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面镜成像7.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22885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平面镜成像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平面镜成像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平面镜成像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平面镜成像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平面镜成像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平面镜成像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平面镜成像7.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明淑华课题平面镜成像(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实验)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前两节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对光的反射的延伸,是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从实验当中得出结论进而应用到大量的生活实例当中。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学情分析学生由于经常接触平面镜,已经对此很熟悉了,但是对于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依然是一知半解的。同时因为感觉上存在一个误区“近大远小”,觉得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这个需要在实验过程中纠正过来。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2、能: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初步学习等效替代法,设计实验方案和改进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2.培养学生记录数据,用数据、实验说话的实事求是研究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策略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魔术表演(隔山打牛)(1)演示: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放在玻璃板的前后。转动玻璃板,展示装置构造,吸引学生注意。操作:用打火机同时点燃前后

3、两根蜡烛,(实际上只点燃前面的蜡烛),之后吹灭前面的蜡烛的同时,后面的蜡烛也“熄灭”了。教师引导:为什么隔着玻璃板,我可以把后面的蜡烛吹灭?这个魔术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后面那根蜡烛并没有被点燃,而我们觉得后面的蜡烛点燃了是因我玻璃板前方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了一个像。)(2)引入新课:想要了解更多这个魔术的小诀窍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魔术,来一个揭秘之旅。二、 感知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教师提问:(1)大家看看这个玻璃板,能不能再玻璃板中看到自己?这个玻璃板有点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什么?(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或者见到镜子,学校的楼梯转角处都会有一面大镜子,很多同学走过都会习惯性照一照。

4、(比如谢梓涛忍不住去照照自己帅气的脸)但是大家在照镜子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镜子中的“你”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有没有什么关联呢?(演示:展示镜子照某些同学)比如:镜中的你和现实生活中的你大小是一样的吗?远离或者靠近镜子时你觉得镜子中的“你”有没有什么变化?靠近时,镜中的你“变大”?远离时,镜中的你“变小”?镜中的“你”,也就是这个像和现实中的你到平面镜的距离又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三、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分组实验)教师:同学们的这些猜想是对的吗?我们如何来验证呢?下面我们就进行实验来探究一下平面镜成的像的特点(板书)探究一: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教师演示:拿出一块平面

5、镜立好,在镜前放一支笔,在镜中会出现笔的像。(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提问:我们要怎么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有什么方法?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引导:在探究前我们做个小游戏,同学们能比较出这两个筷子的长短吗?(拿两根长短很接近的筷子演示)这样准确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更准确地比较出来呢?教师:(演示:那两根筷子放得较远,比较大小,逐渐靠近)如果我们要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我们习惯性地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师提问:(1)既然要比较像和物的大小,我能不能把镜中的像拿出来和物比较呢?(不能)(2)或者我们能不能把物拿到镜后和像比较呢?演示:不能,像没了,看不到镜后,看不到镜后怎么办?(从魔术中得到启发,把镜子换

6、成透明的玻璃板)教师引导:既然镜前的物不能移动(移动,像也消失了),那我们可不可以找个和这个镜前的物一模一样的物去替代它去跟镜后的像作比较?(等效替代法)下面同学们根据已有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注意:镀膜玻璃的M面正对自己 人形立牌当做物(现场利用隐藏录像机录学生的实验过程,作为课堂上的素材)如何操作:(引导 指导)教师提问:能不能讲一下你刚才这样操作的依据?生:物摆在镜前不动,拿另一个物去靠近镜后的像, 前后移动,看看这个物是否能够和像完全重合,若能完全重合,说明它们大小相等。如果不能完全重合,说明它们大小不相等。(学生总结)教师提问:如果放在其它位置,大小还相等吗?引导学生多次改变人形立牌的

7、位置,继续完成探究。经过实验,得出结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等大)(板书)教师提问:那同学们觉得像近大远小这个感觉是对的吗?(不对)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视觉效果而已从高楼往下看人很小。探究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实验器材:图钉若干,泡沫板,白纸,刻度尺教师引导:要比较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首先要确定物,像还有平面镜的位置。物,平面镜的位置好办,关键是如何找到像的位置。(代替物与像重合之后所在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所以探究一同学们已经找过像的位置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实验步骤:(1) 先在泡沫板确定玻璃板的位置和摆放方式(垂直于白纸),用图钉代表物

8、,把图钉按在玻璃板前面任意位置(记为A),找另一个相同的图钉在镜后左右移动直到与像重合。找到像的位置,按下图钉作为标记(记为A)。(每个小组进行三次实验,分别记为B,B;C,C)(2) 把玻璃板拿开,分别测量图钉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直接记录在白纸上)教师选取每个组两份到三份数据拍照上传投影对比(希沃助手、轻白板),通过分组探究,得出更为普遍的规律: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距)(学生利用上传的照片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分析有些同学数据偏差较大的原因:操作不规范没有完全重合就按下图钉玻璃板太厚有重影等探究三:物像的连线和平面镜位置的关系刚才很多同学已经测出了

9、A,B,C和A,B,C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那么把AA,BB,CC连起来,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把学生的实验数据图片放大,用直角板测量即可得出结论)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的像与物等大,等距,连线垂直,这些特点我们用数学上对称的知识,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镜面就是对称轴。动图演示:蜡烛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每个物点都有关于镜面对称的像点。所以整个物体和整个像也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四、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教师引导:(1)前面我们学习了小孔成像,知道小孔成的是实像,实像能够在光屏上呈现。那平面镜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吗?(2)把一张白纸放在物体成的像的

10、位置,在镜子后观察白纸上是否有像。(没有)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不是实像。这种眼睛看得到,但不能再光屏上承接到的像,我们称为虚像。(板书)(3)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呢?镜子中的这个像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光路图(PPT展示)解析:物体上的点A发出无数条光线。我们只画其中两条光线。这两条光线经过镜面反射后进入眼睛。眼睛就会沿着进入眼睛的反射光直线去看,就认为这些光是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汇点发出的,这个交汇点就是点A的虚像。其实这些光线是点A反射而来的。所以平面镜成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第3节 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 等距 连线垂直 虚像像与物关于镜

11、面对称。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学生观看魔术学生思考魔术的奥秘。学生思考并回答:像镜子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猜想。猜想:1.大小相同2.近大远小3.距离不确定(可以在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猜想觉得一样长,或者猜测某一边长。学生回答将筷子靠近在一起比较。学生思考得出改进方案:把镜子或者玻璃板学生思考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学生总结实验规律学生学会自己动手找像的位置学生实验,探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学生利用上传的照片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实验,探究物像的连线和平面镜的关系,得出结论。学生动手操作,在镜子后观察白纸

12、上是否有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猎奇心理,同时与学生的已有认识发生思维碰撞。通过魔术的演示给学生带了很强的感官效果,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对现象的原因进行思考。增加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让学生参与设计并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成像特点的理解。同时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积极参与的意识。巩固和深化平面镜成像这节书的内容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一、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由“隔山打牛”魔术作为引入,学生探究实验作为主线,最后习题应用作为总结。一开始的魔术演示不仅给学生带了很强的感官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的思考和分析,回归到本节新课当中。本节课

13、的研究主题是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去探究,自己动手动脑完成探究实验,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背结论。本节课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分为几步:提出问题与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 得出结论 交流评估。按照这样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在提出问题时,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照镜子这一情景让学生作出猜想。提出问题,层层深入,像物大小比较如何比较 像物与镜面距离关系怎么探究。在设计实验时,用这几个问题做铺垫,(1)用平面镜做实验看不到镜后的像应该如何?(2)为什么选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3)实验中如何测量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让学生明确仪器作用。为了进行实验的顺利,告诉同学一些必要的细节,和注意事项,再放手让学生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动手的机会,再让学生分析数据,结论自然得出。二、本节课的亮点其中本节课有几个亮点:(1)运用了隐藏录像机将学生的实验过程的片段录下来,然后作为素材在堂上即时分析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等。( 2)利用希沃助手直接把手机拍到的学生的实验数据和结果上传到电脑再进行对比分析和讲解,简单又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