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节 聚落1.docx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9MB
约5页
文档ID:559185425
第三节 聚落1.docx_第1页
1/5

八年级地理(中图版·上册)“聚落”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八年级地理(中图版·上册)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新授课第一课时第三节 聚落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两大类型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样,但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协调适应性世界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为我们研究人类的文明史,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人地协调发展等有着重大的价值故本节的重点是“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学情分析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地形类型划分、世界人口等方面的信息,对于福建省的自然环境没有系统地学习,认识比较初浅所以本节课设置的难度较低,主要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密切教学方法 采用福建乡土地理资源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合,运用谷歌地球、小组设计房屋等手段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课程标准要求1.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目标1. 能举例说明自然环境环境影响聚落选址、分布形态。

综合思维)2. 能通过动手设计传统民居,分析不同区域传统民居特色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运用图片等资料,结合自身体验和感受,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3通过实例,感悟聚落文化传承与聚落发展之间的矛盾,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提升对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意识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重点:城市、乡村聚落景观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文化遗产保护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准备谷歌地球;课件;多媒体设备;导学案等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展示】身边的地理聚落景观1. 聚落的含义:人们聚居生活在一起形成聚落(过渡)你想了解我们生活的聚落的前世今生吗?这节课我们让一起乘坐历史的列车进行穿越,我们的第一站是古代,我们将一起探索聚落的起源欣赏图片了解聚落的含义激发学习兴趣一、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情境一】祖先迁徙至福建,要选择一居住地并从事农业生产1. 引导读图:图示地形类型2. 布置任务:根据情境,该如何选址,说明理由3. 谷歌地球寻找古村落4. 归纳:自然环境决定早期聚落形成【情境二】选好居住地后,要修建房屋,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该如何设计?1. 讲解:福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气候、地形等)2. 布置任务:小组活动探究,设计房屋3. 引导验证:原因分析4. 活动:找出图示建筑所在的地区,说明房屋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情境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房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锻炼与他人合作交流、地理动手能力二、聚落的发展(过渡)祖先们圈养家畜、发展农业,形成了村落。

随着时间的发展,村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情境三】乡村聚落向城市聚落发展的历程1. 展示:厦门的城市发展变化2. 任务布置:说出乡村→城市景观的变化(从建筑、交通、人口、生产活动)3. 展示:同一时期不同聚落形态4. 引导归纳:乡村和城市景观的差异5. 拓展延伸:住在城市享受到的便利?有何问题?城市的发展该何去何从?结合身边的案例,对比说出乡村、城市聚落的景观特点通过乡土地理材料加深对厦门城市发展的认识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过渡)城市的发展占用较大的土地,传统的聚落在逐渐变少,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展示】福建的聚落文化遗产1. 讲解:世界文化遗产土楼、鼓浪屿2. 提问:如何向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说不?3. 展示:中国记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思考、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总结1.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梳理2. 课堂反馈板书设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