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导学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08368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课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级: 七年级 学科:语文 主备: 李胜红 审核: 执教老师:李胜红 班级:七( ) 学习小组:( ) 学生姓名:课题: 7 最后一课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继续进行朗读训练,在反复朗读中熟悉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体味作者感情。2品位文中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内容,在揣摩小说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中体味文章的独特魅力。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

2、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二、自主学习1、简介课文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2、查字典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掌握词语的读音、解释)踱( ) 督学(

3、) 郝叟( )( ) 摊( ) 懊悔( )( ) chng f( )( ) 钥匙( )( ) 磨损( ) qdo ( )( ) 哽( ) 宛转( )(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下课的顺序记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本文的情节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下课,环境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人物有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三、合作探究1、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明确: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6)

4、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2、第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4、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上学路上:幼稚、怕提问、准备逃学 上课前:疑惑、诧异 上课中:难受、懊悔 宣布散学:悲痛、懂事、觉醒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

5、,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是: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找出描写其心理变化的语句。明确:小弗郞士的转变在全篇反映得很明显:从天真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热爱法语;从无忧无虑的幼稚热爱祖国;从不懂事、害怕老师留恋、理解、同情、敬爱老师。小弗郎士心情变化:快乐激愤难过懊悔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老师的爱戴。韩麦尔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被无辜赶走,令人痛心。小弗郎士对老师深切地敬爱,同时还掺杂着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复杂的感情。5、分析小弗郎士的形象。明确:贪玩幼稚

6、、害怕老师、理解敬重老师、懂得爱国6、小弗郎士在文中的意义明确:本文以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小说中他是一个变化、成长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他的爱国情感逐步成熟的升华过程。四、交流展示:五、课堂检测1、文中第2、3两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渲染了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纯真幼稚的心理状态,为下文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转变作铺垫。2、第3、4段的社会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形象而简练的交代当时的社会背景,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3、第7段交代课前教室气氛的作用?明确:课前教室气氛异常,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

7、步加深悬念为下文具体写最后一课做铺垫。六、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3、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二、自主学习(1)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2)

8、请在文中具体找出并标记三、合作探究1、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明确:穿戴庄重、语言柔和、内疚自责、痛苦万分(伟大而光辉的爱国者形象)2、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

9、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明确:“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3、“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明确:“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打开监狱大门”比喻人重新获得自由。意思是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也是战斗的武器,亡了国的人,只牢记祖国的语言,就是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4、“我觉得他从来没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明确: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

10、爱和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在。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位法语教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5、怎样理解27、28、29段中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明确:既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阿尔萨斯沦陷的极度痛苦,同时也写出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四、交流展示五、课堂检测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

11、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5、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评价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