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白桦》教材分析

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4.55KB
约47页
文档ID:559170136
《白桦》教材分析_第1页
1/47

《白桦》教材分析 《《白桦》教材分析》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白桦》教材分析 叶赛宁的抒情诗《白桦》于1914年发表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意境明丽,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分四节,每节四行 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 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当我们读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的时候,我们能完全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2、《天上的街市》《白桦》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在河北兴隆县,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清波漾漾的小溪,更有那让作家魂牵梦萦,恋恋不舍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21课,继续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 二.感知课文 1.在上一节课老师留了一道作业,(1什么是搭石?2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样过小溪?) 指名回答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出工必须_______?收工必须_________?赶集必须_________?访友必须___________?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_________-?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让你感到___________ 3.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这还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人们还愿意脱鞋绾裤过小溪吗______?到了水寒刺骨的冬天人们还愿,还能脱鞋绾裤过小溪吗_________?了解了这些,请说说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______ 三,品读文本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读出来. 2.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 师:请大家用心默读2-4自然段,寻找文中的美丽风景,将相关的语句勾画出来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精读第三自然段〉 1.谁来说说他找到的风景? 你找到的是这道风景〈出示第三自然段〉 2.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美? 3.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看“协调有序“就是指———————— (1)现在让我们加入走搭石的人群中一起去走走搭石,感受感受协调有序,好不好? (2)搭石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中,有信心吗?______那让我们 合作,来读一读(大屏幕出示)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4.一行人走在搭石上,一个接着一个,动作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就是——(生:协调有序)_ 5.同学们体会的真好,你们还从那些词语感受到了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6.(生描绘) 7.听你这一描绘,,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课件出示)请读读这两个词,把你看到的,想到的美读出来 8.读的真好,还有没有人想读?.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读这两个词 9.柔波在轻舞,我们的心也随之舞蹈.真美呀,这既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又象是一首清丽的诗,你们看: (变文为诗) 10.同学们先在下面自由练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

等会男女生分组比赛读,好不好? (男女生比赛读) 11.一行人协调有序过搭石,清波人影两相和,这看的见的景物美的确是家乡的——— 〈三.品读第四自然段〉 1.体会谦让之美 师:同学们体会的真好,在文中你还感受到了哪些美的风景 、女生读出示“如果有两个人……”) 师:从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真了不起,你读懂了文字中含着的美同学们一起来感受这份美(齐读) 2、体会“尊老” 师;除此之外,你们还找到了哪道风景?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们 师:伏字好在哪里,我们能不能用站,或蹲来替换这个伏字? (请四个同学来表演,师解说)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师:因为——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透过一个又一个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师: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

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品读第二自然段〉 1.家乡的人们走搭石,走出了真情,走成了风景,那家乡的老人摆搭石,又是不是一道风景呢?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一听,想一想,再和同学议一议: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从哪那可以看出来?(生自由发言) 3.摆石人如此善良,细心,如果你有幸走在这搭石上,你想说什么? 4.这一组同学起立,把你们对老人的尊敬,感激之情读出来? 5.他们读的好吗?(分组读) 6.搭石无声,搭石人有爱,这爱也是家乡的—————— 四.深入,总结 搭石,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透过一排排搭石,我们看到了家乡人们的———所以说搭石不仅联结着——-也联结着——————让我们用最美的音,最真的情,齐声赞美搭石,赞美家乡的人们吧(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大屏幕出示,鼓励生大胆说出生活中的美) 3、《天上的街市》《白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3.师小结导入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天上的街市》《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2.小组内讨论交流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六、拓展延伸1.背诵这两首诗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4、《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出示《美丽的大兴安岭》一课中“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着绣花鞋。

……” 2、结合《美丽的大兴安岭》说说“白桦”是什么样的? 3、找找文中的段落哪些句子在描写“白桦”?指名读 4、理解“低吟浅唱” 二、揭示课题: 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习课文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