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左开伦11课堂教学观察.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070231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2左开伦11课堂教学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002左开伦11课堂教学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002左开伦11课堂教学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002左开伦11课堂教学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002左开伦11课堂教学观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02左开伦11课堂教学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2左开伦11课堂教学观察.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政治课堂教师提问现状调查报告 教师对课堂观察的参与和对观察结果的研究,是教师从事专业研究的宝贵资源。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极好的途径。在深入研究并结合平日下校调研听课的基础上,设计出项目清晰、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政治课堂教师提问观察量表。我们的观察要点是“课堂师生问答情况”。观察目的是强化教师问题设计的合理性;提高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分两种量表进行观察:政治课教师、学生行为频次表(提出问题的类型、挑选回答问题的方式、教师理答方式、学生回答的类型、提问后停顿时间)和政治课教师提问技巧与学生回答检核表(具体问题、回答方式、教

2、师提问类型、学生答问类型),而每一个方面又设计了更细致的观察点。在设计这一观察量表时力求把观察点设计的科学一些,力求将观察的问题转化成数字,让数字来说话。 这段时间带着自己设计的政治课堂教师提问观察量表下班听课,倾听校初、高中政治课,课堂上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做了详尽的观察和记录。现抽样出10节常态课进行数据汇总分析。政治课教师、学生行为频次表(总提问频次128次)行为类别平均频次百分比A提出问题的类型1管理性问题97.03%2机械性问题2418.75%3记忆性问题4736.71%4解释性问题3829.69%5推理性问题1410.94%6批判性问题64.69%B挑选回答问题方式1提问前,先点名

3、002提问后,让学生齐答3527.34%3提问后,叫举手者答8465.63%4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43.13%5提问后,改问其他同学53.91%C教师理答方式1打断同学回答或自己代答86.25%2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003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6248.44%4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4031.25%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1814.06%D学生回答类型1无回答002机械性回答1914.84%3认知记忆性回答7860.93%4推理性回答129.38%5创造评价性回答9703%F停顿1.提问后没停或不足3秒7558.59%2.提问后停顿过长97.03%3.提问后适当停3-5秒3426.56%4.学生答

4、不出,耐心等待几秒107.81%5.对特殊需要的学生,适当多停几秒00 统计结果显示, 1.课堂提问简单化,思维含量低。 在十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里一共提问了128次。从课堂的提问类型上看,记忆性问题频次为47,所占比例为36.71%,位居提问类型之首,其次为解释性问题(频次为38,所占比例为2969%)和机械性问题(频次为24,所占比例为18.75%),而最少涉及的提问类型为批判性问题(频次为6,所占比例为4.69%)。“解释性提问”、“推理性提问”均属复杂性提问,“机械性提问”、“记忆性提问”为简单性提问,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较多地停留在表面的简单性问题,这样的提问强调学生对某一

5、知识点的单一记忆和掌握,而且绝大部分问题缺乏推理性和创造性,这必然丧失对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及解决能力的训练,以致造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对于政治这样的学科,这种提问无疑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唤起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能,启发学生探索创造的潜能。 2.课堂提问无梯度,未关注到全体学生。 从挑选回答问题的方式看,教师课堂提问后,让举手者回答和让学生齐答占到92.97%,而叫未举手者答比例为3.13%。这说明在课堂上教师未关注全体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未得到了充分地关注。 3.课堂提问无深度,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教师理答方式来看,也能反映出提问的一些侧面问题,对学生回答

6、鼓励称赞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两种正面积极的态度频次分别为40和18,所占比例分别为31.25%和14.06%,二者共占45.31%,虽说课堂气氛积极,注重通过重复强调指引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从实际课堂中看,提问理答过于流畅,学生有些“不加思索”,这证明提问的深度不够。教师想通过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的答案指引学生的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频次为62,所占比例为48.44%;教师打断和代答,频次为8,占了6.2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更多的是跟着教师走,围绕着教师预设的问题转,缺乏动态生成,使学生主动学习、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意识淡漠,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不够,老师的主导

7、地位过强。 4.教师课堂节奏快,未给学生思维留白。 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反应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行为类型,通过分析这一点,既可以得出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也能帮助教师调整其课堂教学行为,实现师生和谐互动,从学生回答的类型来看,学生的认知记忆型回答占到60.93%,学生推理性的回答与创造性回答占到9.38%和7.03%,共计16.41%,所占比例较低。这与教师提问类型的主要部分也是相吻合的。从停顿时间看,提问后没有停顿或不足3秒的75次,占58.59%,提问后停顿在35秒内的34次,占26.56%,总的来看教师课堂节奏快。对应认知记忆型回答多,停顿时间自然较短,学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较小;对于需推理性、

8、创造性的回答,虽然注意给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但我觉得时间还不够,影响了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老师提问后停顿的时间再长一点,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组织语言的时间,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得到的答案会更完善。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才能避免蜻蜓点水,流于形式。 5.课堂提问方式单一,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纵观教师组织课堂提问,惯用的一问一答的提问过程中,全部为教师主动发问,完全没有出现学生自发的提问,教师也没有鼓励、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仅仅按照自己的思路一个接一个地问学生问题。学生之间也缺乏交流互动活动。于是,师生对话变成了一种教师问学生答得单向

9、输出模式。 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在新课程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深化,问题化课堂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构建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调研给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提出以下建议: 1.预设提问的内容应具有典型性,提问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语言精确,目标明确,指向性清晰。 2.预设提问既面向全体又层次分明,合理分配答问对象。提出问题和选择答问对象时要根据不同对象区别

10、对待,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参与的机会和表现的平台,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3.问题设计既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又要有很好的诱导性,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不断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设计好问题的层次,推动有效教学。 4.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应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这样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的巩固,也便于将新知同化,使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5.注重提问方式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变化性相综合。采用单一型、连续型、出其不意型、设置陷阱,引诱上当型等多种提问方式结合语言的变化,激发

11、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使问题来自学生,又通过学生解决,真正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6.教师要合理理答,给予学生积极反馈评价以刺激强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见解、疑惑、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当学生还不敢发表见解或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多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信心与勇气,并尽可能的启发或在提问方法上给予点拨或引导。如果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由于时间限制解决不了,也可在课后继续探究。这样做既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让他们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感也会驱使他们产生进一步求知的愿望。 总之,一位真正优秀的政治课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重视课堂提问、精心设计提问、讲究提问艺术,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