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焦虑分析与策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241265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园焦虑分析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入园焦虑分析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入园焦虑分析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入园焦虑分析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园焦虑分析与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由家庭走向幼儿园,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幼儿从这一刻起,就迈出了家 庭的狭小天地,而真正走进了充实灿烂的集体生活。然而,幼儿就为这一点,将面临许多不适应: 没有亲人,只有陌生的老师和同龄的小朋友;没有人整天围着自己转;吃点心,玩玩具不能随心 所欲。面临着陌生环境对自己的挑战和冲击,他们的反应是哭闹, 拼命地哭喊、尖叫,不让父 母离开,无视老师的安慰,拒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或者会静静地坐在活动室的一角,默 默地伤心流泪,不理不踩其他小朋友,也有的会拒绝进食。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幼儿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亲人分离是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 生

2、人产生不安全感和害怕感的反应。幼儿刚入园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说来, 孩子眷恋父母,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天性或本能。依恋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表现。一定 的依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日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由于孩 子过分的依恋而产生的分离焦虑,会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那么,长时间处于消极的焦虑状 态,会严重地影响幼儿身心发展。针对班上一些入园焦虑幼儿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帮助幼儿克服焦虑,缩短适应期,稳定情绪方 面,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策略。案例一: 悦月刚入园,她一进教室,就哭:“我想妈妈。”妈妈一走,她就会找上一个老师,抱住大腿就要 往上爬,嘴里说: “抱抱

3、,抱抱。”老师还得做事,不可能总抱她,但她看到没法抱了,就还是跟 着老师,拉着老师的手,她喜欢单独跟着一个老师或阿姨。老师要是抱抱她,她就不哭了,或者 哭得小声了,要是老师抱别的小朋友,她又会使劲地哭,她的书包像是宝贝,整天背着都不嫌累, 一说要拿走书包就哭。分析: 悦月的父亲是个地质勘测队员,有时会较长时间在外工作,没法经常回家,双方的老人又没法 帮助带小悦月,悦月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由妈妈自己专门带,从未离开过妈妈,对妈妈的依恋较 为强烈。策略:1、肢体接触,安定情绪。 克劳斯肯内尔假说表明,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早期皮肤接触会促进依恋关系的早期发生, 悦月进入了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离开了母子

4、,恐惧、忧虑等情绪油然而生,情感上如断 乳期一般无法适应。我能理解悦月主动要求老师抱抱的想法,肌体的皮肤接触,寻求保护,我尽 量满足了悦月的要求,抱抱她,使她感受到类似母亲般的爱抚,感到安全,满足悦月的情感需要, 让悦月对我产生亲切感和依恋感,从而缓解入园焦虑,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2、利用玩具与游戏,转移注意力。 由于悦月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好像老师是她一个人的,霸占着老师,不能抱别人。我假装手 酸,用夸张的口气说:“老师的手酸死了,你下来自己坐会儿。”然后可以用好玩的玩具吸引她 的注意力,使其暂时忘却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用游戏可以帮助悦月尽快与同伴熟悉起来,如: 开火车游戏,就让她接在老师身

5、后的第一个位置,悦月也能愉快地进行游戏,渐渐地,她也能接 纳同伴了,找到安全感、归属感。3、逐渐她转移对书包的依恋。 离开了父母,悦月把情感的表达对象转向了自己的书包,爱背书包是她的恋物表现。我并不用 急于要拿走她的书包,过一些时间,再与她商量,背着书包太重了,拿下来才好休息。或让书包 去开火车(小朋友的书包排队开火车),或让书包去上“书包幼儿园”放学时再去接它。这时的 她对我有了亲近感和信任感,她也能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案例二: 青颖到幼儿园来的第一天,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眼泪时不时地要往下掉,显得很孤 单。第二天哭得没有那么利害了,但是还是独自一个人静静地坐,不去与别的小朋友玩。

6、如果 发现有人在看着她,她会移开目光,或低下头。分析:青颖是个较为内向的孩子,一时间离开了家,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会感到不适应,对陌生 的环境,她感到害怕,不敢主动去接触周边环境。策略:1、和蔼的态度,宽松的环境。青颖是个较为内向腼腆的幼儿,我们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她产生安全感、信任 感。每天来了都对她笑一笑,拉一拉她的手,摸摸她的头,每天主动找她聊聊天,说说一些轻松 的话题,让她感受到老师在关注她,老师喜欢她。后来,青颖看到我在关注她时,也能对着我露 出腼腆的笑容,偶尔也能对我说上那么几句话了。2、注重同伴的快乐感染力。我特意在青颖的座位旁安排几个小朋友如:小峰和芳芳,他们是性

7、格开朗的小伙伴。有时他们 在开玩笑,青颖在一旁也会看着他们玩游戏,静静地笑,后来有时也会插上简短的几句。我觉得 让别的小朋友去感染她,使她开心,让她在同龄人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也是一个不错的方 法。3、发现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在操作活动时,我发现青颖能用雪花片拼出好看的花朵,立刻在全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在 洗手过程中,我发现青颖能自己把袖子推上去,而其他小朋友还需要老师的帮助,我找到了她 的闪光点,立刻在大家面前表扬、鼓励她,我们可以感觉到她的情绪较为愉快,也不怕与别人的 目光交流了,有时还对我微笑,有时还静静地依偎在我身边。案例三:新生入园的第一天,教室里到处都是哭声,宜宾在妈妈的陪

8、同下也来了,他似乎充耳不闻其它 幼儿的哭声,很快地把班上的玩具汽车都找了出来,不一会儿,二三十辆汽车整整齐齐地摆成 了一条龙,这时,仕贤走过去拿了一辆汽车(显然,他也想玩汽车)没料到宜宾拿起另外一辆汽 车就往他身上打。老师加以制止,宜宾不再打了,但也不理睬其他人,继续玩他的汽车,子弦自 己从玩具筐了拿了一辆汽车,没想到宜宾看到了,就跑过来要抢,嘴里还嘟囔着说:“汽车,我 的。”子弦不给,他就抢,两个人就在活动室里绕起圈来打起来。吃饭前,大伙收玩具了,宜宾拿 着玩具,不肯收,满脸的不高兴。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宜宾喊着“110车,110车”跑过来,原 来,晨毅正拿着一辆警车在玩,宜宾正准备抢,老师

9、制止他,拿了另一辆车给他玩,他不要,推开 了。老师批评了他。过了一会了,晨萱拿了一辆公共汽车,宜宾又要有所行动了,老师用眼睛盯 着他,说不行,老师告诉他可以去跟她商量交换,可以去拿其他没人玩的玩具,不能抢小朋友的, 宜宾扭过身子不理老师。第三天,宜宾来园时哭了,不让妈妈走,说:幼儿园不好玩。分析:经过与家长的了解,知道:宜宾的爸爸是个独子,四十多岁时才有了这个儿子,家里人都很宠 爱,这孩子从小就爱玩汽车,家里每一次买玩具都是汽车,汽车就是他的宝贝,有时新的汽车晚 上睡觉还要抱着。家里就他一个小孩,在家都是他说了算。平时就是和妈妈呆在一起,爸爸上 班较忙,没空管他,妈妈有时做事,他就自己玩汽车,

10、常是呆在自己家的套房里,较少与邻居孩 子一起玩。对儿童来说,幼儿在家犹如一只自由翱翔的小鸟生活得比较自由、随性,从一个相对自由、宽 松的家庭环境中一下子过渡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自然加深他们入园的不适与焦虑。而 在幼儿园孩子们要过集体生活,而集体生活客观上要求大家要在各项活动具有一定规则意识, 这对于他们又是一个挑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宜宾自我中心意识强烈,霸占玩具的欲望较强, 刚来幼儿园的好奇和新鲜感一过,他感到来幼儿园得受约束很难受,才在第三天说不喜欢上幼 儿园。策略:1、强调规则,小步递进。我通过语言,眼神,肢体语言等各种方式,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宜宾什么能做,什么不行,使 宜宾逐渐

11、明白了上幼儿园得要遵守一些规则。2、利用讲故事、榜样示范法,教给他交往的方法。我知道宜宾想要玩时,不会与人商量,沟通,直接就抢,有时就用讲故事的方法,与班上幼儿讨 论怎样做才对,班上有些孩子较好地与人交往,我们也把这典型的身边事例让幼儿学习,宜宾 对待自己想要的玩具经过了:从直接就抢向同伴说:“给我玩一下好吗”问完后,不管人家 答应不答应,就要拿走向同伴说:“给我玩一下好吗”问完后,得到同伴的答应才拿。有时, 同伴不同意,他会跑来跟我说:“他不给我。”那么,我们会引导他去玩别的玩具。3、做好家园互动,加深与家长的沟通。我们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分析“宜宾刚开始喜欢上幼儿园,为什么过了几天才

12、哭着不 来”的原因,家长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继续坚持送他上幼儿园,鼓励宜宾遵守规则,适应集体生 活,我还建议家长增加玩具的种类,不要只是局限在汽车,可以适当地扩宽玩具种类。同时,提 醒家长要注意教给宜宾一些与人交往的方式,在双休日要抽出空带宜宾与同龄人一起玩,学会 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感受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乐趣。过了一段时间,来告状宜宾抢玩 具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宜宾也不说“我不上幼儿园”,而是说:“我喜欢上幼儿园”。因此,教师应该对于不同的幼儿所表现的分离焦虑,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要分析幼儿焦虑 的原因,是有生活自理上的困难、身体上的不适、交往方面的疑虑,还是其它方面的因素,要进 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教育。同时做好家园工作,只要家庭和幼儿园保持一致教育和良好合作,孩 子一定会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较快地度过入园焦虑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