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242050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工综合实验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实验报告环境科学和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实际实验装置照片三、实验原理袋式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高效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编 制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含尘气体从 袋式除尘器入口进入后,由导流管进入各单元室,在导流装置的作用下,大颗粒 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均匀进入各仓室过滤区中的滤袋,当 含尘气体穿过滤袋时,粉尘即被吸附在滤袋上,而被净化的气体从滤袋内排除。 当吸附在滤袋上的粉尘达到一定厚度电磁阀开,喷吹空气从滤袋出口处自上而下 和气体排除的相反方向进入滤袋,将吸附在滤袋外面的粉尘清落至下面的灰斗 中,粉尘经

2、卸灰阀排出后利用输灰系统送出。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主要靠粉尘初层的过滤作用,滤布只对粉尘过滤层起支撑作用(一)捕集机理1. 筛滤作用过滤器的滤料网眼一般为5 一 50 口 m,当粉尘粒径大于网眼或孔隙直径或粉 尘沉积在滤料间的尘粒间空隙时,粉尘即被阻留下来。对于新的织物滤料,由于 纤维间的空隙即孔径远大于粉尘粒径,所以筛滤作用很小,但当滤料表面沉积大 量粉尘形成粉尘层后,筛滤作用显著增强。2. 惯性碰撞一般粒径较大的粉尘主要依靠惯性碰撞作用捕集。当含尘气流接近滤料的纤 维时,气流将绕过纤维,其中较大的粒子(大于1口m)由于惯性作用,偏离气流 流线,继续沿着原来的运动方向前进,撞击到纤维上而被

3、捕集。所有处于粉尘轨 迹临界线内的大尘粒均可到达纤维表面而被捕集。这种惯性碰撞作用,随着粉尘 粒径及气流流速的增大而增强。因此,提高通过滤料的气流流速,可提高惯性碰 撞作用。3扩散作用对于小于1 口 m的尘粒,特别是小于0.2 口 m的亚微米粒子,在气体分子的 撞击下脱离流线,象气体分子一样作布朗运动,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和纤维接触, 即可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这种作用即称为扩散作用,它随流速的降低、纤维和粉 尘直径的减小而增强。4拦截作用当含尘气流接近滤料纤维时,较细尘粒随气流一起绕流,若尘粒半径大于尘 粒中心到纤维边缘的距离时,尘粒即因和纤维接触而被拦截。5.静电作用许多纤维编织的滤料,当气流穿过

4、时,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现象,同时粉尘 在输送过程中也会由于摩擦和其他原因而带电,这样会在滤料和尘粒之间形成一 个电位差,当粉尘随着气流趋向滤料时,由于库仑力作用促使粉尘和滤料纤维碰 撞并增强滤料对粉尘的吸附力而被捕集,提高捕集效率。6重力沉降作用当缓慢运动的含尘气流进入除尘器后,粒径和密度大的尘粒,可能因重力作 用而自然沉降下来。一般来说,各种除尘机理并不是同时有效,而是一种或是几种联合起作用。 而且,随着滤料的空隙、气流流速、粉尘粒径以及其他原因的变化,各种机理对 不同滤料的过滤性能的影响也不同。实际上,新滤料在开始滤尘时,除尘效率很 低。使用一段时间后,粗尘会在滤布表面形成一层粉尘初层。上

5、述各种捕集机理,对一尘粒来说并非都同时有效,起主导作用的往往只是 一种机理,或二、三种机理的联合作用。其主导作用要根据尘粒性质、滤料结构、 特性和运行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随着滤料的空隙、气流流速、粉尘粒径以及其 他原因的变化,各种机理对不同滤料的过滤性能的影响也不同。实际上,新滤料 在开始滤尘时,除尘效率很低。使用一段时间后,粗尘会在滤布表面形成一层粉 尘初层。暮电吸引慣性建撞(二)工作原理袋式除尘器的捕集 机理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也瞪;J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粉尘因截留、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 等作

6、用,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层初层。新鲜滤料的除尘效率较低;图6-41机械振动袋式除尘器粉尘初层形成后,成为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提高了除尘效率。(三)注意事项:1. 随着粉尘在滤袋上积聚,滤袈两侧的压力差增大,会把已附在滤料上的细小 粉尘挤压过去,使除尘效率下降。2. 除尘器压力过高,还会使除尘系统的处理气体量显著下降,因此除尘器阻力 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3. 清灰不应破坏粉尘初层(四)滤料的选择1. 对滤料的要求 容尘量大、吸湿性小、效率高、阻力低 使用寿命长,耐温、耐磨、耐腐蚀、机械强度 表面光滑的滤料容尘量小,清灰方便,适用于含尘浓度低、粘性大的粉尘,采 用的过滤速度不

7、宜过高 表面起毛(绒)的滤料容尘量大,粉尘能深入滤料内部,可以采用较高的过滤 速度,但必须及时清灰2. 滤料种类按滤料材质分:天然纤维棉毛织物(适于无腐蚀、350 360K以下气体)合成纤维(性能各异,满足不同需要,扩大除尘器的使用领域)实验原理问答题:1. 什么是静压、动压和全压?答:静压(Pi):由于空气分子不规则运动而撞击于管壁上产生的压力称为静压。 计算时,以绝对真空为计算零点的静压称为绝对静压。以大气压力为零点的静压 称为相对静压。空调中的空气静压均指相对静压。静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势能,是一种力,它的表现将气体压缩、对管 壁施压。管道内气体的绝对静压,可以是正压,高于周围的大气

8、压;也可以是负 压,低于周围的大气压。动压(Pb):指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压力,只要风管内空气流动就具有一定的动 压。动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动能,也是一种力,它的表现是使管内气体改 变速度,动压只作用在气体的流动方向恒为正值。全压(Pq):全压是静压和动压的代数和:Pq=Pi+Pb全压代表单位气体所 具有的总能量。若以大气压为计算的起点,它可以是正值,亦可以是负值。三者关系:静压是由于分子运动力产生的对壁面的压能,在流场内各点大小 都一致;动压是因为流体动量形成的压能,仅在迎着来流方向存在。这是一对理 论范畴。全压是静压和动压的总和,反应了流体的做功能力水平。在流体流动过 程中,扣除阻力损失后

9、,静压和动压会相互转化,并不是不变的。2. 皮托管的测压机理是什么?使用中要注意什么?答:(一)测量原理皮托静压管(以下简称皮托管)是由一个垂直在支杆上的圆筒形流量头 组成的管状装置。本装置在侧壁周围有一些静压孔,顶端有一个迎流的全压 孔。它能测出差压,并根据差压确定流场中某处的流速,由流速和面积的 乘积计算出流量。皮托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伯努利方程在空气中使用的一个实例,如下 图所示。当理想流体均匀的平行流向静止物体时,设想其中一条流线撞在 物体上(即图中的A点),在此处流体发生分岔,A点称为滞止或驻点,A 点的流速为零,VA= 0。n如果我们选择两个截面i i、ii ii、i i截面流动没有

10、受到任 何的影响,流束是平行的,流速形成规则的速度分布,截面上各点的静压 力相等ii ii截面流动受到影响,流束密集,流速加快,静压降低。则 两个面上的伯努利方程为:P 少V 2 P少V 2尸V 2i + K l = 2 + K j + C_p 1 2 p 2 221 2式中:匚一I I、II II区间的流体阻力系数,这里可以不考虑 即:=0;P 流体密度,因为是均匀的Pi = P2 = PK 速度分布不均匀系数,这里可设 0 = K2= 1;P 两个截面的静压力;v两个截面的流速,v=va=o。整理得到公式为:P-P=V22 1 2 1式中:P2 总压力(因为动压为零);P1 静压力。如上图

11、所示,若在物体 B点开一个孔,由于均匀流场中静压力相等, 则P1 = PB = Po; 令 P2 = P1,V1 = V,则公式就变成为:1P - P = P V 20 2式中:P-P0实际上是流场中某一点流体的动压力 P。(二)皮托管结构皮托管的原理结构如下图所示,当一台差压计两端分别和总压管和静 压管连接,这样差压计上就可以显示出动压值来。上图是一般皮托管的结构,为了能看清楚把两端放大。如图中可以看到 皮托管外形是一个直角弯折的金属管,和管轴平行安置的直角边是测头, 其顶端有一个总压孔,在其侧壁有若干个静压孔。总压孔和静压孔不相通, 分别用导压管引出,从静压孔至总压孔称为鼻端。直角的另一边

12、称为支杆, 引出总压孔和静压孔的接头以便和微压计相连。其上有定向杆,指示鼻端 方向。测量总压力的管子叫皮托管;测量静压力的管子叫静压管。(三)皮托管的使用方法1. 要正确选择测量点断面,确保测点在气流流动平稳的直管段。为此,测量断 面离来流方向的弯头、变径异形管等局部构件要大于4倍管道直径。离下游方向 的局部弯头、变径结构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2. 测量时应当将全压孔对准气流方向,以指向杆指示。测量点插入孔应避免漏 风,可防止该断面上气流干扰。用皮托管只能测得管道断面上某一点的流速,由 于断面流量分布不均匀,因此该断面上应多测几点,以求取平均值。3使用前测试一下畅通性。小静压孔经常检查,勿使杂质

13、堵塞小孔使用后及时清洁内外管,以保证长期良好状态。4. 皮托管的直径规格选择原则是和被测管道直径比,不大于0.02。以免产生干 扰,使误差增大。测量时不要让皮托管靠近管壁。5. 测量时应当将全压孔对准气流方向,以指向杆指示。测量点插入孔处应避免 漏风,防止该断面上气流干扰。按管道测量技术规范,应合理选择测量断面的测 点。6. 皮托管只能测得管道断面上某一点的流速,但计算流量时要用平均流速,由 于断面流量分布不均匀,因此该断面上应多测几点,以求取平均值。测点按烟道 (管道)测量法规定,按“对数一线性”法划分,也可按常用的等分面积来划分。(四)注意事项a. 皮托管测量头的轴线和管壁的距离不得小于测

14、头直径。b. 皮托管的位置应测准到下列两个允差中的较小者。0.005x,其中x是平行于 皮托管定位方向的管道尺寸;土0.005y,其中y是皮托管到最近管壁的距离。c. 矩形横截面测量点的最小数目为25,测点位置应根据平行于各管壁的五条直 线的交叉点来确定,若采用算术法计算轴向平均速度测点分布按有关规定执 行。d. 圆形横截面的各测点应被设置在同心圆上,在横截面上至少为两个相互正交 的直径上,每个半径上至少3点,因而在一个截面中至少有12个测点。e. 使用皮托管定期检验、标定。(五)皮托管的保养1. 1使用中可能造成管子弯曲。在使用前检查一次,明显挠曲预先校直,锥头损 伤则不能再使用。2. 2在

15、含尘管道中使用后,管内可能有积尘或水汽。应在使用后用吹气方法吹净 后盛盒。或在使用前测试一下畅通性。使用后及时清洁内外管,以保证长期良好 状态。3. 小静压孔经常检查,勿使杂质堵塞小孔,造成压力不通。四、实验步骤1.运行除尘器,测进口和出风口的静压和管径中心的动压;2.称量500g滑石粉,在进风口处5min内均匀送尘完毕后,测进风口和出风口的 平均静压和管径中心处动压,然后振打清灰,收集灰斗处粉尘质量,计算除尘效 率。3称量lOOOg滑石粉,重复步骤2,并计算在该条件下的除尘效率。五、实验记录及原始数据组别讲尘量/g进风口出风口粉尘捕集量/g静压/Pa动压/Pa静压/Pa动压/Pa10-119125-1220502500-100-115-2-13341831000-120-120-15-178840六、数据处理及结论组别讲尘 量/g进风口出风口压力 损失A P/Pa除尘 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