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3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212460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3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3篇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第1篇近几年,分行内控合规部在省行内控合规部和市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履行新职能的新形势下,积极更新观念,顺利实现职能转变,大力拓展内控领域,改进内控方法,加大监督力度,不断提高内控质量,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1999年2010年连续8年被市审计局评为“内部审计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省突出贡献和创造新经验内审机构”;2010年省分行评为“查防案件先进集体”。一、转变工作职能,突出审计重点。1、狠抓内控综合评价,提高内控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的内控体系,是我们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建设要求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保证全行经营发展能够保持“

2、长治久安”的一项系统工程。2002年起,我们始终按照全面推进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进程的要求,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切入点,以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为突破口,在全行持续地开展了对支行内控综合评价工作,促进了各项业务健康的发展。一是坚持推行连续、序时的评价做法。每年对各支行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交流、检查监督五个方面实行了全过程内控评价,评价内容涉及到全行每一个业务品种、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重要环节。在综合评价中坚持“三个重点”,即以三级行为重点评价对象;以关键环节为重点评价内容;以过去查出问题为重点评价切入点。通过几年的内控评价工作,使各种违规违章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内控

3、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员工遵章守纪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02年支行内控评价等级为二级以上的行3个,占比42.9%;2010年支行内控评价等级为二级以上的行8个,占比100%。二是实施全方位的内控管理考核机制。按照总省行要求,将内控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单位评先重要参考依据的基础上,同时纳入对各支行经营绩效考核体系中。为各行狠抓内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且牵动操作层、管理层、决策层的切身利益,使内部控制基础进一步夯实,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每年按照分行内控管理奖励办法(试行)规定,在全行开展内控管理工作先进评选奖励活动,对内控制度执行好、管理效果好的行处、网点和专

4、业,以及模范执行规章制度、敢于抵制违规的一线员工和查处违规有功的检查监督人员给予表彰,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和典型经验。2、抓好专项审计,切实防范经营风险。3年来,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内控合规工作要点,以强化内控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为核心,加大对重点业务、重点部位和重要岗位的监控力度,认真履行常规审计职能,实现了预定目标。2005-2010年共组织开展审计项目77个,累计检查营业网点229个,其中:支行内控评价3次,专项审计10次,临柜业务突击检查4次,离岗、离任审计60次。参加省分行专项审计13人次,配合省行及外部检查19次;累计发现问题629条,发出检查意见书129份,提出整改建议27

5、8条,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的服务、保障作用。主要做法:一是按照“全面监督、突出重点、分步突破”的思路及实现“零违规、零差错”网点的目标,不定期地对各营业网点进行了临柜业务突击检查,每年网点覆盖面不低于30%,重点检查营业经理履职、现金管理、账户管理、反交易等16个风险点,对存在的问题做到了现场整改不留隐患,对严重违规的问题,按照临柜业务处罚记分处罚标准现场进行了现场记分处罚,做到了从严、从快的原则,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二是规范行为,深化专项审计。3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年终会计决算、贷款质量、电子银行等专项审计,其中把年终会计决算审计作为一项常规性审计工作进行了序时审计。通过审计规范了经营行为,经

6、营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各项业务稳步发展,呈现出“存贷两旺、不良双降、结构改善、管理加强”的良好发展势头。三是严格各项业务专项审计工作。在监督检查中,我们坚守“三个杜绝”。即:杜绝“下不为例”。要求每一名检查人员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制度,犯什么错误就要接受什么处罚,决不能因错小而手下留情,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弱化员工风险意识,放松案件防范警觉性。杜绝“姑息护短”。检查中如发现网点部门负责人对员工缺乏管理,对出现的问题隐瞒不报,事后补上的行为,我们会加倍进行处罚。杜绝“业务发展违规”。越是业务发展,就越要强化内控管理,预防案件事故,我们在检查中对因出发点是为发展业务而形成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

7、在严格处罚的同时,加强内控意识教育,真正做到“尊重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内控文化氛围。3、规范离任审计,服务经营决策。我们把任期离任、离岗审计纳入了干部管理程序和经营管理决策。一是在项目执行程序规范化管理上,我们按照人力资源部门先提交书面委托书,再拟定具体项目实施方案报分管行长审批,最后组织实施的基本审计程序开展,维护了审计监督和干部任免程序的严肃性。二是在项目实施规范化管理上,我们坚持分级管理、分级审计、下审一级原则,在“四个必审”,即任期届满或届中离任必审、拟提拔使用必审、任期满三年必审、撤降职或辞职辞退必审前提下,对离任、离岗审计范围、内容、成果利用作了统一规定,对审计事前、事中、

8、事后操作程序作了统一要求。三是在项目质量规范化管理上,我们不断创新审计方法,改进审计方式,严格执行了审计责任制、项目组长负责制、项目主审人负责制、审计质量考核制、审计结果督办制和审计情况通报制等一系列的内控制度来确保审计质量,特别是推行了项目主审人制和审计质量考核办法,从而减少了审计风险。在审计中,我们始终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其在任职期间的经营管理行为、责任和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审计评价。3年来,我们按照总行中国工商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离任稽核办法和省分行营业机构负责人离岗稽核实施细则要求,共开展离任、强制休假离岗审计项目60次,其中:支行正副行长总会计及中心主任离任审计

9、42个;强制休假离岗审计18个。二、强化业务培训,培育良好的内控文化。3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内控优先”原则,通过系统培训和宣传内控(合规)文化,使员工综合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普遍提高,遵章守纪和参与内部控制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提升,促进各行内控评价等级呈逐年上升态势。一是加强科技投入,最大限度地扩大培训人数。为达到全行所有员工都能直接收看到总、省、市行培训情况,创造有利于员工学习的良好环境,提高员工的学习热情,2010年在我们积极协调下,为5个支行安装了视频装置。二是建立学习制度,制订学习方案,保证学习时间。2010年在全行开展了业务操作指南推广应用工作,组织全行相关部门制订了培训

10、方案,确定集中授课培训内容,并列出详细的培训时间表。三是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注重学习成效。为确保学习真正起到培训员工、熟悉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和防范操作风险的目的,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了重点和专业针对性,重点把握各项业务流程、风险点和风险控制措施。在培训授课上,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操作实例、案件分析为重点。在培训反馈上,加强与员工交流,及时了解基层行员工对集中学习培训的反映,并针对反映的问题对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业务实例和案件分析。2010年共进行集中视频授课37次,累加参加人数2500人次。三、加强审计结论的利用,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审计结论的利用是实现审计目的、发挥审计作用的关键

11、环节。只有从纵向和横向向两个方面扩大和深化对审计结论的利用,做到审计一个行规范全行,处理一个人教育全行人,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成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我们主要抓了两方面工作:一是通过审计听证会的形式,帮助被审计单位认识自己工作的现状、主要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被审计单位正确利用审计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管理,改进工作。二是通过及时下发审计意见书、审计督办通知书、内部检查情况通报等形式,使主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检查情况,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及责任人处理情况,并结合自己的职能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和监督。三是对内外部审计检查中发现违规问题的责任人,坚决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12、3年来,共对146个违规违章单位和247名责任人提出了通报批评,对721名责任人进行了经济处罚,对11名责任人进行了记分处罚。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控合规员工整体素质。为不断更新观念,增强内控合规管理工作能力,提高案件防范意识,我们切实将员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我们以培养内控合规人员“把握宏观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体操作能力”为目的,突出了以审计业务操作规程和审计人员纪律为主的职业道德培训,注重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掌握,在审计队伍中广泛开展讲原则、讲纪律、讲学习、讲效率、讲奉献的活动,促进了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二是加强考核力度。先后制定完

13、善了分行稽核科内部管理考核办法和分行内控合规部绩效考核暂行办法,从政治思想、劳动纪律、内部管理、工作业绩、综合评议五个方面,按季进行考核,把内控人员的日常行为、内控执法检查的全过程都纳入了绩效考核当中,进一步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审计职能转变经验交流第2篇一、传统内部审计的缺陷(一)及时性与相关性不足高质量的信息必须具备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在以本钱和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的传统会计中,作为事后反映的会计报表对投资者、信息使用者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会计报表作为对企业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事后反映,主要考虑了可靠性,而及时性与相关性不足。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商务环境下,由于网络账务系统的共享性,投资者、

14、有关特定信息使用者可随时通过获得授权上网查询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的及时性大大进步,传统的内部审计已不适应信息时代审计的要求。(二)审计报告主要是事后审计,时效性滞后传统的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视的作用。审计时间一般是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完成后,由企业专职审计部分指定审计职员对全年的经营状况进行审计,包括会计报表审计、资产审计、负债审计、损益审计、合同审计及工程结算审计,审计的目的主要是对企业会计信息依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终极形成审计报告。由于审计报告的形成属于事后事项,其时效性不强,无法对企业的经营治理进行全方位评价。(三)内部审计的职能单一,主要是查错防弊目前,我国内部审

15、计职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财务领域,未深进到经营治理领域,审计工作只是停留于被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报表是否公正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国家的会计准则,即仅仅是查错防弊上,而不是对企业经营治理做出、评价和提出治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账本、报表及相关资料。如在对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企业是否根据投资比例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按照权益法或本钱法进行正确的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公道,合作对象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方案,往往都不往深进分析。而事实上,企业中真正存在的甚至是舞弊行为往往在这些

16、过程中。再如对审计项目立项时,几乎没有专门为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立项,只是在查账的过程中往发现内控存在的题目。因此,对企业总体的内控制度不能进行系统和权威的评价,也就无法发现和客观评价企业的潜伏风险,进而无法对治理当局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治理建议。(四)内部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单一化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等,这些工作只需具有丰富财会知识和审计经验的职员就可以完成。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网络的形成,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账簿、会计报表等存贮在机系统中,这就对审计职员的计算机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部分审计职员虽在财会审计领域经验丰富,但对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了解未几,这就造成审计职员由于不懂网络经营与网络财会,缺少应有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控制知识,不能识别审查和评价企业的风险与内控制度,难以对复杂的网络会计系统进行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