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英语一些翻译技巧-要加强语文的功底.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240444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英语一些翻译技巧-要加强语文的功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MBA英语一些翻译技巧-要加强语文的功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MBA英语一些翻译技巧-要加强语文的功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MBA英语一些翻译技巧-要加强语文的功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MBA英语一些翻译技巧-要加强语文的功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英语一些翻译技巧-要加强语文的功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就未来管理者 深圳华章MBA英语一些翻译技巧要加强语文的功底首先,凡是一个篇章,就会遇到文体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所要译的文章是文学作品还是科学、法律方面的文章,是一篇简介性的文字还是一篇讲演词。因为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现形式上是很不一样的,如法律文体有一些法律常用词语,科技也会各自有一些专门术语,应用文有时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文学则更为复杂,因为其中对话,描述,心理描写,景物或人物描写又各有不同。议论文句式严谨,语言正式,长句较多,等等,这在遣词用句上都有差异。其次是语域问题。所谓“语域”(register)是指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我们可以从交际领域、交际方式和交际关系把语言分成

2、不同的语域,如从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来说,英语可以分为冷漠体,正式体,商量体,随便体,亲密体等五种,如果从交际领域来分又可以分成正式体,半正式体,公共核心体,半非正式体,非正式体等。不同的语域语言变体彼此是有区别的,如果用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就会看得很清楚。如“汤姆病了,今天没去上学”,如果说Tomdidntgotoschool,becausehewasill.这就是一句公共核心语,而如果说Tomwasill,sohedidntgotoschool.这就是口语体,即非正式语体,如果说:Beingill,Tomdidntgotoschool或Tomdidntgotoschoolbec

3、auseofillness.都是正式语体(当然这句话的内容用这种句式表达并不合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用原因从句的表达方式是比较正常的,用so连接的句子显得不怎么正式,用抽象名词和分词短语的形式都显得十分正式。另外有些表示相同意思的不同表示形式也有语域方面的区别。如accordingto和inaccordwith,前者为公共核心语,而后者为正式用语,Itisimportant和Itisofimportance相比,也是前者为公共核心语,而后者为正式体。甚至连冠词的用法都可以表示这种区别,Thehorseisausefulanimal;Ahorseisausefulanimal;Horsesare

4、usefulanimals.第一种用定冠词加单数名词表示类属的是正式用法,而用不定冠词加单数名词表示类属的则为公共核心语,最后一种,复数泛指的类属表示法则为非正式语体。所以,我们在接触一个篇章时,弄清它的语域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将决定我们在翻译时如何选片语句,例如,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句子:Afteranhourofclimbing,wefinallyfoundourselfatzhurongPeak,theveryapexofMt,Hengshan,towering1,296mabovethesealevel.我们可以从afterclimbing这种动名词用法看出比较正式,它不是用短句表示(

5、Afterwehadclimbedforanhour),如用短句则显得更为常见的公共核心语体,另外,apex,顶峰,巅峰,与之同义的词还有summit,top等词,但apex更为典雅,正式程度高于summit,更高于top.再有towering这一分词的使用,也说明其正式性,不是用短句(ittowers1,296mabovesealevel)。那么,我们在翻译这句时则用比较正式的语言,如可译为:“一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高达海拔1296公尺的衡山之巅祝融峰。”而不译作:“我们爬了一个钟头,终于到了祝融峰的山顶,它是衡山的最高峰,有1296公尺”。 一般情况,法律、科技、报道,讲演词,政论文等都比

6、较正式,而小说中文体,语域最复杂,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关于这方面的更多内容可以参阅一些关于文体学,语义学等方面的书。如果想在网上学习的话,最好找一些原版英语网站。 最后,谈一下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问题。信息的传递一般都遵循由已知信息引导出未知信息的,表示已知信息(旧信息)的部分叫主位,(theme)表示未知信息的部分叫述位,(theme)而主述位的不断推进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语言就不那么顺,也就是破坏了衔接与连贯。例如:Atnoon,wepicnickedinadenseforest,throughwhichranamurmuringcreek.Thewaterwassoc

7、learthatwecouldseereflectionsofbamboosandtreesandsoftlazycloudsdriftingacrossthesky.我们可以看出原文从时间(中午)引导出一系列新的信息,其中上文提到的那一天,在此说“中午”这一时间时可视为已知信息。在新信息中提到了密林中的野炊,林中有小溪,而第二句话用“溪水”来引导,因第一句中提到小溪,故在第二句中“溪水”当然已成已知信息了,它又引出一系列新的信息。所以,我们在翻译时也应如此。可译为:“正午时分,我们野宴于密林深处,林中小溪潺潺流过,溪水清冽,岸边竹树,天上闲云,尽映水底。”这种译文就意思上连贯,读起来顺畅。如

8、果破坏了这种规律,情况就不同了。例如:Wearemetonagreatbattlefieldofthatwar.Wehavecometodedicateaportionofthefield,asafinalrestingplaceforthosewhoheregavetheirlivesthatthatnationmightlive.ItisaHogetherfittingandproperthatweshoulddothis.原文中均以we(我们)作为已知信息,引导出不同的新的信息。所以,我们在译时不应破坏它。而有的译文则没有遵守,译为: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

9、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争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这样读起来就不顺,因为这段都是在讲“我们”应如何,如何,中间突然插进一个“烈士们”,有些突兀,故应改为:我们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是为了把战场的一角奉献给那些为捍卫国家生存而在这里英勇献身的烈士,作为他们的永久安息之地。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当的,是义不容辞的。在汉译英时,原文是汉语,理解一般不构成很大问题,这是很容易产生误导的。其实,我们说汉语容易理解是指交际中的理解,它与翻译中的理解很不相同,翻译中的理解要深得多,否则极易译错。所以在汉译英时,对汉语原

10、文一定要仔细思考才行,不可以以为一望便知,动手便译。如我们举一个小例子,来看一看汉译英时理解的困难。例如,我国一位领导人在谈到对台政策时,曾说过一句话:“大陆和台湾统一后,大陆不派人去,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都由台湾自己管起来。”这句话一听似乎就懂,但一旦动笔来译,情况就不同了,其中“不派人去”的“人”该怎幺译?总不能译为people或persons吧!那又是什幺呢?这时必须认真思考,参照上下文,根据讲话人的身份(是党的领袖人物),下文中“党、政、军”与上文中的“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相对照,可以断定“人”应是指“党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故可译为representatin

11、esoftheCommunistParty.另外,选择译词时一定要吃透原文的上下文,不急于立即确定译词。例如,下面一句:三年前,他因参与了盗窃团伙而被判刑三年,在劳改农场,因表现突出被提前一年释放。我们一看到“被判刑三年”马上就选择了besentencedto3yearsimprisonment.这类短语,而不注意下文的“在劳改农场”。实际上这句话已告诉你他判的“刑”不是“坐牢”(imprisonment)而是“劳改”,(reformthroughlabour)。另外,句中“在劳改农场”一语也会被初学者直接译为onthereformfarm,而实际上,根据上下文来看,这一段(包括这句话的更大的

12、上下文)都是以“时间”为主线的,所以这个短语也应从时间着眼来考虑,应译为whentheworkedonthereformfarm.这样体现的是他在农场的那段时间,而非地点。故此这句话应译为:Threeyearsago,hewasarrestedandsentencedtothreeyearsreformthroughlabour.Whenheworkedonthereformfarm,hehavehimselfsowellthathegotreleasedoneyearearlier.值得一提的是在besentencedto前又加了一个动词,bearrested,这是因为在英语中直接说bese

13、ntencedto令人感到太突兀。在英语中这个词前常加上一个词,如betriedandsentencedto等。翻译课不同于其它一些课程,它不仅是一些知识,更在于能力的培养上。如,数字大小的表示法,数的增减以及倍数表示法,分数的表示法等,尤其应注意一些特殊的表示法,例如英语中常用“减少(缩小)倍”的用法,而汉语却没有,这时应用汉语的习惯表示法表示。如:Switchingtimeofthenewtypetransistorisshortened3times.如果译为:“新型晶体管的开关时间缩短了三倍。”这是不合汉语习惯的,因为汉语的“倍”只用于“增加”“增长”之类,这时应改为:新型晶体管的开关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或“缩短到三分之一。” 总之,英汉与汉英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检验,绝不是读一本翻译教程书就可以有多大提高的,每个人都应从其它各门学科,包括英语的各门课程中去吸取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各方面的文化素质,才能切实提高翻译实际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