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讲义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24240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化常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文化常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文化常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文化常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文化常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化常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讲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阅读古代文化常识储备1、 孤古同“辜”,意思是:幼年死去父亲;古代帝王的自称等。2、失怙 指丧父,即死了父亲。语出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清代黄景仁和容甫 诗:“两小皆失怙,哀乐颇相当。”现代戏曲家洪深歌女红牡丹:“红牡丹幼年失怙,事母尽孝。”失恃: 自幼丧母叫失恃。3、丁忧 就是祖制,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 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 员居丧。丁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 “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父忧即父亲去世,母忧即母 亲去世。4、髡钳古代刑罚

2、。谓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 中。 ”5、奴隶制时期五刑 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刑-割鼻子,剕刑-砍脚,宫刑- 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于西周时期写入吕侯编著的吕刑,是一种野蛮的、不 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五刑是由五行相克而产生的。 “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 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 ”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肉刑开始逐渐被废除,从汉初的文景帝废除肉刑开始,以自由刑为主的封建五 刑产生了,封建五

3、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开皇律中作为刑罚体系得以体现,随后由 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议)进一步完善,标志着中国刑罚制度的重大进步。以上几种主刑都是针对男性犯人而言的,对于女性犯人,五刑则是指:刑舂,拶刑,杖刑,赐死,宫刑6、唐至封建时期五刑(1)笞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十到五十下。(2)杖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六十到一百下。(3)徒刑。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4)流刑。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5)死刑。分绞和斩二等。 而除主要的五刑之外,还有磔(俗称车裂或五马分尸)、髡(既剃发)、髌(也作膑,割膝骨)、刵(割耳朵) , 醢(

4、剁成肉酱),枭首,弃市,族诛等。封建五刑一直到清末才被废除。当然,五刑并非一定是上述两种情况,李斯死时也受五刑(司马迁报任安书:李斯,相也,具于五 刑)这里的五刑指的劓(割鼻)斩趾(斩左右脚趾)笞(用鞭,杖或竹板打)枭首(将人的头砍下悬挂以 示众人)菹(剁成肉酱)7、 诣(1)至I、拜访,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阙。前请教。(2)(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 造。苦心孤(指刻苦钻研,达到别人不及的境地)。(3)请求、要求8、里中指同里的人。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9、有司 指相关官员或有关部门。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10、风尘比喻纷乱或污浊的生活

5、,旧指仕宦。指作官的志向。出处晋书虞喜传:处静味道无风尘之 志,高枕柴门,怡然自足11、陵夷 衰落,衰败。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太原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阔。后凌夷,楼舍 连亘,半旷废之。12、哀诔哀悼死者的文章。诔:古代叙述死者事迹或表示哀悼。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辞藻绝丽, 尤善为哀诔之文。 ”13、俦 同辈,伴侣:俦俪(同辈,同一类的人物)。俦侣。俦列。俦类。14、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史。吏。属。佐。是中国汉朝时中央 朝廷和地方官署内设办事机构“曹”的长官。掾均由府主(本府的长官)自行任命。三公府掾、刺史府掾官 秩可至四百石或三百石,此类高级掾的任命需要向上

6、一级官署上报备案;此外还有不需要上报备案即可任 命的下级掾,官秩百石。县诸掾的官秩都在百石以下。15、 乾没 (1)冒险侥倖。晋书张骏传:“霸王不以喜怒兴师,不以乾没取胜。.(2)贪求;贪得。晋 书潘岳传:“岳 性轻躁,趋世利其母数誚之曰:尔当知足而乾没不已乎? (3)侵吞公家或别人 的财物。”宋史河渠志三“每兴一役,乾没无数。”16、迁祧 古代帝王对世数远隔之祖,依制将其神主迁入远祖之庙。后亦比喻束之高阁。17、谶纬 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 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它适应了当时封

7、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刘宋后谶纬之书亦受到 历朝查禁,所存仅少量残篇,有明古微书、清七纬等辑本存世。谶纬之书除其中包含的迷信成分 外,还含有某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 “谶”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 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 代的一句谶言。 “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东汉时流传的“七纬” 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皆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 经典。谶大

8、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的记载。纬则较为晚出,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 后来谶、纬逐渐合流。谶,许慎说文解字言部云:“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18、仆射 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仆射起源较早,秦律中有仆射称谓。汉代仆射是个广泛的官号, 自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以至于军屯吏、驺、宰、水巷宫人皆有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 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后来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至于宋代。其他仆射的名称大都废除。 故魏晋南北朝至宋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而言。19、埽 旧时治河,将秫秸、石块、树枝捆扎成圆柱形用以堵口或护岸的东西。 “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埽, 谓

9、之合龙门。 ”梦溪笔谈20、视事 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任职。“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21、膏火 灯火(膏:灯油)。比喻夜间工作的费用(多指求学的费用)。22、刀笔吏古时用笔在竹简上写字,写错了,用刀刮去从重写。指撰写公文或状词的人。典出 史记萧 相国世家: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萧何,原来是秦国的刀笔吏,无所作为。后来协助刘邦统一天下,建立大 功,成了汉朝的开国丞相。23、功曹 是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选署功劳。东汉各州亦有功曹,而名称略有变更。属司隶校尉 者称功曹从事,下设门功曹书佐等协助处理选用人员等事。其他的功曹从事改称治中从事(见“治中”),属 员仍称功曹书佐。历代

10、沿置。两晋、南北朝多改称西曹,也有并设西曹、功曹,官名有功曹从事、功曹史 西曹书佐、西曹参军等。24、休沐 类似于今日的星期日休假制度。我国古代的节假日制度由来已久。在汉朝已有,那时政府就制 定了官员五日一“休沐”(休息和洗头)的制度。据汉书霍光传记载:“光时休沐出。”王先谦补注道:“通鉴胡注:汉制,中朝官五日一下里舍休沐。”周作人的休沐日一文对此解释说:“他们留着长 头发,时时要洗,必须把它晾干了,挽好了髻,才能戴上纱帽,出去办公,一整天的休息的确是必要的。” 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隋朝。到了唐朝,官员的休假制度改为“旬休”或者“旬假”,即官员每十天休息一天。 王勃滕王阁序道: “十旬休假,胜友

11、如云。 ”元朝大概也是这样,及至明清时期,这一常规制度便被取 消了。中华民国成立后,仿照西方的休假制度,把星期天定为官方正式的休假日。在那时鲁迅的日记里, 常常可以发现“星期休息”字样的记载,可为佐证。这样的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且演变为双休日25、皂服旧时小吏所着的黑衣服。亦借指小吏。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人:“明君之治,务知人 之所患皂服之吏,小国之臣。故曰:皂服无所不克,莫知其极。 ”26、诮 根据给定字形解释。形声。字从言,从肖,肖亦声。责备。27、臧获 古代对奴婢的贱称。唐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臧获有不如意者,立杀之。”28、百五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清纳兰性德秋千索.

12、渌水亭春望词之一:悠扬 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一说,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故称百六”。参见一百五日、 百六。29、自牧 指自我调养,自我修养。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30、缧绁 捆绑犯人的黑绳索。借指监狱;囚禁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一一论语公冶长31、 聝 形声。字从耳,从或,或亦声。“或”指“边防巡逻”。“耳”指敌人耳朵。“耳”与“或”联合起来表示“边 防战斗中击杀入侵者,割下其左耳以表功”。本义:割敌左耳以记功。说明:古人用两种办法计算杀敌之 功:出示敌人首级或敌人左耳。在敌人被杀的数量少的时候,用首级数量评定功劳。这就是馘”;在敌人 被杀的数量多时,用左耳代替首级

13、计功。这就是“聝”。32、堞 形声字。从土,枼。枼亦声。 “枼”意为“薄片”。 “土”指“泥土烧成的砖块”。 “土”与“枼”联合起来表 示“用泥砖砌成的薄型矮墙”。33、 姑舅 丈夫的父母,公婆。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舅在,贝旧君舅、君 姑;没,则曰先舅、先姑。”34、五木 五种取火的木材。或指古代博具。以斫木为子,一具五枚。古博戏樗蒲用五木掷采打马,其后 则掷以决胜负。后世所用骰子相传即由五木演变而来。又指古代束身的刑具。35、反坫 (1)坫土筑的平台。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还在坫上为周代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 2.外向室。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

14、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管仲知礼乎?曰:邦君 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6、三归 娶三姓女子。论语八佾 :管氏有三归。37、捃摭 (1)采取,采集。汉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 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周书儒林传熊安生:“乃讨论图纬,捃摭异闻,先儒所未悟者,皆 发明之。 ” 章炳麟五朝法律索隐: “余为捃摭其文,附以说解,令吏士有所取法焉。 ”明谈迁国榷卷 十八: “山西按察使番禺陈谔,初按湖广,捃摭楚王细故,上素厌之。 ”(2) .指搜罗材料以打击别人。 宋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四: “某见 张君俞

15、 ,乃始知公中间亦为小人所 捃摭。”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窦群:“群等怨,遂捃摭吉甫阴事告之。”38、 牙帐(1)将帅所居的营帐。前建牙旗,故名。(2)中国古代边境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羌、铁 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的“首都”称为牙帐。著名的有回鹘牙帐城等。39、从弟共祖父不共父亲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父弟”。即现在所谓的堂弟。40、 中人 (1).中等的人;常人。 (2).中等人家。 (3).宦官。 (4).宫女。 (5).指有权势的朝臣。 (6).居间介绍或 作证的人。 (7). 中国人。高考文言文阅读古代文化常识储备(2)1、耆旧耆qi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耆年。耆绅。耆宿。(指德高望重的老年人)。2、践祚其意是指继位,登基,现收录于汉语字典中。践极(践极)登极;即位。清李渔奈何天闹封: “朕自践极以来,匪躬有失,饥馑荐臻,继以兵凶,愈增攘乱。 ”3、不豫(1).天子有病的讳称。逸周书五权:“维王不豫,于五日召周公旦。”(2)泛称尊长有疾。逸周书祭公:“我闻祖不豫有加。”不高兴。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