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印花税法.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21105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 印花税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十二章 印花税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十二章 印花税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 印花税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 印花税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印花税法打印本页第一节纳税义务人(熟悉)印花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书立、使用、领受印花税法所列举的凭证,并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内、外资企业,各类行政(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中、外籍个人。印花税的纳税人,按照所书立、使用、领受的应税凭证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五类:立合同人、立据人、立帐簿人、领受人、使用人。需要注意的是,凡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应税凭证的,其当事人各方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人,应各就其所持凭证的计税金额履行纳税义务。 第二节税目、税率(熟悉)应税凭证类别税 目税率形式纳税人一、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1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0.3订合同人2加工承揽合同按加工

2、或承揽收入0.5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按收取费用0.5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按承包金额0.35财产租赁合同按租赁金额16货物运输合同按收取的运输费用0.57仓储保管合同按仓储收取的保管费用18借款合同(包括融资租赁合同)按借款金额0.059财产保险合同按收取的保险费收入110技术合同按所载金额0.3二、书据11产权转移书据按所载金额0.5立据人三、帐簿12营业帐簿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合计0.5;其他账簿按件贴花5元立帐簿人四、证照13权利、许可证照按件贴花5元领受人【例题】下列各项中,应当征收印花税的项目有()。(2000年)A产品加工合同B法律咨询合同C技术开发合同D出版印

3、刷合同【答案】ACD第三节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应纳税额 = 计税金额比例税率应纳税额 = 凭证件数固定税额(5元)一、13个税目计税金额的确定:1购销合同,计税依据为购销金额。如果是以物易物方式签订的购销合同,计税金额为合同所载的购、销金额合计数。2加工承揽合同,计税依据为加工或承揽收入;如果有受托方提供原材料金额的,可不并入计税金额(原材料应按购销合同另交印花税);但受托方提供辅助材料的金额,应并入计税金额。【例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加工合同,甲公司提供价值30万元的辅助材料并收取加工费25万元,乙公司提供价值100万元的原材料。甲公司应纳印花税275元。()(2002年)【答案】加工

4、承揽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受托方收取的加工费和提供的辅助材料金额之和。应纳印花税=(30+25)0.510000=275(元)【例题】某电子企业4月与某工厂签订加工承揽合同,受托加工一批专用电子部件。合同规定,电子企业提供价值70万元的原材料,并提供价值15万元的辅助材料,另收加工费20万元;应纳税额 = 700.3+(15+20)0.5 =210+175=385元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不得剔除任何费用。施工单位将自己承包的建设项目分包或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或转包合同,应以新的分包合同或转包合同所载金额为依据计算应纳税额。5财产租赁合同

5、,计税依据为租赁金额(即租金收入)。【例题】A公司向B汽车运输公司租入5辆载重汽车,双方签订的合同规定,5辆载重汽车的总价值为240万元,租期3个月,租金为1.28万元。则A公司应缴印花税额()。(2000年)A32元B128元C600元D2400元【答案】B租赁合同以租赁金额为计税依据,应纳印花税 = 1.28(万元)1 = 1286货物运输合同,计税依据为取得的运输费金额(即运费收入),不包括所运货物的金额、装卸费和保险费等。7仓储保管合同,计税依据为仓储保管的费用(即保管费收入)。8借款合同,计税依据为借款金额(即借款本金),特殊情况应了解9财产保险合同,计税依据为支付(收取)的保险费金

6、额,不包括所保财产的金额。10技术合同,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的价款、报酬或使用。技术开发合同研究开发经费不作为计税依据【例题】甲企业与丙企业签订一份技术开发合同,记载金额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开发费用为100万元。该合同甲、乙各持一份,共应缴纳的印花税为()。A500元 B2400元C3000元D3600元【答案】B应纳税额=(500-100)0.32=0.24(万元)11产权转移书据,计税依据为书据中所载的金额。购买、继承、赠予所书立的股权转让书据,均以书立时证券市场当日实际成交价格为依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2(自2001年11月16日起由原来4改为2)的税率缴纳印花税。12记载资金的营

7、业账簿,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两项合计金额为计税依据。凡资金账簿在次年度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未增加的,对其不再计算贴花。其他营业账簿,计税依据为 应税凭证件数。13权利许可证照,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二、印花税计税金额特殊规定:见教材P198重点关注:(一)同一凭证有两项业务的要分别按不同税目计算印花税,否则从高计税。(二)有外币的按照书立当日的抬价来折成人民币作为计税依据。(三)无法确定金额的先按5元,以后再补贴印花。(四)已贴印花税,但事后合同没有履行的不退税。(五)购销合同以购销金额合计作为计税依据。(六)总包、分包合同中,分包合同应全额计税。(七)股票交易的印花税三、应纳税额计算-教材例题 第四节税收优惠(熟悉,注意结合应税项目)第五节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熟悉)一、纳税办法:自行贴花、汇贴或汇缴、委托代征。二、纳税环节:书立或领受时三、纳税地点:就地纳税第六节对违反税法规定行为的处罚(熟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