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上传人:图*** 文档编号:559074376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部署,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抓“改革、服务”,突出严管用权、优化服务,切实规范行权运行,提升行政效能。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一)深入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构建以窗口为主导,审管分离的行政审批机制,推动行政审批以部门为中心向以行政相对人为中心转变。将全县行政权力清单中的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确认和其他行政权力四类共583项行政权力中适合集中办理的事项,除因保密和场地限制外全部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开规范办理,推行“统一受理、统一发件、部门现场集中办理”新模式。统一设置三个“一窗制”综合

2、窗口,分别受理企业设立登记类、投资建设类、委托办理类项目业务,实行“一窗受理,受办分离”。(二)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理顺权责关系。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会同县委编办、县法制办、县监察局及其他相关县级部门对县本级行政权力事项进行认真清理和优化完善,对法律废止、取消和上级下放事项进行动态调整,出台并公布了XX县县级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动态调整目录,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325项。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并出台了XX县县级部门行政权力责任清单文件,公布33个县级部门行政权力责任清单5934项,同时在政府门户网站、部门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大厅公布(涉密事项除外),接受社会监督。(三)简化优化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流程

3、。对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格式文本、示范文本,列明办理依据、受理单位、基本流程、申请材料及常见错误示例、收费标准及依据、办理时限、咨询方式等内容。进一步明确审批环节、办理时限和具体操作程序,着力减掉一批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证明材料,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提升服务效率。(四)纵深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进一步落实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组织相关14个县级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及时将相关行政权力下放,共为7个扩权强镇试点镇下放行政权力事项87项,编制办事指南和办理流程。根据扩权强镇下放的事权,不断拓展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内容,将国土、规划建设、农业、林业、卫计

4、、社保、民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抓住芦溪镇特色亮点加以推广,将党委政府印章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党政综合服务窗口统一管理,制作印章使用事项一览表及登记册,并将部分用印事项下放,履行领导代签制度,提供与“电子商务、互联网+”相关咨询,推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放、重心下移、服务下沉,消除“中梗阻”,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二、强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一)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中心功能转型升级。对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全方位优化调整大厅窗口布局,把更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社会服务事项

5、,如城区派出所的户政服务、惠民帮扶中心、老龄办、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不动产登记等调整入驻政务服务中心,拓展了中心服务范围,把中心建成了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中介服务等事项为一体的“政务超市”,为下一步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一楼大厅升级改造为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拉开了国地税合作共谋新模式帷幕,成为全市国地税合作县级示范区。目前,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单设窗口单位26个,窗口工作人员160人,纳入中心集中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确认和其它行权事项达431项。(二)着力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行“互联网政务”,逐步构建实体政务服务中心

6、、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政务动态、规范办理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事项等的网络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多样化服务,推动政务服务由“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通过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实行审批和服务事项在线咨询、网上办理、电子监察,做到利企便民。(三)进一步夯实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基础。通过开展专题调研,立足实情,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对镇乡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重点打造分片确立的示范镇乡和综改区镇乡、村(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对设施设备、办事流

7、程、标识标牌等进行统一规范,狠抓示范带动, 以点带面,以点促面。全县63个镇乡全部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932个行政村、110个社区全部成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县、镇乡、村(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已经全面形成。三、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行为,提高政务服务质效(一)规范审批服务行为。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细化审查工作细则,明确审查内容、审查标准、审查要点、注意事项及不当行为需要承担的后果等。清理审批前置条件,对依法该取消的前置条件予以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必须依法、规范办理。深入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办理时限承诺制,所有审批事项的平均承诺时限原则上要比平均法定时限缩短70%以上

8、,并在承诺期限内对申请事项作出决定,认真落实审批时限预警制,及时办理预警事项。(二)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坚持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自助服务等特色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要。全面落实“一窗受理”,组建企业注册登记、投资建设、委托审批服务三类受理窗口,实行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全程代办制度。扎实推进网上办理和网上咨询,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都要推广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实现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网上实时查询。依托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完善平台项目申报、在线办理、监督管理、电子监察等四类应用系统,在部门之间横向联通和系统上下纵向贯通的基础上,推进并联审批、联合踏勘验收

9、,逐步实现非涉密投资项目“平台受理、在线办理、限时办结、依法监管、全程监察”。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开放式集中办公和逢场日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制度,便民服务室通过民意代言、事务代办和诉求代理为群众代办解决难事急事。建立了定期统计上报制度,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工作日益规范化、制度化。(三)强化监管提升效能。健全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网上运行和监督机制,拓展完善统计分析、投诉处理等功能,实现对权力行使的全程监控、预警纠错和效能评估,建立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情况报告和行政效能通报制度,对不按权力清单履行职权的单位和人员,依纪依法追究责任。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运行基础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逐步实现部

10、门业务系统与行政权力运行基础平台对接整合,形成各部门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平台系统。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及群众的监督作用,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散拖、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及服务态度生硬等问题,坚决克服服务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提升窗口服务部门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质量。四、着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县(市、区)全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部署要求,在借鉴XX市试点经验基础上,我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相关工作正加快推进。上报了XX县相对集

11、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会同编办拟订了XX县行政审批局组建工作方案、XX县行政审批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草案),并就编制及人员划转等事项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初步方案。待省、市批复我县方案后,迅速推进。五、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一)搭建统一平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相关设施配备到位,功能齐全,能较好地满足各类交易活动对场地、设施的要求。全县工程建设招标、政府采购等6大类49项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有序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二)规范交易流程。按照流程设置综合受理股、政府采购股、组织评审股,项目文件编制、开标主持、评标监控等

12、关键环节由不同人员分工操作,改变过去“一竿子插到底”的情况,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实现分段管理,分权制衡。按照XX市公共资源交易现场管理暂行办法和XX市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制定并完善各股室、各流程操作细则,狠抓现场服务和管理的细节,确保场内交易有序高效进行。(三)突出防控重点。加强学习警示教育,采取例会集中学法与分批组织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升交易中心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巩固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狠抓政府采购这个重点和编制招标文件这个重点环节,不断完善固化招标文件范本,依法、科学地编制招标文件,阳光、透明地开展采购活动。借助部门网站、公众微信平台、意见信箱等渠道,强化廉政监督、效能监督。(四)提升科技水平。建立并不断完善了XX县公共资源交易网,收集、存贮和发布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各类交易项目信息在国家规定网站和专业媒介发布的同时,也在县公共资源交易网统一发布,扩大交易的公开、透明度。认真总结分析网上报名系统运行以来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积极与软件公司、农行对接,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不断完善电子交易平台,全面实现了网上报名、网上下载标书、网上收退保证金等功能,确保报名信息保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供应商提供了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