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22529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非常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B.研究物体运动时,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C.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是矢量D.“北京时间12点整”其实指的是时刻2.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也越大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D物体速度大小为0时,加速度也一定等于零 3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

2、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Bt=3s时,物体C与D间距离最大C在03s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5mD物体A和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的大4.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经1.5 s停止,刹车距离为9 m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 s的位移是( )A4.5 m B4 m C3 m D2 m5.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A,1s后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个小球B,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A、B两球之间的距离( )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C不断增大

3、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6.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2 m,第4 s内通过的位移是2.5 m,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2 s内的平均速度是2.25 m/s B.第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2.25 m/s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125 m/s2 D.第5秒内通过的位移是3 m7.小球从离地122.5 m的高处自由下落,则小球在下落开始后的连续三个2 s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g 取9.8m/s2)( )A.1:3:5 B.4:12:9 C.4:12:10 D.2:2:18.质点由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

4、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速度减为零若AB间总长度为s,则质点从A到B所用时间t为()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0. 汽车以15m/s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中加速度大小为4m/s2

5、,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刹车后2s末的速度是7m/s B.刹车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刹车后4s内的位移为28m D.汽车在停止前的最后1s内的位移是2m11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撞后又弹回空中,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弹后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则()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5 m/sB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8m/sC小球是从5 m高处自由下落的D小球反弹的最大高度为0.45 m12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

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中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t/s0246v/(ms1)08128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9m/sB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Ct=10s的时刻恰好停在C点D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距离三、 实验题(共16分,每空2分)13.(6分)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位置“1” (填:是或不是)小球释放的初

7、始位置;(2)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10分)某同学利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后面计数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所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为研究小车的运动,此同学用剪刀沿虚线方向把纸带上OB、BD、DF等各段纸带剪下,将剪下的纸带一端对齐,按顺序贴好,如图(乙)所示若各段纸带上方的左上角、中点或各段纸带的中点连接后为一条直线,则可以判断此小车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图中7.05 cm、7.68 cm、8.31 cm、8.94 cm、9.57

8、cm、10.20 cm,则打下点迹A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是f49 Hz而电压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_实际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电压变成210 V而频率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使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15(12分)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求:(1)汽车刹车的加速度。(2)刹车后6 s内的位移。 16.(14分)某一实验小组人员,放飞氢气球并携带物体竖直升空,当氢气球以20 m/s的速度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物体脱落,测得经22 s产品撞击地面,物体离开氢气球后,氢气球以加速度10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物体经几秒钟后离地面最高?此时气球与物体间的距离又是多少? (2)物体的释放位置距地面的高度17.(20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

10、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 以内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物理月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1、 D ; 2、C ; 3、B ; 4、B ; 5、C ; 6、C ; 7、B ; 8、B9、BD ; 10、AD ; 11、BD ; 12、CD三、实验题13.(1)不是 (2) 是;0.74;0.63;大于;不变四、计算题(2)从开始刹车计时,1 s时的速度为v1(9 m7 m)/2 s8 m/s,再经过4 s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

11、的总刹车时间是5 s,刹车后6 s内的位移:sat2 25 m 16.规定向上为正方向 (1) .2分 解得: .1分 气球上升: .2分=60m .1分 物体上升: .2分 h2=20m .1分 距离为: .2分 (2) .2分 解得:H=-1980m .1分 离地面高度为1980m 17.解:(l)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s货=v1(t0+t1)=10(5.5+4)m = 95m s警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s=s货-s警=75m (2)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v=90km/h=25m/s的时间: t = t内两车的位移 t时刻两车距离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t时间追赶上货车则: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才能追上货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