乎千人 一面的评语没有描绘出每个学生的个性,也缺乏针对性。换句话说:在张三头上合适我们的,照样适合李四,令人乏味,不仅学生不愿读就是其家长也仅仅是看成绩报告单上 的分数,这样就使班主任失去了教育学生契机,一次心与心交流的历程。评语应改为 心语,写出个性化的评语。我每个学期通过“以人为镜”的心理训练活动帮助自己写 出个性化的评语。首先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先写优点,加上自评一项缺点,然后全班进 行交流换写,在反面由他评三点优点之后也善意地加上一点缺点。最后我收上来后, 再和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做一对比,进行全面总结。这是我通过“以人为镜”的心 理训练活动给班里一位很叛逆的男生的心语:“你富有朝气,性格直率,做事机灵。 关心班集体,认真听从老师的教导。不过,有时纪律观念不够强,自控能力仍有待提 高。学习不够刻苦,有畏难情绪。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你想要搏击商海,要知 道鸟儿只有凭借空气才能展翅高飞。青春年少的你,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将来在 商海中方能成就一番事业。哥伦布在他每天的航海日志上最后一句总是写着: 继续前进!。振作起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