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208295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工作计划小学一年级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计划是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一种设想与工作思路。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关于教师工作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教师工作计划篇一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短,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对教师枯燥的讲解与练习会产生厌倦情绪。好动、多话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做动作模仿能力强,所以拫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多采用游戏、模仿性练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更好的掌握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

2、1、学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2、了解课堂常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练习秩序。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适应陌生的环境,如在陌生的场地进行活动或与陌生的同伴一起参加游戏活动。 三、教学内容: 1、队形队列 2、基本体操 3、游戏 4、田径的各种跳动和投掷动作 重点:队形队列难点:田径的各种跳动和投掷动作四、教学进度 五、教学措施 、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2、上课多采用鼓励的语言,实事求是 3、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工作计划篇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每班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

3、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二、教材分析 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如第六课飞呀飞中歌词从小鸟和飞机拓展到还有什么能飞让学生自由想象。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

4、发挥的空间。三、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四、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首。 、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

5、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六、教学进度教学进度: 第一周2课时 第二周 2课时 第三周 2课时第四周2课时第五周课时第六周 2课时 第七周 课时 第八周 课时第九周 2课时第十周 课时 第十一周 2课时第十二周 课时 第十三周 课时 第十四周 2课时 第十五周 2课时 第十六周

6、 2课时 第十七周至期末 复习、巩固以及期末考试教师工作计划篇三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以德立校,明德立人”的办学宗旨而努力。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3人,学生分别来自周围九个村庄。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

7、,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三、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育目标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

8、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活

9、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

10、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四、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 我是小学生啦 祖国的生日 美丽的秋天 我爱我的家冬天来了五个单元。 五、具体目标 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2、熟悉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3、学会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友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友探索的兴趣。六、各单元目标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

11、,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1.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知道10月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3.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4.学习收集有关资料。 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 1.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3. 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

12、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 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第五单元:冬天来了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

13、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七、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3、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4、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7、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