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22673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尼斯的小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威尼斯的小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威尼斯的小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尼斯的小艇.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实验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设计理念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

2、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国外走走。看,这是意大

3、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401座桥梁横跨在117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118个岛屿,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慕名前往,游览之后,他写下了威尼斯小艇(板书)这篇佳作。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生:齐读课题二学习生字词。师: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课文了,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吗?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读:艄sho师:哎,请你再读一遍(船艄sho)师:一起读。生:船艄意图:关注学生易错的字音。师:继续读(指名)纵横交叉(ch)师:同学们有不同读音吗?(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多音字)ch(交叉)ch(劈叉)生叉ch

4、师:叉是多音字,叉这个字还有两个不常用的读音课下查一下字典。意图:这个字有四个读音,教师只关注了常用的两个,留下了两个让学生查字典,意在培养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师:唉,同学们,从字面上也能知道词语的意思。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谁想猜猜它们的意思。生猜: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意图:根据字面猜想词语的意思,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有助于高年级学生积累方法,为推想词句的意思打下基础。师: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齐读)三、整体感知师: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那下面就让我们再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说说课文能容)生:小艇的样子 船夫的驾驶技术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师随机板书)意图:梳理课文内容四

5、、重点段落品悟。 1、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构造特点。师:作者在众多事物中选择了小艇来写,那是一只怎样的小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大家认真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初步认识小艇)师:谁来说一下。生:像、像。师:对,像独木舟,像师:再仔细读一读描写小艇的句子,想一想小艇的_特点像独木舟。生:长、深、窄。板书,特点。师:像独木舟多有趣的样子,你再来读读吧。生:读。师:二三十英尺长,1英尺0.3048米,二三十英尺相当于10多米长呢,比我们的教室还长。(感受小艇的长)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读出自己对小艇长的感受)师:这小艇可真长。(师评价朗读)师:那什么特点像新月?生:(翘)像师

6、:多美的形状啊,你再来读一读。(生读)(感受小艇的外表美)师:小艇在你的朗读中更美了。师:同学们看老师换种写法也能写出小艇的特点。师:出示句子,与原文比较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生:读后交流。(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师小结:是呀,正是这几句比喻的运用,文字更生动了。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构造独特的小艇。师:让我们再美美的读一读吧。(带着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感受到小艇的美,比喻句的妙用)意图: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悟,了解课文写了小艇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比喻的。这是学生“得意”的过程;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比喻的作用,感受文字的美。

7、这是学生“得言”的过程。3.在品读中逐步形成对小艇形象的完善。学生脑海中的小艇,是通过内化文字一步步形成的,也许不如画面美,也许比画面更美。但这是学生个人感悟,是学生品文析句,思维想象的结果。师:同学们这么奇特的小艇想不想坐上去?那就坐上去吧,轻轻地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艇的美观舒适。2、品读第四自然段,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师:这么美观、舒适的小艇要想行动自如,还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师:认真读一读第4段,看看哪个词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通过关键词来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生:操纵自如。 预设:(找不到,提醒最能体现的)师:有几个动词体现了操纵自如,你发现了吗?生

8、:挤、穿过、急转弯(随机板书)(抓住动词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师:挤字用的特别好,你再来读一读。师:不管多窄,他总能用尽办法挤过去,一个挤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生:想象说。师:说得多好哇。师:谁能像他一样再说说一个穿过,仿佛也让你看到了?生:答。师:多了不起的船夫,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在感悟中读出情)师:来往船只非常多,速度特别快,河道十分狭窄,可船夫却能平稳的穿过,真是技术高超的船夫啊!我们怎能不佩服呢?谁再来读读。指名读。(训练有感情的读)合作读:这么多人想读,那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把这六句话分4层来读,|(分层次来读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动词,想象画面,

9、体会船夫的“操纵自如”,在品读中表达对船夫的敬佩之情;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及构段的形式。3、速读最后两段,概括两段内容。师:船夫的技术真了不起,看人们都来坐小艇了,快速默读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读)师:你来说。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师:所以作者说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联系到课文开头说明小艇的重要作用)师: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告诉了我们小艇是主要交通工具大街上的汽车。(板书)五、回顾全文,了解课文结构特点。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板书提示)(学习课文的结构形式)生:(总分)师:你真会读书,是呀,下面的部分都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这就是总分的关系。在写文章时,我们也

10、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使文章条理、脉络清晰。(了解总分的作用)师:同学们游览了威尼斯,观赏了小艇,你有什么收获?生(谈)师: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回顾本课的写作特点)1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2动静结合。意图: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回归整体。六、作业:写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家乡的景物,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写出特点。 尊严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尊严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可以让学生在吸收优秀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

11、态度。教学时,应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味道是品出来的,只有认真读、认真品,文章所蕴含的东西在我们的脑子中才会丰富、生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体会年轻人是怎样维护尊严的是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通过提问,让学生先融入课文中,融入人物的角色中去,展开想象,自主体会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二、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 等词语的意思。2、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体会人物

12、的思想感情。4、 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文中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过程: 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尊严一课,大家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一起读课题,好吗?2、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准备听写:杰克逊 沃尔逊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狼吞虎咽 3、对照屏幕自己订正。 4、请同学们简述文章内容,尽量用上上

13、述词语。过渡:文中的年轻人只是一名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呢?课件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1、生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生听写 生自己修改 生准备 生齐读。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 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是中年级的能力训练目标。 二、比较异同,初步感受。师:杰克逊问什么说他是个“富翁”,而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文章,走近哈默,去探个究竟吧!1、引导学生划出含有“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及“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的句子,体会词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2、引导学生划出含有“狼吞虎咽”的句子,体会词

14、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3、交流不同之处。 师:哈默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此时的哈默“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么?可哈默选择的却是干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1生划出。2生谈词语意思。 体会逃难人、哈默他们为饥饿所困,为焦渴所困,为疲惫所困的处境。 1生划出.2生谈词语意思。3体会他们对食物的渴望。 预设:哈默是在劳动之后才吃食物的。 横向比较,哈默与逃难人比较。同样的疲惫不堪,饥饿难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比较中突出哈默的自尊自爱。三、细读课文,感悟尊严。 1、 自由读2-5自然段,划出对哈默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注意哈默与杰克逊对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感悟写在句子旁边。 2、 分角色读。过渡:刚才,同学们从哈默的神态、语言、动作初步了解了哈默,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回顾哈默从不吃到吃的过程,再次感受哈默的尊严。 课件出示哈默与杰克逊的对话。 (师生分角色读)3、体会人物心理。 1)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 2)当听到“没活”时,他会想什么?3)当杰克逊要他捶背时,他又怎么想?4、哈默得到的食物与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