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236481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道德行为培养途径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其道德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的体现,道德人格是一个和一种自由自觉智慧的实践,是之所以区别其他动物的关键所在.因此,改革我国道德教育思路和方法,把“道德灌输”与“德性养成”有机的结起来,是当前德育建设的重要课题。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显然,“四有”都属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范畴,都属于道德教育任务,培养中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首要务。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

2、实践谈谈小学生道德行为培养的几种途径。1、利用思想品德教材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因素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但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大多都难以体会,因而,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是语言导示法,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不仅是教学技术问题,也是教学艺术问题,教师的感情素养和情感投入,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如:抓住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词句,通过饱含深情的导读,指导学生领悟情感;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新鲜事件,调动学生的情感;运用激情洋溢的演讲,娓娓动听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等。二是实物展示或实验,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如:学习“节俭光荣,浪费可耻”一课,让学生准备小麦、大豆、大米等,在课堂

3、上展示,让学生说说它们生产、收获和加工的全过程,或或放幻灯片、录像片等,使学生了解粮食真是来之不易的,再让学生看看平时丢弃的食物,最后反复背诵“锄禾日当午-”诗句,学生“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道德情感必然由然而生。2、对小学生要重视德性认知教育。加强小学生认知教育是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化德育课程体系,开展德性知识学习活动,做好德育教材建设。当前我们正面临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此时我们更应该把学生的德育任务摆在首位,从小学到时中学把德育内容注入各学科教学的始终,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构成完整体系,使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进行道德行为教育

4、。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德育认知应与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注重开发和调动学生心理潜能,从而去实现德育的内化。目前,有的教师自身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不高,超前、过高、或不按教育规律进行德育,导致学生无法接受、无法承受;有的教师脱离学生生活的环境,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实际,想当然的进行道德行为教育,只求形式、不讲内函。致使学生无法接受,达不到内化的效果,也就取不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目的。3、增强学生强化与内化统一的自我意识。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强化包括认知强化,文明行为训练和良好品德强化。例如:如何使学生学会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热爱集体,热爱祖

5、国,报效祖国等,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尤其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或模仿性道德实践,让小学生在直观形象地强化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示范,达到内化的目的,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4、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各学科的教材中,都有向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材料、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有创造性的去挖掘、发现,并及时有效地加以渗透、利用。例如: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是专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就应充分的把它利用发好,它的育人作用是得天独厚的。因此,教师应把思品与生活和思品与社会课的育人作用放在首位,使其充分发挥它的育人作

6、用,而不应把灌输知识目标、政治常识放在第一位。同样语文课是向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学科,其它的一些学科中也蕴含着很多的德育因素,都应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素材挖掘出来,用于教学之中。5、重视学生社会公德建设在道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外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的品格就是人的一连串行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助矛盾对立的伟大与刚强才能衡量出来。按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去塑造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制定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公约等。号召学生开展“与文明握手,告别陋习”、“为贫困学生献一份爱心”等主题活动,这种延伸于课外的德育活动,融知识性

7、、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6、提高教育工作者德育水平,形成良好育人环境。伟大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世界观,他的一言一行,都会使学生受到那样这样的影响。”学博为师,德高是范;教师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会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深刻的意义。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一不作为信息传导给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规范自己的

8、形象。教师要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带动学生自我教育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必须努力提高小学教师的道德修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7、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如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标准不统一,则会使受教育者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倒行心理冲突,增加其混乱性,从而影响小学生的道德品性的养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今天之所以高度重视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根本原因在于道德在塑造人的心灵、秩序和人格结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面对当今社会要尽可能地优化当今的德育环境,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有效协调,使小学生成为新世纪道德健

9、全、人格健全的可造人才。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的家长为追逐眼前的利益,外出打工,把子女单独留家就读或实行隔代管理,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致使部分学生从小养成不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单亲子女的增多,给德育工作者增大了教育的难度。为培育合格建设人才,全社会都应动员起来,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网络教育。当然,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培养的途径还很多,作为新世纪的德育工作者,应在新形势下,更新德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德育途径,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全格人才而奋斗。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有时需要交叉使用。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灵活地加以运用,力求达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作者:卫才华 邮编 442518 地址:郧县白桑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