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孩子的好奇心.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24249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呵护孩子的好奇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南通市文华小学 赵允昌今天是星期二,微风轻拂,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正是欣赏美景的好日子。下午第一课是作文课,我要求大家以“春天的花坛”为题写一篇习作。我带着孩子们到学校花坛观赏美丽的景色。孩子们都被眼前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花朵、翠绿欲滴、娇嫩无比的小草吸引了。他们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鲜花、娇小的嫩草,一边指指点点,讨论花草的颜色、形状,吮吸着浓浓的花香突然,有一个孩子尖叫了一声:“那儿有个鸟窝!”接着就热闹了:“小鸟!”“小鸟在哪里?”“在黄新手上!”“黄新抓到一只小鸟!”大家都涌向黄新:“给我看看!”“给我看看!”我一看,花是没人看了。黄新是我们班有名的“捣蛋

2、鬼”,哪一天不闹出点事来就不叫黄新了。按照常规,应立即制止孩子们的举动,并命令黄新将小鸟送回鸟窝,将孩子们的视线拉回到花草上来。但我想了想:孩子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如果不正确引导,一味的制止,不知他们背后又会弄出点什么事来。黄新,他能放过小鸟吗!再说,即使能把孩子们的视线拉回到花草上来,他们还能专心观察吗?想到这里,我灵机一动,平静地说:“你们都非常喜欢小鸟吗?”“喜欢!”孩子们齐声回答。“那我们来看看小鸟,好不好?”“好!”孩子们多激动啊!黄新见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就小心翼翼地捧着小鸟来到我跟前,大家也兴致勃勃地聚拢过来。我让黄新将小鸟放在草地上,黄新犹豫了一下,小心地将小鸟放下。小鸟在地上扑

3、愣愣折腾了一会儿,停了下来。我问大家:“谁能说说这只小鸟的样子?” 孩子们一听到我的问话,立即聚精会神地观察起小鸟来。不一会儿,孩子们争论的声音响起来了,接着纷纷举手。我让黄新先说,他平时最怕作文了。他想了想说:“这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瞧,它的翅膀还没长全呢!”我又鼓励说:“你说得不错!还有说得更好的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说开了,他们对小鸟的样子的叙述也更具体更有创意了。“小鸟尖尖的小嘴,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子。”“小鸟背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部的羽毛是白色的。”“小鸟的尾巴像一把剪刀!”“小鸟正望着我们呢,样子好像有点怕。”“小鸟的嘴巴一张一合地,好像在说话。” 这时,我深切地感到孩子们

4、的观察力是多么强呀!他们正是在用自己的童心进行探究啊。想到黄新的行为,想到眼前的小鸟,我接过孩子们的话,又提了一个问题:“是呀,小鸟的嘴一张一合的,好像在说话。瞧它那害怕的样子,它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又叽叽喳喳地说开了。“可能是黄新弄疼了它!”“它从没见过我们,感到陌生,感到害怕。”“它在说它要回家。”“它要妈妈。”孩子们的想象多丰富呀!我转过头来问黄新:“黄新同学,你能告诉老师你抓小鸟的目的吗?”“我特别喜欢小鸟,我想把它带回家饲养。”黄新怯生生地回答道。“哦,原来你是那样喜爱小鸟,真是个好孩子。可是你想过没有,这小鸟就像你一样,还很小,离不开妈妈?假如现在让你离开你妈妈,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5、,你会怎么样呢?你妈妈会怎么样呢?”“我知道怎么做了!”黄新又小心地捧起小鸟,一边抚摸着小鸟的羽毛,一边轻轻地说:“小鸟乖,别难过,都是我不好,我现在就送你回家!”说着,黄新就将小鸟放回了鸟窝。多么纯真的心呀!看到这情景,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两只手轻轻地拍了两下,孩子们先是一愣,接着,都鼓起掌来。是呀,巧妙地引导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望着眼前的情景,我又提了一个新问题:“同学们,瞧,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多美呀!小鸟又给这美丽的春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机。看到眼前的美景,你想到那些成语?”这下又热闹了:“花红柳绿”、“百花齐放”、“百花争艳”、“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哇,真不少!这花真

6、美呀!鸟儿呢?”沉默了一会又说开了:“鸟语花香”、“鸟啼花落”、“百鸟鸣春”、“百鸟朝鸣”、“草长莺飞”、“莺歌燕舞”我话锋一转,又问:“鸟语花香,多么美呀!你能想起一些赞美这些美丽景色的古诗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几处早莺争暖时,谁家新燕啄春泥。”将成语、古诗与眼前的景色联系起来,既复习了成语、古诗,又使孩子们学以致用,这不就是语文的目的吗?课后,我让孩子们完成习作,孩子们写得比以往都好。从这一课,我深深地体会到:好奇是兴趣的体现,兴趣是观察的动力,观察是写作的源泉。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激发孩子观察、探究的欲望,调动孩子的想象力,从而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