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力本位出发推进中医中专素质教育.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21922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能力本位出发推进中医中专素质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能力本位出发推进中医中专素质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能力本位出发推进中医中专素质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能力本位出发推进中医中专素质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能力本位出发推进中医中专素质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能力本位出发推进中医中专素质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能力本位出发推进中医中专素质教育.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能力本位出发推进中医中专素质教育中医教育 2000年第4期第19卷 中专教育作者:余甘霖单位:重庆市万县中医药学校万州404000关键词:中医中专;能力本位;素质教育;思考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secondary school;ability;quality education;thinking面向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发展性教育,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能力的综合培养,这与传统的强调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医中专的教育教学改革,应当大胆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界普遍推行的能力本位模式,促进素质教育目

2、标的实现。1强调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体力、智力及非体力非智力因素的性格、品质和意志力等。按教育学的解释,“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是知识内化所形成的潜在的能力;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素质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环境教育的影响和个体自身的努力在不断内化和外现中推进的,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素质教育简言之就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因而素质教育必然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中共中央、

3、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由此可见,强调能力是贯彻决定精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2能力本位模式是当今职教改革的趋势和方向能力本位即CBE(英文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缩写),是指“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如美国加拿大CBE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模式,法国的能力单元教学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制和职业能力等级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澳大利亚

4、能力本位改革经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以及国内职教界所熟知的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均以能力本位为其特征。能力本位是相对于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而言的,与学科本位为特征的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很大区别。目前,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在国外职业教育中已普遍推广,并正在受到国内职教界的认可和重视。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强调的是在针对具体职业岗位培养职业能力同时,开发跨职业岗位的可迁移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力本位模式的特征是以职业分析为基础,按照能胜任所从事的职业必备的能力结构及其形成特点来设计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满足专业需要为度,突出能力要求,以各项能力作为教学单元,用模块组合方式集合教学内容,采用以活动课为主的形式

5、,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模式应用性、针对性很强,对于正在逐步从传统的狭碍的专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中等中医教育来说,可以很好地借鉴这种教育模式。3以能力本位指导中医中专素质教育的推进31把握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知能结构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能力本位并非是轻视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重视能力的训练,在能力的培养中使知识得以深化,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中医中专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充分体现应用型结构的特点,以基础知识为前提,专业知

6、识为重心,相关知识为辅助。在学制有限,学生文化基础偏低的情况下,要以“必需够用”为度,把握知识的容量,处理好人文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和中医专业知识各板块知识的关系,构筑合理的整体知识结构。中医中专学生的能力结构应包括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三种能力。认知能力是指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分析判断归纳综合能力、实验验证能力等,对于文化起点较低,学制较短的中专生学习中医学来说是首要的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从事具体的专业技术的动手能力,表现为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这是中医中专学生能力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能力培养目标的重点,是将专业知

7、识转化为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如中医医疗专业学生运用“四诊”搜集病情资料的能力,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手段运用的能力,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件书写的能力;针推骨伤专业的传统复位和简单的手术操作,推拿按摩常用手法和技能等,综合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能力、计算机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有关专家提出当代中医师的培养目标定位于4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能适应21世纪中医师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能较顺利地解决临床问题;二是能与西医药人员合作共事并交流沟通业务,在医疗工作中有一定的共同语言;三是具有吸引服务对象的能力,以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赢得医药人才市场的竞争;四是具有适应并促进现代中医学术

8、发展的潜能。这不仅适用于中医院校的本科教育,同样对中医中专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有很好指导作用。32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促进“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中医中专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等层次的医学专业教育,为了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具体的专业工作岗位的需要,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教育部、卫生部近期联合颁发了中等医学教育主要专业设置标准,对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专业课程多,知识容量大、结构复杂,专业性强,重视和加强医学专业教育,对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卫生服务的形式和基层卫生保健的需求都发生

9、了极大的变化,医疗卫生服务形式逐渐向多元化和个体化发展,群众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更多地转向综合化和家庭化、社会化,国家不包分配使中医中专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对于学历层次不高的中专学生来说,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在这点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发展”的“四会”要求,特别是“学会生存”就显得更为重要。日本从70年代起就推出“培养理想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的口号,国内教育界对人才培养模式从“专才”向“通才”转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知识结构已得到普遍认可。“通识教育”不仅是造就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对应用

10、型人才的培养同样应受到重视。对医学生而言,加强“通识”教育,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广泛了解,开阔视野扩充知识面,克服专业人才知识面狭窄的缺陷;其次可以帮助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整体的了解和相互联系的理解,有助于促进各种知识的相互迁移;第三,建立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上的通识教育,是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全面的综合素质的需要。中医中专当前要注意从“两个突破”入手,一是从专业建设上突破,构建“医药护一体”、“中西医兼容”、“防治结合”的大专业小特色的模式;二是从行业界线上突破,从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兼具多种能力有广泛适应性的人才,提供“一张文凭、多种证书”,能

11、力加特长的模式,培养“医生兼律师”、“护士兼秘书”的复合型人才。3.3重视个性发展,把培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程式化的教学和标准化考试,习惯于按照统一大纲、统一计划、统一教材施教。把学生当“材料”,课本当“工具”、学校当“车间”、教师扮演着“工医”的角色,按照一个“模子”进行“产品”的加工。忽视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我们培养的医生、护士、药剂士不是机器,是有个性、有情感、有思维的“人”,人的教育培养应遵循人的自身发展规律,满足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面向21世纪的中医人才的发展目标应当包括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充分发展的优秀个性品质。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需要,

12、但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也不排斥个性发展,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医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个性发展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充分发展人的创造才能,这既是中医人才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要求,也是适应社会进步,中医学术创新发展的要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发表讲话中说:“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造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棗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也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

13、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正在成为当今各类教育的强势话题和关注热点。中专学生处于青少年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首先是要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结合专业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了解没有创新就没有祖国医学发展的今天的成就,用历代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成功的事例去鼓舞他们自觉探求中医药知识的欲望。第二是要注意对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三是注重对他们创新情感的培养,对创新个性发展的保护,丰富的创新情感是创新动机的来源。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是

14、创新活动的动力。个性在创新能力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新成就的大小。中专阶段学生个性特点尚不成熟,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创新个性,使他们养成勇敢顽强、坚韧执着,有恒心,独立性强,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这是培育科学创新精神的基础。要注意使学生特殊才能和特殊兴趣得到充分发挥,给“偏才”、“怪才”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让他们的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以及活跃的灵感,不受压抑的得到充分发展,培育他们在独立个性基础上的创新思维能力。3.4以能力培养为前提,促进教学管理的全方位配套改革以能力为本位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中医中专教育全方

15、位的改革,从培养目标上要转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倾向,教学模式上要改变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中心的被动形式,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课、小组讨论、个别学习占据一定比例的主动学习形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按“宽基础、活模块”组合,课程综合化趋势应受到重视,教学管理上要尽量减少过分强调规范统一的机械的做法,逐步开发“校本课程”和教材,推行弹性学制、学分制,提倡学生选课,改革考试和成绩评价方法,推广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运用。加强实习、实训,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和压力,在各种富有生趣的活动中发展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实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余甘霖,男,48岁,校长,副主任医师参考文献1,关越.能力本位思想的一种阐述.教育与职业,1999,(4):162,凌锡森.中医学专业西医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与方案.中医教育,1999,8(6):673,朱承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