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喂——出来》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103061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喂——出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5、《喂——出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5、《喂——出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5、《喂——出来》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5、《喂——出来》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喂——出来》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喂——出来》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喂出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科幻小说及相关知识积累(2)课文词语积累2、过程与方法尝试自主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理解小说的主题及给人类的思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性的两面性,培养真善美的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说起哈里波特,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这是一部深受人们欢迎的科幻小说。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说说,什么是科幻小说?多媒体展示:科幻小说,是随着现代科技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人们通常把科学、幻想、小说作为它的三要素。被称为“科幻小说

2、之父”的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其代表作是海底两万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喂出来也是一篇科幻小说。这篇小说不到1500字,因此从另一个标准分,则属于微型小说。除了篇幅短小以外,微型小说还有哪些特点呢?多媒体展示:微型小说,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乎意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既是科幻小说,又是微型小说,故称微型科幻小说。2、作者星新一,日本著名现代小说家。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著作有星新一作品全集。(多媒体展示作家图片)3、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答案)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哂笑()牟取()贪婪()履行()肮脏()签订()棘手()众目睽睽()逍遥法外()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哂笑贪婪纳闷

3、棘手众目睽睽心安理得莫衷一是逍遥法外任劳任怨慷慨大方一视同仁胸有成竹深不可测不容质疑二、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概括课文内容:(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一天,一个建筑工人听到了一声“喂出来”的叫声,接着,又有一块小石头从天上掉下来。)2、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 还会发生什么?(原先扔进去的垃圾都跑出来了,这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

4、的想法。)3、说说标题“喂出来”的意思。4、讨论本文中心,完成课后练习二: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同意第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三、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问题组,学生自由挑选其中的问题回答,留下的疑难问题小组讨论,教师协助解决。)

5、1、这个故事真实吗?这样的洞真的存在吗?明确:是虚构-幻想。但有生活真实性。2、这篇小说围绕什么话题来写?有何意义?明确:环保话题。3、这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明确:表面无底,其实未必。(师补充:正如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4、小说中的“洞”比喻什么?明确:人类生存的地球。5、文中说:“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这说明什么?明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时也给人们带来利益,但只是暂时的,潜伏着隐患。6、小说中两处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一处照应文题,同时为下文铺垫,引发下文的情节。第二处照应文

6、题和前文,同时启发读者领悟其中蕴涵的哲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的。7、小说中写了几类人?这些人有何共同点?你觉得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明确: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类人。8、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明确:人类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总 有一天人们将会遭到灭顶之灾。四、拓展延伸1、现实生活中,人类有没有因破坏环境而遭受惩罚的现象?联系身边实例说一说。生1:因滥砍乱伐,盲目围垦,98年导致长江特大洪水,嫩江流域、松花江特大洪水。生2:因破坏草皮,不合理的耕作、开发湖沼,使沙漠扩大。生3:河流污染,刮沙

7、尘暴,下酸雨。2、以前你对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生1:倒入村里设置的垃圾桶。生2:去河里洗刷时,倒入小河里。生3:倒在山沟里,被雨水冲走。想法:1、对垃圾应分类,建立垃圾处理厂,再加工,废物利用。2、垃圾转化,如废气变沼气、废物作燃料等。3、你身边有哪些城市垃圾?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处理的吗?生1: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废气,废水。生2:各种生活、工业垃圾由货车运到了垃圾场,让它腐烂;有的工厂把废气排到空中,废水排到地底下或河道中。4、除了垃圾以外,还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生:噪音,各种违章建筑,家畜家禽养殖等。建议略。五、布置作业1、

8、口头想像训练:具体说说天上掉下石头后,接下来会怎样。(同桌讨论)2、书面作业:写一段或一篇科幻小说(以下几题中可任选一题)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200字(适合于表达能力较差者)的黑洞旅游,可用第一人称写也可用日记形式写(适合于想像能力较丰富者)自拟题目以新颖的形式写一篇警示人类保护环境的科幻小说。(适应于写作能力、想像能力均佳者,教师可引导这些同学上网查阅有关环境科学方面的常识。)每一组由组长协调,三个写作题人数均匀。教师将选取好的片断和文章,张贴在学习园地中。【教学反思】首先,本教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开始以学生熟悉的哈里波特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快速了解了微型科幻小说的基本特点。通过检

9、查预习情况,扩大了学生的词语掌握范围。接下来整体感知两三问就接近文章主旨,因为本文情节简单,同时上课以开始就讲到微型小说的结尾出乎意料,所以宜马上从分析结尾入手来理解主旨。合作探究时,简单的、学生可以明确的问题马上过去,而剩下的、不好回答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以节省时间,在深入阅读层面上作进一步的分析。作业布置让学生自主挑选,而结果的展示有助于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使后进生也获得收获。其次,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从课文延伸到实际,学生通过举例、反思,认识到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的严重恶果。拓展了学生思维,树立起关心我们这个时代,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理念。第三,从教学流程看,各环节由浅入深,给学生设计了合理的台阶。有了前面对课文的理解,对生活实际的联系,对想像的训练,最后的书面作业就不会无话可写了,而保护环境的观念也就深深烙在学生脑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