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工作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22431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工作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检测工作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检测工作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检测工作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检测工作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工作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工作管理制度.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工作管理制度三、检测工作管理制度1.检测流程框架图检测流程框架图2.检测样品接受保管制度(1)由业务办公室接受检测任务,按任务的轻重缓急,及时下达各仪器组,中心业务办公室接样后登记编号,再由仪器组办理领样手续(检测方法和标准应与客户确认)。特殊检测任务由业务办公室与仪器组协商后统一安排。(2)样品包装上应有统一明显的标志,保证不同送样单位的样品或同类样品不致混淆。(3)仪器组接受检测任务后派人到业务办公室领取样品、送样登记单,并办理交接手续。若样品附有技术资料,须加以说明。(4)样品登记单随检测工序流转,最后一道检测工序完毕后,连同送样报告原件,原始登记表交回业务办公室。(5)样品在检测前

2、后均由仪器组指定专人保管。(6)检测工作完毕后,检测人员须将剩余样品随检测报告送业务室保存,保存期为四个月,如确因样品不能长期保存,应在原始登记表的备注栏内注明,且此类样品不受理复测申诉。在接样时应向客户说明,并签字确认。(7)样品与副样保管环境应符合有关技术规定,以保证保管期间样品不丢失、不变质损坏、不丧失或减少其性能。3.检测过程工作制度(1)检测工作开始前的检查程序a.由检测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查,确认其外观质量,并记录检查情况。b.由检测人员对实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c.由检测人员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是否正常,并记录检查情况。(2)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a.检测工作应严格按照有关

3、检测标准和检测实行细则进行。b.检测人员应经考核合格才干上岗,参与每项检测工作的人员一般不少于两人,除仪器设有自动记录外,应由检测人员读数,记录人员复诵记录,以防止数据传递过程中发生差错。c.检测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对样品、监测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监测环境条件进行具体检测,才允许再开始检测。发生的问题应记录备查:涉及初次测量样品损坏、初次测量超差、反复检测数据离散太大。因外界干扰(如停电水气等)而中断检测,影响检测质量时,检测工作必须重新进行,并将情况记录备查。因检测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而中断检测时,必须将损坏的仪器、设备修复,经检定或检查合格后,而重新开始检测工作

4、。因检测工作失误或样品自身的因素导致检测工作中断,无法得出完整的检测数据时,所有检测数据作废。必须重新取样进行检测完毕所有项目,检测报告以第二次检测数据为准。不允许将两次检测的数据拼凑成检测报告。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如仪器损坏、人身伤亡等,应立即保护现场,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待妥善解决后再进行检测。d.检测工作结束后,所有数据应进行复核,确属无误后,才允许对样品作检后解决。e.在检测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用平行样、密码样、标准样检查所采用的方法,检校仪器及检测结果的可靠性。(3)检测过程结束后的检查程序检测工作结束后,应有专人对检测仪器的设备状态、样品的状态、环境条件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

5、录。4原始记录及数据解决(1)原始记录a.检测人员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认真逐项填写原始记录,笔迹清楚,数据真实,计算结果准确无误。原始记录必须有检测人员署名。b.原始记录是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删减。不得弄虚作假。未经领导批准不允许外单位查阅原始记录。c.原始记录如确需更改,应在作废数据上划两条平行线,将对的数据填在上方,加盖更改个人印章。d.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检测数据,校核完毕后须在原始登记表上署名。e.原始记录应随同检测报告送业务室,由业务室立卷后送交资料室存档,保存期不少于两年。(2)数据解决a.检测数据的单位名称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b.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当与检测系统的

6、准确度相适应,局限性部分以0补齐,以使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相等。c.整理后的数据应填入原始登记表的相应部位。d.检测数据须按GB8170-87数字修约规则进行修约。5.检测报告检测报告质量(1)监测报告是检测质量的集中反映,监测报告采用统一的格式,应填写完整,文字简洁、笔迹清楚、数据可靠、结论对的、署名齐全,所有检测数据均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2)检测报告一律由检测人员使用钢笔填写。(3)检测报告不允许更改。检测报告的审批(1)检测报告应认真校核,校核范围涉及报告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在校核中发现错误,应返回填写人重新填写,校核人不得自行更改,校核人必须在检测报告上署名。(2)校核后的检测报告交业务

7、办公室,由中心技术负责人和质量保证人审查签字,再由业务办公室登记编号,打印后发送。检测报告的发送和保管(1)检测报告的发送和发送登记手续由业务办公室负责。(2)检测报告向送样单位发送一份,业务办公室立卷保存一份,副本保存期不少于两年。(3)检测报告不得发往送样以外的单位或部门。(4)检测报告的发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5)未经本中心批准,不得复制检测报告内容,任何人不得借阅与其无关的检测报告副本。检测报告的更改(1)当发出的检测报告有错误时,应重新发一份经更正的检测报告,注明所代替的检测报告编号,并将原检测报告收回。(2)收回检测报告时应办理登记手续。6. 检测质量申诉的解决制度(1)监测质量的

8、申诉由质量保证负责人解决,并向中心主任报告解决结果。(2)受理检测申诉的有效期为三个月,自发出检测报告之日算起。特殊检测项目的有效期另定,并在检测报告上注明。超过有效期的检测质量申诉不予受理。(3)检测质量申诉应涉及以下几类:a.送检单位规定对检测结果做进一步解释,但未对检测结论表达明确地异议。b.送检单位明确表达不批准检测结论,规定复测。c.送检单位未向本中心提出异议,而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4)监测质量争议解决程序如下:a.业务办公室接到质量申诉后,分类登记,交质量保证负责人解决。.质量保证负责人会同室主任检查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对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测试环境、数据计算、解决、结论判断

9、方法等进行核查。如的确无误,应发一份确认原检测报告对的有效的文献,并办理登记手续。c.若经检查确因原始记录、数据解决、检测报告、结果判断等环节导致错误的,应发一份对原编号为的检测报告的更改报告,原检测报告作废并办理登记手续。对导致错误的直接责任者作适当解决。.若经检查,发现因原测试条件、检测仪器、检测方法不妥而导致错误的,应将备用样品重新进行检测并重新发送检测报告。重新检测的一切费用由本中心承担,对直接责任者作适当解决。(5)若申诉方仍持异议,可由有关部门主持对留样进行仲裁分析,一切责任均由败方承担。(6)对不可反复的检测,原则上不予受理。(7)有关质量检测申诉解决的所有资料均应作为技术档案,

10、在解决后的半个月内由质量保证负责人整理后交资料室保管。7. 标准物质的管理(1)标准物质是本中心检测工作的基准物质,由各仪器组管理。(2)标准物质的购置由各仪器组提出申请,经中心主任批准后交有关部门购置。(3)标准物质的保存环境应使其不变质、不减少其使用性能,应按说明书(合格证)上规定的使用期限定期更换。8. 技术资料的管理制度(1)技术资料的管理由中心资料室负责。(2)属于长期保护的技术资料有:a.国家、地区、部门有关质量检测的政策、法令、文献、规定。b.与中心设检测项目有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相关标准、参考标准。c.中心所属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或暂行校验方法。d.检测项目的检测规程、规范、大纲

11、、细则、操作规程和方法(国内外或自编的)。e.仪器设备的说明书、检定合格证书、验收、维修、降级和报废记录。f.其它技术资料(3)属于定期保存的技术资料有:a.各类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保存期两年以上。b.用户反馈的意见及解决结果,保存期两年以上。c.事故分析报告及解决结果,保存期两年以上 。d.样品接受发放,检测报告发放登记本,保存期两年以上。(4)技术资料的整理:第(2)项中的a、b、c、d四条内容由资料室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填写技术资料图录并对卷内资料进行编号,由资料室装订成册保存;其它各项,由各室负责收集、整理、保存。(5)技术资料的管理a.技术资料入库时须办理交接手续,在半个月内完毕分类、编目、制卡、立档和存档工作b.严格执行借阅制度,任何借阅技术资料都要办理借阅手续。积极开展代查代购、复印、阅览征询工作。c.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得查阅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d.资料室的工作人员应严格为用户保守技术机密。(6)超过保管期的技术资料应分类造册登记,经中心主任批准后才干销毁.(7)非技术图书资料的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