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课题牛郎织女教学设计及反思作者及工作单位 海口市琼山区龙塘中心小学 吴瑞霞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带有神话色彩,课文内容符合小学毕业生的认知水平,便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衔接本文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从表达方式看,这篇课文与其他几篇都以记叙为主;在学习方法上与前一课没有割裂,可以继续学习记叙文的方法学情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农村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思考深度不够,因此本文以明晰情节为引导,以谈感受为切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创设情境激发其想象力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晰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最后进行联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目标 本文是民间故事,所以将目标定位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文章主旨,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民间故事的知识及产生的历史背景;积累词语;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培养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解决生字词;感受人物形象;情境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学生善良的品性和对恶势力憎恶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物和情节是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故事总是用来讲的,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情境表达限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因此确定教学难点为: 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故事历史背景及民间故事特点 三、整体感知、 四、感同身受 五、分析人物形象 六、创设情境 七、作业 1, 同学们,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1、人物认识:放下一张幻灯片: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2、介绍文体:《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你不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1、我们常说,家是温暖的港湾,而天堂也总被认为是最美好的归宿,可是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却都离开了这个“好地方”,为什么?他们实际上是哪一类人物的代表?有什么特点?2、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的生活遭到了破坏,那么是谁让他们有了如此的遭遇?(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实际上是哪一类人物的代表?有什么特点?1、2008年,神舟七号载着航天员载着人类的梦想,飞向了遥远的太空,航天员们遇到了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如果你是航天员,请你发挥想像,想想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课下阅读《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进行评述,200字以上。
学生发言 学生仔细观察并发言 牛郎受兄嫂虐待直至被赶走;牛郎得到老牛的指点,同织女结为夫妻;牛郎织女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牛郎织女一家被专制的王母娘娘拆散 书写理由,自由发言) 牛郎受到哥嫂的虐待,织女一直工作没有自由;普通劳动人民;善良、勤劳、勇敢 (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独立完成 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又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民间故事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有些情节不易为今天的青少年读者所理解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产生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民间故事的特点 (故事情节脉络清晰,重点训练学生对情节的概括归纳能力 (强调谈学生本人的感受,将文章情节和生活感受联系起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挖掘独特的生活体验;要求书写理由,培养随时记录的习惯,从而培养写作习惯)(使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幸福的真谛和追求幸福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学生对人物所代表的形象及特点推而广之)(由故事的矛盾冲突引出反面人物,对形象推而广之,激发学生对恶势力憎恶的感情。
延续故事奇特想像的特点,将现实生活和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故事背景下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牛郎织女牛郎织女 王母娘娘 普通劳动人民 封建统治阶级恶势力勤劳善良勇敢 凶狠残暴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牛郎织女》一文的读后感中,有学生痛恨王母娘娘的残忍,感慨牛郎织女不能在一起幸福地生活有学生指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织女违反天条,私下凡间,王母娘娘并不因为织女是自己的外孙而置天规不顾王母娘娘能够做到大义灭亲,值得赞扬教学反思写读后感,不仅提供了写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写读后感是结合阅读写作的最主要方式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写读后感在《牛郎织女》一文的读后感中,有学生痛恨王母娘娘的残忍,感慨牛郎织女不能在一起幸福地生活有学生指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织女违反天条,私下凡间,王母娘娘并不因为织女是自己的外孙而置天规不顾王母娘娘能够做到大义灭亲,值得赞扬。
看到学生能够跳出标准答案,能够全方位思考问题,我很高兴写读后感,一定不要盲目地写,要写出自己特有的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