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242669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 语文五年级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摘要:态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并运用在写作当中。 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学习目的】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课文第二部分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作者运用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表现手法。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并运用在写作当中。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学习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并运用

2、在写作当中。【教学准备】有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写作训练1提供写作素材爸爸看球赛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3选择有特点的习作指名朗读二、重读课文,复习所学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2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和故事情节,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3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三、分析课文,深刻体会作者运用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表现手法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

3、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2纵向联系,感悟“吝啬”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2)生反复读这句,思考:如果他他这时还能说出话来,可能说些什么?(3)这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4)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两根灯草芯,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草芯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5)在听了大侄子

4、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此时他心情如何?说说你的见解。(让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6)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板书:动 作神 态与大侄子的交流伸出两个指头把头摇了两三摇与二侄子的交流越发指得紧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与奶妈的交流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把眼闭着摇头与赵氏的交流点一点头,把手垂下四、体会写法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临死前的严监生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要集中笔墨,不要面面俱到。要与外貌描

5、写适当区别,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三)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五、欣赏美文,加深理解让学生一边欣赏一些优美的片断,一边进行分析美在哪里。六、练笔:根据老师的提示,对一开始时写的文章进行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