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考古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069659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考古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先秦考古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先秦考古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先秦考古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先秦考古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考古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考古资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秦考古资料一、主要都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殷墟遗址殷墟是商代后期的王都所在地。遗址以河南安阳市西北二五公里的小屯村为中心,包括洹水两岸的后岗、高楼庄、花园庄、四盘磨、孝民屯、侯家庄、武官村、大小司空村等十多个村庄,总面积约二十四平方公里.史记项羽本纪所载项羽与秦将章邯期约于“洹水南殷墟上”,即指小屯村一带. 十九世纪末叶,小屯村农民挖出了甲骨,上面有文字,后来经过学者的研究,确定为商代王室占卜用后的刻辞,即甲骨文。驰名中外的殷墟遗址就这样发现了。殷墟遗址的发掘是从928 年开始的,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工作暂停,共经历了十五次发掘。1949年以后,殷墟的发掘继续进行,直到今天尚未间断。殷墟发

2、掘在我国考古工作中开始最早,延续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收获也最丰富。 通过发掘已经判明,小屯村是当时的王宫所在地。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出七十多处版筑房基,其中有大型宫殿和宗庙基址,也有小型居住址,都排列有序。在房基附近还发现有大小深浅不同的窖穴七百多个,有的作为贮藏粮食、器具、甲骨等之用,有的则作为居穴。在小屯村也发现有墓葬,比较集中分布在宗图一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商代后期主要遗迹分布示意图庙基址周围,多为人祭坑。另外,在遗址的东边曾发现属于王室贵族的中型墓,有名的妇好墓就在这里. 洹水北岸的侯家庄和武官村一带是王陵区.在这里共发现十三座大墓和千余座小墓、排葬坑。据推测,大墓多半是王陵,小墓和排葬坑

3、应该是附属于大墓的陪葬墓和人祭坑。小屯村附近各村都发现有古代居民遗址和墓地,在小屯村东南的苗圃北地和小屯村西北的北辛庄分别发现了规模较大的铸铜和制骨作坊遗址。 殷墟发掘以来,所获实物资料极为丰富,其中经科学发掘所得刻字甲骨将近三万片,铜礼器总数已达五六百件,铜兵器、铜工具等更数以千计,其他玉、石、骨、角、牙、蚌、陶等各类遗物已无法作出精确统计。所有这些,都是研究商代历史最可珍贵的实物资料.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现在从殷墟的考古发现中基本上已得到了证实。 参考书目:石璋如: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见中国考古学报第二

4、册,14 年。 胡厚宣:殷墟发掘,学习生活出版社,195 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959 年殷墟发掘简报,载考古191 年 期。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79 年。郑州商城遗址河南郑州商城是商代前期的王都之一。郑州商代遗址是195 年在郑州市东南郊二里岗首先发现的,15 年开始发掘,至今一直在进行. 遗址以郑州商城为中心,其他如城北的省府、河南饭店、紫荆山、城南的南关外、城东南的二里岗、杨庄、城西的杜岭街、铭功路、人民公园和城东的白家庄等地发现了居住遗址、墓葬和手工业作坊遗址等,总面积约二十五平方公里. 从人民公园发现的地层证明,二里岗的

5、上下两层文化堆积都早于殷墟遗址,从而确定了郑州商城遗址的年代属于商代前期。以前,学术界关于商代的考古知识仅局限于商代后期的殷墟遗址;现在,由于郑州商城遗址的发现及其年代的确定,使这方面的知识不仅在空间上扩大了范围,而且在时间上提早了一个阶段.郑州商城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早期诸城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面积约三百万平方米。这个城址提供的有关城墙的结构、宫殿的建造和布局、城内外居民遗址、墓地和手工业作坊等的分布等方面的大量资料,使我们能够用来研究我国早期城市和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其在学术上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刻字甲骨和其他文字资料目前还极少发现,但却发现了大批的铜器、玉石器、骨蚌器和陶器等文化遗物,

6、这些都是研究商代前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关于郑州商城究竟为商代前期何王所都的问题,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不同意见,主要有两说,一说以为是仲丁、外壬二王所居之嚣(或隞)都;另说则认为是成汤至大戊共九王所居的亳都. 若从郑州商城本身所包含的年代同最近发现的偃师尸乡沟商城相比较而言,其作为亳都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 图二河南省郑州市商代前期郑州商城及其主要遗迹分布示意图参考书目: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载考古学报,97年 期。 安金槐:试论郑州商代城址隞-隞都,见文物1961 年4、5 期。河南省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商代城遗址发掘报告,载文物资料丛刊1

7、 期,文物出版社,19年。 邹衡:论汤都郑毫及其前后的迁徙,见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肆篇,文物出社版,1980 年。 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是继郑州商城之后在河南省新发现的另一座商代前期大型城址,因其紧靠今偃师县城,并有一条东西横贯城内的低凹地带,当地居民相传称之为尸乡沟,故名。城址绝大部分深埋于地下,183年春经钻探发现,随即开始发掘,迄今工作仍在进行。 该城建于偃师县西南洛河北岸稍稍隆起的高地上,平面北宽南窄,形似切菜刀,面积约一百九十万平方米,即相当于郑州商城的三分之二。现已找到七座城门,若干条大道和三处建筑群基址。位于城南居中的一处建筑群最大,近方形,边长约二百米,四面设有

8、围墙,具有宫城性质.宫城内分布有多处大型建筑物,已发掘其中偏东北的一处。这是一座以正殿为主体,东、西、南三面有庑的封闭式宫殿建筑,附近并有石砌排水沟的设置。在宫城以南的塔庄村曾出土过商代二里岗期铜礼器多件。 关于此城的年代和性质,学术界的看法还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其年代可早到二里头文化三期,此城应该就是汉书地理志所云汤都尸乡即西亳。另外的意见则定其始建年代为二里岗期下层,认为该城是早商别邑桐或桐邑,亦即晋太康地记所云亳坂东之城,为太甲所放处桐宫.从目前发现的材料来看,该城的年代不会超出二里岗期;又若与郑州商城相比较而言,当以后说为是。 参考书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偃师商

9、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载考古1984 年6 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88 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载考古194 年 期;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85年4 期;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第五号宫殿基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88 年2期。邹衡:偃师商城即太甲桐宫说,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年4 期;西毫与桐宫考辨,见北京大学考古学丛书第1号,文物出版社,99年. 偃师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境内洛水南岸,西距“洛阳北魏故城”郭城东南角约二华里的二里头村。遗址以二里头村一疙垱头村为中心分布地区,包括洛水以南的四角楼村、北许村和喂羊庄之间的范

10、围在内,总面积约四平方公里.959 年考古调查发现后,同年开始发掘,以迄于今,发掘工作未曾间断。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特征和年代都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郑州二里岗商代前期文化之间,其文化性质尚未最后确定,在考古学上通常称之为二里头文化。在遗址的中心部位现已发掘出两座宫殿遗址,其规模和结构略似商代前期的。考古学者据此推断:二里头遗址应该是一大都会。至于为何代何王所都,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是商代成汤所都西毫:另一种则以为是夏都之一。若与郑州商城和偃师尸乡沟商城联系起来考虑,则后一种意见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这样,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就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参考书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

11、:59 年河南偃师二里头试掘简报,载考古196 年2 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4 年4 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八区发掘简报,载考古1975年5 期;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载考古198 年3期。 邹衡:试论夏文化,见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叁篇,文物出版社,98年。 周原遗址“周原”最早见于诗大雅绵,是周人早期活动的根据地,在今陕西西部,包括武功、眉县、扶风、岐山、凤翔、宝鸡等地的一部分台地(“原),范围约二百余平方公里。其中心地区紧靠岐山的南麓,或曰岐邑,今扶风县西北的黄堆和岐山县东北的京当二乡之间,面积约七至八平方公里的周原遗

12、址即当其地.这里大概就是亶父迁居之处;西周初年又曾为周、召二公食采之邑。 早在西汉时期,周原就出土了西周铜器。到了清代,不少有名的铜器,例如大丰簋、大小孟鼎、毛公鼎等都在周原相继出土.在本世纪,周原更屡有西周窖藏铜器成批发现,据不完全统计,总数已达五六百器,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直接史料. 1949 年以来,考古工作者曾经多次在周原作过调查发掘,特别是1961977年,更在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云唐、庄白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的宫殿基址、内涵丰富的骨器作坊遗址和贮藏大量青铜器的窖穴。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凤雏宫殿基址的窖穴中,还发现了近三百片刻字的甲骨,有的记载祭祀

13、商王的情况,有的记下楚、蜀、巢等地名,据此可以了解周人早年与商王朝以及其他方国的关系。 参考书目: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扶风、岐山周代遗址和墓葬调查发掘报告,载考古163 年12 期。 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载考古与文物19年4期。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10 期。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丰、镐遗址丰、镐是周王之二都,在今陕西西安市的西郊。诗大雅文王有声载:文王作邑于丰,武王宅镐京。郑玄笺:“丰邑在丰水之西;镐京在丰水之东.”现在沣河犹存,丰、镐二京当在其两岸.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就曾在洋水两岸作过调

14、查;149年以后继续在这一带作了调查与发掘。现已基本上查明,丰、镐的位置大体可以确定在沣河的中游地区. 沣河西岸,在客省庄、张家坡、西王村和冯村之间,总面积约六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普遍地发现了先周和西周的居址、墓地,有的地方还发现了铜器、陶器、骨器等作坊遗址。在张家坡的东面还曾发现几处已经被破坏的房屋基址,有的还有下水陶管道装置。附近有两个窖藏坑,出土了七八十件铜器。从这些发现来看,这里显非一般住址,很有可能是丰邑的中心地区.沣河东岸,在斗门镇以北,直至洛水村,面积约四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密集的西周遗址.汉以来的史书都明确记载:镐京在汉武帝所凿昆明池附近。以上遗址正靠近昆明池遗址的西北部,或

15、被该池破坏了一部分。因此,镐京的位置应该就在这里。参考书目:胡谦盈:丰镐地区诸水道的踏察兼论周都丰镐位置,载考古13年 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62 年。洛邑(王城)与成周遗址洛邑(王城)与成周是西周的东都和东周的王都,在今河南洛阳市及其东的远郊区。据尚书洛诰记载:洛邑(王城)在瀍水之西;成周在瀍水之东。今瀍水在洛阳市东部,故此二都的方位大体可定。 十九世纪以来,洛阳古墓多被盗掘,两周铜器屡有出土,“臣辰”、“矢令”诸器和金村古墓器群即其著者。洛阳地区的科学考古工作是在1949 年以后才开展起来的,三十多年来,曾经多次进行发掘,其重点在寻找王城。五十年代初,先在涧河东岸,即今洛阳火车站西南发现了汉河南县城。 据诗王风谱、左传杜注和续汉书郡国志记载:汉河南县即周王城。以此为线索,考古工作者终于在汉河南县城的外围又找到一座春秋时期的古城。从这座古城的年代、方位和规模等来看,应该就是东周王城。在此城的南部曾发现大型建筑残迹,估计当为东周的宫殿宗庙之类。另外在穿过此城的今中州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